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兵“特”在哪?
柴华
陆地深山如猛虎,海洋深处像蛟龙,蓝天飞翔似雄鹰,这无疑是人们对特种兵最直观的认知。而这些光环的背后,是他们有车不坐练徒步,有桥不过练泅渡,大路不走走山路,有屋不进住帐篷的极限练兵之旅。这一切都要以坚实的体能做基础,要靠在坚韧的意志中苦练所得。
没有人生来就是特种兵,普通战士也可以成长为特战尖兵。这种转变,需要的是在特种部队这样铸造战场利刃的工坊中进行淬炼摔打,在体能和意志的磨砺中完成蜕变,在血与火的洗礼中得到升华,吃得了常人吃不了的苦,受得了常人受不了的累,最终激发出无限潜能,从而书写一个个为祖国而战、为荣誉而战的铁血传奇。
“特种兵的极限是无限的”,如吴海燕所言,这或许才是特种兵真正的“特别”之处。
军营体育,多些火药味
刘化迪
陆军第26集团军某特种作战部队10月举行的体育运动会,火药味很足——
仰卧起坐,他们穿上潜水服比;百米赛道,他们拖着3个轮胎跑……寻常的体育项目,在他们这里强度更大、难度更高。而射弩、劈砖、攀登、散打……不仅是他们的竞赛项目,更是平日磨砺的战斗技巧。
军营体育,应该像他们一样多些火药味!
多些火药味,就要有准备打仗的自觉。基层部队中,群众体育和军事体育是官兵最常进行的活动。如果只有“强身健体”的意识而没有“为了打赢”的自觉,那么我们的体育活动和寻常百姓的体育活动又有什么区别?该特种部队官兵脑中时刻绷着“准备打仗”这根弦,他们的体育因此与众不同。
多些火药味,就要时刻不忘战斗精神培育。顽强拼搏、绝不放弃、团队至上、永争第一……竞技体育蕴含的这些精神特质,同样可以应用到部队战斗精神培育中去。在该特种部队开展的群众体育和军事体育竞赛中,官兵们不服输、敢拼命,斗智慧、比协作,赛场更像是战场。
多些火药味,就要与使命任务紧密衔接。在海天、在边关、在高原、在海岛……不同单位的官兵担负着不同的使命任务。开展群众体育和军事体育活动,难以制定完全统一的标准,不能搞“一刀切”。这支特种部队官兵结合自身特点开展的体育竞赛,直接促进了战斗力的提升,他们的做法值得提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