千人百车沙漠遁形,这个创新团队施了什么魔法?

来源:解放军报作者:王卫东  王永孝  李永飞  杨永刚责任编辑:杨红
2016-06-12 08:50

为使长剑啸九天

——火箭军某所工程设计研究创新团队投身强军实践纪实

■本报记者 王卫东 特约记者 王永孝 李永飞 杨永刚

该团队成员检查设备安装情况。本报特约记者 陈双维 摄

2015年12月31日,对于火箭军某所工程设计研究创新团队来说,是个难以忘怀的日子。

这一天,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宣告成立,习主席向火箭军授予军旗并致训词。

这一天,沐浴着无上荣光,肩负着新的使命,该创新团队在领头人谭可可的带领下再次出发,奔赴千里之外的导弹阵地。

在那里,他们创造性提出的“智慧阵地”设计理念,正步入实质操作阶段。

群山深处,凝望着一座座即将全面升级的“大国剑鞘”,谭可可悄悄拭去激动的泪水,想起更多呕心沥血、锐意创新的往事。

从白手创业托举“蘑菇云”腾飞,到奠基铸盾助力长剑出鞘,上百项国家和军队奖项、发明专利可以作证,这个被授予“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荣誉称号的创新团队,矢志强军的创新脚步一刻也未曾停息。

从“大国重器”奠基到“大国剑鞘”升级——

创新之光照亮长剑飞天之路

一人连续两年摘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在工程设计界实属罕见。但火箭军导弹专家、该创新团队核心成员潘越峰做到了!

有人千里登门取经,潘越峰说:“先做到‘三不’,否则在我们所拿到课题都很难!”

潘越峰口中的“三不”是这个所坚持多年的好传统:不经调研不开题、脱离打仗不开题、没有创新不开题。

为打仗而创新,为战斗力建设而拼搏,他们一茬茬接力奔跑在长剑飞天的“创新赛道”上。

1958年初,一群科技英才聚集京郊,受命设计“国家工程”——原子弹爆炸试验塔架,标志着该所前身应运而生。

面对国际封锁,唯有用自主创新杀出一条“血路”。

几年沉寂,一默如雷。一个个科研“拦路虎”被逐一攻克,一张张绝密图纸送往戈壁深处,汇聚当时最前沿设计理念、最先进科研技术的塔架拔地而起。

那年金秋,大漠之中一声巨响,“蘑菇云”腾空而起。他们,却悄然踏上下一个创新征程。

跨入新世纪,导弹武器装备不断更新换代,这个团队敏锐意识到:“剑阵”更雄壮了,“剑鞘”升级迫在眉睫!

从临危受命到主动而为,他们创新的步子迈得更坚实。然而,铸“剑”不易,建“鞘”亦难。另起炉灶,还是原址改建?一个个设计方案提出,又一次次推倒重来。

“将现有‘剑鞘’改造升级。”那年,创新团队“掌门人”谭可可打破思维定势,提出这个大胆想法时,不乏反对之声。

面对质疑,作为全国勘察设计领域的知名专家,谭可可带领团队反复论证,并向所党委立下“军令状”:为了“剑鞘”升级,就是龙潭虎穴也要闯!

此时,所长田庆龙、总工程师费允锋等一批技术专家也主动加入团队,用创新破解难题,向一个个“禁区”发起冲击。他们将仿真评估、参数化建模等技术,创造性嵌入这一宏大工程设计中,成功突破复合传感、人机对接等技术瓶颈,终于成功打造“大国剑鞘”。

58年铿锵前行,该所历经多次转隶,人员换了一茬又一茬,但创新的基因一脉相承。在推动战略导弹部队转型升级的巨大变革里,他们用无数个“首次”写下浓墨重彩华章:先后设计完成我国第一个某型导弹综合试验靶场、某型导弹第一个训练发射塔架……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