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首页头条>>旧链接>>正文

苏军瓦解对国家军事安全的致命影响与警示

来源:国防参考作者:郭方达 顾智明责任编辑:刘航2015-04-02 11:57

1991年8月19日,叶利钦的支持者推动一个大的金属管,布设路障。

导致苏军自我瓦解的原因分析

军队变质、政权易主、红旗落地,苏共分崩离析,苏联四分五裂。其衰也忽焉,原因何在?一支曾经忠诚苏共、战功显赫的军队在短短几年时间里发生如此蜕变,绝不是偶然的。

政治腐败,经济畸形,各种社会沉疴越积越深,僵化的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对人民和军队逐渐失去吸引力。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全面动摇和破坏了苏共领导苏军的现实基础,导致苏军背弃苏共甚至于关键时刻倒戈,教训十分惨痛。

其一,腐败盛行及多党制改革瓦解了苏共领导苏军的政治和组织基础。

在当时,高度集权的领导管理体制,加之缺乏有效的制约监督,导致苏共内部官僚主义和腐败盛行。苏联党和国家的各级领导和机关普遍享有特权,如在领导机关中实行的“大信封”制度,里面的钱数大大超过个人工资,且不用向国家纳税。

许多高级干部的实际薪酬比普通工人的收入高出几十甚至上百倍。苏军不少高级军官,不仅享受别墅、房地产、狩猎区、疗养院等特殊待遇,还拥有私人仆从。

一些党员干部腐化堕落,虚伪之风盛行,一边吃着共产党的“饭”,一边砸着共产党的“锅”,严重败坏了党的形象。20世纪80年代末期,在苏联的一次民意调查中,认为苏共代表人民的不足5%,而认为代表各级官员的占到85%。

戈尔巴乔夫决心改变这种局面,但他选错了方向。1988年前后,苏共改革的重点逐渐转向政治体制,大力推行的民主化改革引起强烈动荡,社会上一时间冒出5万多个各式各样的非政府政治组织,苏共内部也出现了“反对派”,要求取消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实行多党制。

1990年2月,戈尔巴乔夫在苏共中央全会上正式认同实行多党制的可能性。同年3月,苏联人民代表大会修改宪法,取消了苏共的法定领导地位,实行多党制和总统制。各种反共反社会主义的政党纷纷建立。至此,苏共由执政党演变成了西方国家的“议会党”。

政治制度的改变必然引起军事制度的变化。随着多党制和总统制的实行,反共反社会主义势力猛烈抨击党对军队的领导,要求从根本上改变党领导军队的制度体制。尽管以取消苏共军事领导权为主题的军事改革遭到一大批军地共产党人的强烈反对和坚决抵制,但已无力回天。

由于上述原因,苏共逐步丧失了对军队的领导权。1990年,苏共在军队废除了原有的政治思想教育内容,放弃了党对军队的政治领导,解除了广大官兵的思想武装;同年10月,颁发了苏联《社会团体法》,规定军人活动不受政党决议的束缚;1991年初,军队政治机关进行全面改组,将属于党在军队中的各级政治部门,改成服从政府指令的机关,苏军总政治部更名为武装力量总军事部,走上“军队国家化”的道路。至此,苏共完全放弃了对军队的组织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