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军雷达兵 卷首语
这是一群不知疲倦的“守望者”,昼夜不歇,警惕地守望着祖国的空天。
环顾边陲,雷达是环缀于祖国边防线上的项链;放眼苍穹,雷达编织的天网让祖国的蓝天云轻星粲。千里边防一线牵,万米高空点对面。雷达的工作机理,决定了其海拔的居高临下,布防的环环相扣。于是,一代代雷达兵义无反顾地奔向各自的战位。他们守望在孤岛、守望在荒漠、守望在云端、守望在极边……
跨越千山万水来到你的面前,这一次,我们听到了这样的故事:
曾经,一个海岛雷达站因连续大风,淡水运不上岛。发着高烧的油机员干吞了药片,把半杯水倒进油机水箱里;
曾经,险峰上的一名士兵在环绕着雷达站的砂质土壤上种活了第一棵“扎根树”,后来人学着他,让云端长起了一片“扎根林”;
曾经,守岛16年的老兵离岛前留下一块刻着“若有战、召必回”的石头,如今,一字排开的“老兵石林”面朝大海,向祖国诉说着自己的拳拳忠心……
他们说,自己是蓝天界碑的戍边人。
我们说,你们是万家灯火的守护者。
东南西北中,献礼雷达兵。近期,我们将陆续推出5篇专题采访报道,记录新时代雷达兵谋战为战、无私奉献的家国情怀,敬请期待。
面朝大海,守望你
探访东部战区空军“粤东前哨模范雷达站”官兵精神家园
太阳的脚步必定过于匆忙,否则不会总是把祖国东南海疆上的这座小岛遗忘。
戍守海岛之巅的空军某雷达站内,四级军士长覃炳勇心中正热切地期盼着夏日的暖阳。山上终年浓雾弥漫,能见到太阳的日子屈指可数。整日在雨雾中穿梭,他都快要忘了阳光洒在身上的感觉了。
路过宿舍楼前的挡风墙,覃炳勇习惯性地凑到跟前,看着那幅巨大的中国地图:红漆勾勒出祖国的轮廓,一枚醒目的五角星镶嵌在首都的位置,地图中心赫然镌刻着六个红色大字:祖国在我心中。
频繁的风雨侵蚀使得红漆稍有褪色,覃炳勇马上带着刚分来的新兵拎起漆桶,再次将版图描红。红星和大字被官兵们细细描摹、着重上色。在他们眼中,那是祖国的象征,是日夜守卫在岛上的全部意义,这颗“红星”时时刻刻牵动着自己的“红心”。
为把“祖国在我心中”寥寥6字告白讲给“红星”听,驻岛官兵们战风斗雾,承受着恶劣的自然环境:山上年均200多天的雨雾天气导致官兵日常“闻声不见其人面,碰头方知在雾中”。全年超过30%时间的8级大风,不知在多少士兵耳边留下肆虐的狂啸。宿舍内常年潮湿,夏天睡觉前都要开电热毯为床铺祛湿。士兵休假归队,叠好的被子内侧偷偷长出了蘑菇……
许多情节超越了大众的想见,可这一切终究无法阻挡一代代官兵上岛扎根,挥洒秉持激昂的忠诚热血。
上军校时,一场先进雷达站事迹报告会让陈松斌第一次听说了这个海疆边陲小岛,并对“粤东前哨模范雷达站”心向往之。毕业时,他以专业第二的优秀成绩选择了这里。
即便对雷达部队的艰苦早有耳闻,可从山下一路向上,途中陡峭的山路、遍地的坟冢和漫天的浓雾还是让陈松斌的心情一点点变沉重。来站一周后一个难得的晴天,他才得以窥见雷达站全貌。
指导员莫伟拉他去看海上日落。山下风景区华灯初上,隐约可以看见沙滩上如织的人流。落日余晖洒在海平面上,漾起炫目的光影,远方邮轮的汽笛声悠扬地飘进耳中。
“看,这就是我们坚守的意义!”莫伟指着眼前的这片海空动情地说。
直到第一次到雷达方舱跟班,陈松斌才真正读懂了指导员话里的分量。
“加大报知密度,全面掌握空中态势……”那天,站里转进一等战斗值班,担负某重要任务的情报支援。一阵阵急促的电话铃声使指挥室里的气氛骤然紧张。
陈松斌紧盯着方寸屏幕间密密麻麻的“小亮条”,耳边充斥着此起彼伏的口令和急促的键盘击打声,心脏砰砰跳的同时涌出一股强烈的兴奋感。他记得,这种兴奋和当年聆听报告会时的感受如出一辙。
“守望祖国辽阔海空,方知使命重大。”陈松斌告诉记者,“每每想到有了我们的情报支援,战鹰得以飞得越来越高、越来越远,内心就无比自豪。即便从未参加过庆功宴,可我的确亲身参与了历史,见证了祖国的强大,体会到了岛上一‘兵’的价值。”
作为祖国东南海疆上的一双眼睛,“粤东前哨模范雷达站”24小时担负战备值班,全年转进一等战斗值班百余次,掌握上报空情上百万批,战备工作异常繁重。
“夜里雨水借着狂风拍打在楼顶铁门上发出急促的响声。我们好多次在夜间惊醒奔上阵地,才发现那压根不是一等战斗值班转进铃声,而是雨打声,精神的过度紧张导致我们出现了幻听。”中士刘福光谈及战备值班时的细节让记者印象颇深。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守岛官兵如同“破雾者”,抱着“人在阵地在、人在天线转、人在情报通”的信念,把电磁波当利刃,划开层层迷雾遮挡,露出一双双警惕的眼睛,守望着祖国的天空。
守着守着,2年变成了5年,5年变成了16年……守着守着,他乡变成了故乡。
“岛龄”14年的老兵申洋洋见证了“老兵石林”的从无到有。15块刻有离岛战士姓名的石头面朝大海,像一排列队整齐的士兵,向对面“若有战、召必回”的巨石表达着拳拳忠心。
这是一场持续十余年的“接力”,是“粤东前哨模范雷达站”精神传承的生动缩影。
“每年站里退役士兵都会把‘老兵石林’的每一块石头补红,离岛的那天早上,再把自己的姓名描红……”申洋洋告诉记者,每当看到这一块块写满家国情怀的老兵石,耳畔似乎总能听到《驼铃》歌声的响起,战友卸下军衔泣不成声的样子就会浮现在脑海,自己对小岛的眷恋就会增加几分。最近他时常念叨,什么时候石头上也会出现自己的名字?他不敢想。
覃炳勇把婚礼地点选在了站里。战友疑惑岛上条件简陋,这么重要的仪式为什么不回家办?覃炳勇说,小岛就是我的家,人生最美的记忆当然要留在家里。
头顶的浓雾终于散去,岛上迎来了暌违已久的好天气。几天前雨水的浸润让刚刚补刷的中国地图鲜艳如新,大家默契地围在一起,细细端详。
其实,即便浓雾遮挡,“粤东前哨模范雷达站”官兵们在风雨里也照样能感受到她耀眼的光芒。因为“祖国在我心中”早已刻进心里、写进生命、相伴一生!
文章策划:李建文 牛锐利
文章作者:李建文 赵第宇 林文贵
摄影作者:高东兴 刘军毅 殷小伟 吴成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