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败走麦城到驾驭长剑稳准狠 这个号手有点牛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责任编辑:杨红
2016-05-10 05:20

王年保 火箭军某旅导弹发射号手,四级军士长军衔,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所带班荣立集体三等功2次。任方正摄

在北方某训练基地一隅,长剑倚天听令待发。

士官指挥长王年保一声令下,大国长剑听令出鞘,携雷裹电直奔天际而去,穹顶之下划出一道绚丽的弹道。

走出发射掩体,航迹渐渐淡去,掌声、欢呼声、祝贺声纷至沓来,所有赞赏的目光都落在这位四级军士长和他的战友身上。

但就在前一天,他刚刚遭遇了“信任危机”。由于原本风和日丽的天气突然狂风骤起,既定的发射窗口已然不合时宜,气象分队建议选改发射窗口。

“改变攻击方式,可以按正常计划执行!”协调会上,王年保一语惊人。

“气象条件这么恶劣,发射要是出了岔子谁负责?”惊愕之余,大家更多的是怀疑。

然而,现场指挥组决定采纳这个建议,组长张正红解释说,之所以力排疑义不改发射窗口,除了基于现场导弹专家和指挥组的技术论证结果外,更多的是对王年保专业水平的信赖。

发射场上,王年保似乎永远都是那个最托底的士官指挥长,是领导们调兵遣将的第一选择。王年保也一次又一次证明:他不会辜负这份信任。

然而,当你看着眼前这位颇具传奇色彩的士官指挥长,或许不会想到,王年保也曾有一次败走麦城的经历。

2007年7月,王年保以优秀学员身份从士官学校毕业,刚到连队报到,正赶上旅里即将执行抽点发射导弹任务。当时,旅队组建时间不长,像王年保这样“科班出身”的士官凤毛麟角,因此他被推荐担任发射单元1号手。但在第一次选拔考试中,王年保竟然没考及格。这激起了他的倔劲儿。

一到操课时间,王年保就猫进操作间加班加点。接连几个星期,他如同拧紧的发条,白天黑夜连轴转,查资料、看题库,晚上对着一张张图表串讲规程,时不时还跑到营长房间请教。

最终,王年保过五关斩六将,凭借着在实装操作、理论测试、规程背讲、电路图默画等考核课目上的一次次突破,这位初出茅庐的1号手在同数十个发射单元角逐中脱颖而出,获得最终发射资格,并在首次点火发射中大获成功。这让他意识到:只要肯下工夫,就没有办不成的事。此后,王年保凭着自己认定的这个死理,更是一心扑在专业训练上,几乎“垄断”了全旅1号手专业所有考核、比武的金牌,多次在重大任务中表现惊艳。

专业训练上的硬骨头咬咬牙就能啃下来,战场上的拦路虎却防不胜防。驾驭战车向战场,王年保便很快遭遇了“意外考验”。那天,发射进入倒计时,负责发控舱操作的王年保突然发现设备对准数据有误。正当指挥组考虑退出发射流程时,王年保已把故障点精确锁定在数据飘移的问题上。他果断请求修正上传数据,继续发射流程。经过一番“望闻问切”,发射流程继续向前推进。发射零点,王年保按下发射按钮,导弹发射成功。

实战磨练,锻造打赢硬功。2014年7月,上级突然抽点拉动部队,王年保和他的发射单元被抽中,战友们都替他捏了一把汗。夜幕下,王年保带领他的发射单元驾驭长剑战车,在山林间的崎岖道路上辗转腾挪、见招拆招,最终不负众望圆满完成任务。

战友们都说:“跟王班长练兵打仗有底气,他是大家心中的‘定盘星’。”

心声

弹无虚发靠精武

■王年保

号手就位,不单单是一个操作口令,而是一个战斗命令。我当兵以来,虽然只发射了5枚导弹,但发射训练却经历了成千上万次;虽然排除的导弹故障只有10余起,但每一起都是千百次实践经验的积累,若非日复一日之功,哪能信手拈来应对自如?只有平时练就过硬本领,才能于危难之时大显身手;只有平时紧盯战场,才能在战时信心满怀。

(《解放军报》2016年05月10日 09版)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