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祖孙三代获得的奖章(部分)
采访当天,管泰然从部队回家,打开门的一瞬间,正在接受采访的爷爷管宗礼从座椅上“咻”地站起来。82岁的老人,开心得像个孩子一样,兴奋地给了管泰然一个大大的“熊抱”,“太久没见到他了”,爷爷转头跟我们说道。而爸爸管序东,这个言语间一直透露着坚强、看似严肃的男人,偷偷扭头抹了抹眼睛……
一家三代工兵,先后走出五名军人,“老管家”的故事还要从那个战火连天的岁月说起……
1957年,爷爷管宗礼,带着在炮火中立下的保家卫国信念,从辽宁凤城的小山沟入伍到某工兵部队,从军42年,初心不改。
1985年,父亲管序东,携笔从戎,来到爷爷管宗礼所在的某工兵部队服役。所在团,有个响当当的名字——“雷锋团”。从军34年间,铸就忠勇。
2011年,儿子管泰然,追随爷爷和爸爸的足迹,报名入伍,也成了一名工兵。2014年参与马里维和,赓续荣光。
祖孙三代,工兵传承。
传承的背后,是一句家训:“有风险的战位不能只留给别人,老管家的子孙要上。”
这句话,爷爷说给爸爸听,爸爸说给儿子听。这一听,就是60多年。
60年间,这份传承,体现在三代人的异口同声中,“工兵是干什么的?工兵就是逢山开路、遇水架桥!”虽然高危,三代人从未放弃过。
这条传承路,祖孙三人接续行走,支撑他们行走的力量,都凝聚在他们手中的工兵铲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