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北京军区副司令员兼北京卫戍区司令员李钟玄将军系渡江战役第一梯队师第44师突击团130团团长,于1949年4月21日深夜立于船头指挥部队作战时面部负伤血流满面。经简单包扎后仍继续指挥作战,天亮后随船的宣教股股长游击同志抓拍此照,现已珍藏了62年。
各条战船的指战员们英勇顽强,动作迅猛,不顾敌人猛烈的火力袭击,利用铁锹、钢盔等作划水工具,冒着枪林弹雨奋勇前进。一会儿,我从报话机里听到方副师长那熟悉的声音:“已到江心,一切顺利!”我鼓励说:“好!看准目标,继续勇猛前进!”敌人的炮火越来越猛烈,我第130团团长李钟玄面部负伤,仍挺立船首指挥部队前进。第1营副教导员王敬春负重伤,第3营营长李学增两处负伤,副营长陈起贵壮烈牺牲,船上的船工水手也都负了伤,全船同志伤亡达四分之三仍群情激奋,高呼口号:“只有前进,绝不后退,坚决完成任务”。敌人一发炮弹落在6连1排的船后舱,伤亡6人,船工牺牲,船体被打穿,情况十分危急。随船的连长罗金印不顾身上多处负伤仍亲自掌舵,一面指挥部队抢修,一面号召发扬硬骨头精神,加快速度前进。第131团1营机枪连8班9人已伤亡7人,正副班长均负了重伤,班长仍坚持划浆前进。全班一个决心:“只要还有一个人,还有一口气,就要战斗到底,打过长江去。”表现了无比顽强的战斗意志。在炮火支援下,各船队快速前进。我师虽伤亡较大,但部队始终保持压倒一切敌人的英雄气概。船队越接近敌岸,敌人射击越猛烈,不少船工伤亡。第130团3连2排为了保障船只按预定方位前进,战士韩孝忠、张存志、徐原文等挺身而出,为船工挡子弹。在离岸100米时,12岁的小船工王金先负伤,敌4个火力点向我第2排射击,战士张国正站在船头掌舵前进,并鼓励大家:“快靠岸了,真英雄好汉在江南岸见”。敌人见我军各船飞快靠岸,便用火焰喷射器喷射,企图阻止我师登陆,战士高玉生一跃而起,端起冲锋枪射出仇恨的子弹,当即将敌人消灭。

经过40分钟水上战斗,各突击船队不怕牺牲、前仆后继,于23时50分先后突破敌人江防阵地。第130团2营首先于航标灯塔附近登陆,5连战士周庆兴迅猛地向敌地堡群冲击,不料掉进敌堑壕里被4个敌人按住,周庆兴立即拉开手榴弹准备与敌人同归于尽,敌人见势吓得松手逃跑,周庆兴速将即爆的手榴弹投向敌群炸死2人,其余敌人抱头鼠窜。周庆兴乘胜追击,为部队开辟了通路。第5、6两连迅速占领了航标灯塔守敌指挥所及主要支撑点,使敌人失去了指挥。与此同时,第5连1排未按预定点靠岸,单独由香口东500米处登陆,在四面受敌的情况下,排长崔元德率领全排坚决勇猛地攻上香山,全排无一伤亡。第10连3排在副连长庞保顺率领下,迅速攻占了敌炮兵阵地。第130团1营和131团1营、2营同时于航标灯塔以东登陆。第130团3连夺取江岸阵地后,向香山前进,在5连1排协同下占领香山。第131团1营在2营的协同下攻占了黄山。第130团3连和131团3连把“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两面红旗分别插上香山、黄山(这两面红旗于1956年被北京军事博物馆收藏)。按照事先的约定,攻占香山、黄山后信号员立即发出三颗绿色信号弹。我向秦基伟军长、谷景生政委等军首长报告了突破敌人江防的简要情况,秦军长欣喜地说:“第44师已登上了江南的土地,又为我军立了头功!”
精神矍铄,思绪敏捷,雄风犹在的老司令最后对笔者说:我师部队上岸后,越战越勇,经3小时激战,守敌大部被歼。第131团主力迅速追歼逃敌,扩大战果。第132团登陆后,立即向香隅畈方向挺进,23日乘胜解放至德县城,并于城南良田埠歼敌81师242团大部。至此,我师胜利地完成了突破长江天险任务,全师共歼敌143师429团和81师242团各一部,俘敌242团团长杜少南、副团长张文汉以下1000余人,缴获火炮9门,国民党军苦心经营的长江防线被我师胜利突破,很快就全线崩溃了。
笔者为撰写《飞虎》一书(80余万字图文并茂大16开)和编著《群星璀璨》图片集(500多页码大16开),曾专访过长城内外、东西南北中众多的老将军、老战友,从他(她)们手中征集了很多珍藏多年的历史老照片,现将部分与渡江战役有关的历史老照片随文发表,以飨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