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首页头条>>旧链接>>正文

苏军瓦解对国家军事安全的致命影响与警示

来源:国防参考作者:郭方达 顾智明责任编辑:刘航2015-04-02 11:57

其二,意识形态多元化改革损坏了苏共领导苏军的思想和理论基础。

在戈尔巴乔夫改革以前,苏联意识形态就已比较僵化:一方面,苏共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确立为指导思想,坚持党管意识形态的原则,采用一系列方法手段宣传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价值观念,强调党员在理论和思想上的高度一致;另一方面,苏共长期对马克思列宁主义进行教条化、简单化的解读和阐释,主要依靠行政手段管理思想文化工作,用政治权威判断和裁决学术是非,不容许有任何怀疑和批评意见,为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研究设置了许多禁区,致使思想理论日趋僵化,意识形态封闭化、教条化不断加重,已很难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到了20世纪80年代,苏军依然基本沿袭着战争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和方法,党在军队中领导的削弱,政工干部大量流失,政治教育流于形式。理想信念越讲越空,官兵开始逃避,后来干脆放弃教育。

戈尔巴乔夫上台后,在意识形态领域抛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极力倡导“全人类的价值高于一切”“全人类利益高于阶级利益”等新思维,提出“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理论及纲领。

在此指导下,1990年2月苏共中央全会和7月苏共二十八大提出了“取消意识形态垄断”,推行“意识形态多元化”,放弃了马列主义的指导思想地位。与之相伴随,苏军逐渐淡化马列主义理论、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代之以“政治新思维”教育,各军兵种、军区和集团军设立的马列主义学校也于1991年6月宣布取消,改组为社会政治中心。

而在“意识形态多元化”条件下,各种思想理论纷纷出笼,军中充斥着各色社会思潮。特别是反共反社会主义势力,极力鼓吹历史虚无主义,否定苏共和苏联社会主义制度,否定苏军的建军原则和光荣历史,否定苏军官兵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传统。所有这些,都严重损坏了苏共领导苏军的思想和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