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第二炮兵>>正文

第二炮兵在签约高校国防生中开展忠诚教育

来源:解放军报作者:苏 夏 林月华 李兵峰责任编辑:宋开国2014-05-19 09:18

军魂,这样融入他们的血脉

——第二炮兵在签约高校国防生中开展忠诚教育管窥

如何在开放包容的地方高校,培育“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的军事人才,是国防生培养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第二炮兵结合战略导弹部队特殊要求,在6所签约高校国防生中持续深入开展忠诚教育,毕业国防生100%志愿献身国防,100%服从组织分配。近日,记者走进这些高校,探寻军魂是怎样融入国防生精神血脉的。

像坚守上甘岭一样守卫信仰高地

第二炮兵去年9月组织的入学思想调查显示,国防生入学动机各异,而各种不良思潮对其价值取向也产生了强烈冲击。

“理想信念这个阵地,如果你不坚守,就会被别人抢占!”第二炮兵干部部领导告诉记者。那么,怎样赢得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翻看国防生忠诚教育实施方案,记者发现,他们构建起由浅入深、环环相扣的教育模式,设立引导篇、信仰篇、使命篇、修养篇、成长篇5个教育专题,开设理想信仰、忠诚使命、品德修养、磨砺成长等10个精品讲座,引导国防生坚定信仰信念,校准价值取向。

2月下旬,西北工业大学礼堂,近500名国防生认真聆听第二炮兵工程大学教授杨梅枝带来的“为什么要坚决抵制‘军队非党化、非政治化和国家化’”专题授课。除正常政治教育课外,由军内外专家教授担任的“军魂导师”,定期为国防生解读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让党的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在成都信息工程学院郁郁葱葱的“国防林”里,记者看见,优秀国防生赵笑然正在向同学讲述自己追逐强军梦的经历和感悟。如今,一批理论骨干活跃在各签约高校,帮助国防生擦亮慧眼,守卫自己的“信仰高地”。

踏着红色足迹感受使命担当

3月中旬,湖北红安迎来一群特殊客人——武汉科技大学数百名国防生。他们行走在留下过红军足迹的村村寨寨,抚摸浸透过鲜血的一草一木,思考如何保卫革命先烈用生命换来的红色江山。

这样的革命传统教育课,是第二炮兵每名国防生的必修课;而一个个理想信念教育基地,则成为忠诚教育的“延伸课堂”。

走进西安八路军办事处旧址,西北工业大学200多名国防生,在这个“当年红色桥梁、今日传统课堂”汲取精神养分;北京科技大学机械专业国防生团支部开展“寻找红色足迹”活动,受到团中央领导高度评价;合肥工业大学国防生来到“将军县”金寨触摸“红色脉搏”,畅谈如何继承发扬优良传统;针对战略导弹部队“千人一杆枪”的特点,各签约高校选培办还利用各种大型集会、活动等时机,培养国防生集体意识,锤炼团队精神……

忠诚教育要想结出硕果,须靠日积月累、常抓不懈。数据显示,第二炮兵签约高校国防生100%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

在菁菁校园树起精神航标

去年6月,在西北工业大学毕业典礼上,31名国防生受到最高礼遇——党委书记陈小筑、校长汪劲松为他们一一拨穗正冠,称赞他们是“具有军人形象、军人素质、军人精神”的优秀大学生。

他们是该校国防生“尖兵班”成员。4年多前,“尖兵班”由5名国防生发起成立。他们编写班训、制定班规、创作班歌,每天背沙袋跑5公里,做100个俯卧撑、100个仰卧起坐、100个蹲下起立,每周开展一次助学活动,每月组织一次为民服务活动,每年进行一次义务献血,其言行举止影响了一批地方大学生。

看到“尖兵班”成员每晚都在操场刻苦训练,地方大学生赵孟厉被深深感染,主动要求加入,成了“编外成员”。如今的“尖兵班”已发展到51人,成为该校国防生的一张靓丽名片。

“尖兵班”群体,只是开展忠诚教育结出的硕果之一。汶川大地震抢险救灾中,成都信息工程学院的数百名国防生,第一时间挺身而出参与救灾,涌现出“全国抗震救灾模范”蒙祖海等一批先进分子……

菁菁校园里,国防生毕业一批又一批。变换的是不同面孔,不变的是坚定步伐。这些青年学子沿着心中的“精神航标”,正逐渐成长为部队建设的栋梁之材!

《解放军报》(2014年5月19日 0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