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箭军如何历练成慑敌制敌的杀手锏?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作者:卢泽华责任编辑:杨红
2016-01-13 08:47
1984年,第二炮兵导弹方队在国庆阅兵中首次公开亮相。

1980年,中国第一枚洲际战略导弹发射成功,中国从此具备跨洲际核打击能力。1984年的国庆阅兵式上,第二炮兵一枚枚乳白色的战略导弹首次走出深山,驶上长安街,世界为之震惊。一家外国媒体报道说:“中国今天第一次将它的导弹家庭展现在世界面前,足以证明它有覆盖地球每一个角落的能力和自信!”

2015年9月3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这是战略导弹方队通过天安门广场。

4次亮相长安街,战略导弹部队也在发生变化:从1984年的一个装备方队12枚导弹到1999年的4个装备方队36枚导弹,从2009年5个装备方队108枚导弹到2015年6个装备方队112枚导弹,人们惊喜地发现,第二炮兵的“剑阵”更雄壮、“剑形”更威猛、“剑锋”更锐利——

导弹家族更大了。从地地常规导弹到陆基巡航导弹,从核常兼备地地中远程导弹到洲际战略核导弹,武器型号越来越多,已形成核常兼备、型号配套、射程衔接、打击效能多样的作战力量体系。

导弹身材更小了。大量采用固体燃料推进剂新技术,使导弹武器体积、重量变小,本领却更大了。

导弹威力更强了。通过加快推进信息化转型,导弹武器的安全性、突防能力、生存防护能力全面跃升。

导弹精度更高了。多种制导方式并存,自动化、智能化选择精确制导技术日趋完善,成功突破风雨雷电等气象禁区,逐渐实现了“精确打击、精准点穴”。

导弹机动性更强了。第二炮兵具备快速机动、全天候发射等能力,部队常年转战南北、游牧东西,实现整建制全疆域机动、全天候作战。

如今,第二炮兵功成身退,重任交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种“火箭军”手中。

不可否认的是,更名后的火箭军职能定位和使命任务将更重。我们相信,火箭军官兵必定能继承前辈的光荣传统,潜心铸造镇国重器,成为维护中国与世界和平的盾牌和利剑。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