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勿慌!这是抗震救灾演习!

来源:中国军网 作者:马嘉隆  卢东方 责任编辑:尚晓敏
2021-05-14 23:12:05

废墟上的生命守望

——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参加“应急使命·2021”抗震救灾演习侧记

使命催征,向险而行。

5月14日,一场虚拟7.5级地震“袭击”雅安市,周边地区不同程度“受灾”。中央军委联指中心、西部战区联指中心与国务院、四川省抗震救灾指挥部同步启动应急响应,采取现地指挥机构带部分实兵的方式全流程、全要素参加。

“应急使命·2021”抗震救灾演习现场。中国军网记者马嘉隆 摄

“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

子弟兵来了!雅安军分区、武警雅安支队等驻“灾区”周边部队第一时间抵达“灾区”,对废墟浅表进行搜救并协助安置“受灾”群众。驻川解放军和武警部队抢险救灾专业力量携重型机械设备于2小时内摩托化机动至演习地域,打通水陆空“生命线”,运送救援物资、撤离“被困群众”、抢救“被压埋人员”。

武警第二机动总队某支队在抢修道路。李鹏 摄

中国国际救援队队员在破拆建筑钢筋。强天林 摄

国家队来了!中国国际救援队搭乘运-20飞机实施跨区支援,直抵“受灾”最严重、情况最复杂的震中区域进行救援。

在西部战区联合作战指挥信息系统里,一条条指令迅速下达;巴蜀大地,救援车队宛如绿色长龙,源源不断向“灾区”进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闻令逆行,尽锐出征,为“灾区”群众撑起一片守护希望的屏障。

聚焦使命任务

把新兴技术拉上火线

救援现场,各部队带来的新装备吸引了记者的注意。

在道路抢通现场,武警第二机动总队某支队正在与雅安市道路抢修队合力抢通道路。众多机械中,一辆遥控操作的无人智能推土机吸引了记者的注意。

据操作手段宇介绍,这台新配发的无人智能推土机在车顶装载了摄像头,能够为操作手提供360度无死角的广阔视野。除了传统驾驶模式外,操作手既可以使用遥控器进行近端操作,也可以通过配套的操作仓在更远距离进行遥控作业。如此,既避免了传统驾驶舱内视野的局限性,提高工程效率,也更好保障了官兵们在危险路段执行任务时的生命安全。

武警第二机动总队某支队操作手在操作仓内对无人智能推土机进行遥控作业。李鹏 摄

2021年,无人智能推土机在支队列装后,官兵们专程前往支队史馆里老班长梁明伟烈士的画像前悼念。

21年前,川藏公路冷曲河段发生特大塌方,梁明伟主动请缨参战。在一次作业时,突发山体滑坡阻断河道,河水上涨冲垮路基,梁明伟连机带人坠入落差20多米的激流中,牺牲时年仅22岁。

“用生命铺就无人区的路,以血汗融化永冻层的土;站着,是座路碑;躺下,是条坦途。”梁明伟牺牲后,被追授“川藏抢险英雄”荣誉称号。

二十年如一日,官兵们接续奋斗在老班长牺牲的战位上,以汗水润冻土,护天路为坦途。新装备的列装,为这些矗立于险途之上的“路碑”披上坚固的“铠甲”,保护他们更有底气奋战在乱石崩云之险地,遂行守护人民的使命任务。

新技术催生新装备,新装备孕育新战法。科技的发展,装备的迭代,为抢险救灾带来许多新变化。

中国国际救援队队员张雪梅,是一位有着16年救援经验的老兵。以往,每当搜救出一名伤员,救援队都要靠“望闻问切”来了解伤员情况。“比如,我们可以凭经验判断伤员存在内脏出血,但具体出血量是多少却很难掌握。”

而这次,一款新配发的小设备起到了大作用。演习现场,张雪梅手持5G远程超声设备,架起了后方专家和救灾现场的桥梁。

“这款手掌大小的超声设备让我们可以在现场对伤员进行全面检查,通过5G通信等技术,随时与北京超声专家‘面对面’远程会诊,实现快速判断伤情,准确控制损伤。”张雪梅说,救援现场,每一秒钟都可能是天人永隔,越早诊断,越早治疗,伤员的生命安全就越能得到保证。

中国国际救援队队员利用便携式超声检查仪对“受伤队员”进行检查。李孝时 摄

“人能到的地方它能到,人不能到的地方它也能到。”据这款设备的发明者、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超声科主任吕发勤介绍,这款远程超声检查仪配合机械臂还能够深入废墟内部,帮助救援队提早了解被埋压人员生理状况,进而合理调配救援力量,灵活选择救援方式,让每一场救援行动都不留遗憾。

新技术、新装备、新理念活跃于救灾一线,不断书写着高效救援新篇章,于废墟之上托举起更多生的希望。

瞄准战场环境

把每一要素用到极致

演习场上,不只是“新面孔”大放异彩,一些经常见到的“老朋友”也让人眼前一亮。

机械轰鸣、尘土飞扬,挖掘机“秒变”吊车。第77集团军某工兵旅机械操作手李小龙熟练地操纵轮式挖掘机抬起挖斗,挖斗下吊着一块巨大的石板,石板下则是被废墟掩埋的幸存者。

第77集团军某工兵旅用挖掘机起吊石板。尚明玺 摄

“类似的‘非常规’动作我们经常做,比如,我们曾在高原训练时用挖斗搅拌水泥,在维和任务时用挖斗托举人去高处,在抢险救灾时用挖斗破拆危房……挖斗就像是戴了棒球手套的大手,只要打破思维局限,普通的挖斗也能大有可为。”

脑洞大开,把装备“玩”出花来,自然不是为了炫技。无论是争分夺秒的救灾现场,还是变化莫测的战场环境,必须让有限的装备发挥最大效能,不仅要完成好“规定动作”,更要想方设法开发“一机多能”,以最简洁、最高效的手段遂行任务。

创新的前提是对装备性能的了解和熟练运用。一个成熟的机械操作手培训时间通常在6-12个月,而像李小龙这种可以将装备融为身体一部分的,则需要更加漫长的时间累积。自2008年定岗在工程机械技师专业以来,李小龙每天平均操机时间不少于6小时。正是对业务的执着钻研和反复熟练,才能达成“人机合一”的理想状态。

不仅如此,李小龙介绍,“除了挖掘机,无人智能推土机、装载机、叉车等,我们对所有的工程机械都要达到同等的熟练程度。”

一专多能、一能多用,既是遂行多样化任务的要求,又是应对战场多变情况的密码。“每个战位都有备份,在战损缺员的情况下才能保证战斗力。”正在分演习场金鱼桥附近水面顶推槽渡门桥、转移“受困群众”的该旅汽艇操作手马明辉说。

演习场上各有分工,但真正走上战场,每名官兵都必须要胜任两到三个不同的战位。马明辉的军旅生涯可谓波澜壮阔:当过驾驶员,架过门桥,开过汽艇,甚至在黎巴嫩维和时还当过扫雷操作手……他把能接触到的岗位基本干了个遍,在每一个岗位都俯下身子认真钻研。

第77集团军某工兵旅水上救援分队架设漕渡门桥。徐怀武 摄

“部队鼓励我们进行轮岗学习,不过只有一个岗位合格后才能进行下一个岗位的学习。”马明辉说。

这是该旅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旅执行大型救灾任务较多,在实战磨砺中,不仅使官兵的个人能力和战斗素养得到锤炼,旅党委“一班人”也更深刻地认识到骨干队伍一专多能的重要性。

从基础的门桥架设,到冲锋舟和汽艇的驾驶训练,为了培养一专多能的骨干人才,该旅制定出一套“升级闯关”的培养考核模式,让大家在训练中始终保持新鲜感、兴奋度和一定的荣誉感。“训不好、考不过就只能一直训一个项目,大家都在争着‘升级’,比谁掌握的技能更多。”

从遂行非战争军事行动的实际出发,必须从难从严进行筹划,拉平齐装满员的理想状态和真实任务环境下的战斗力差距,把参加任务的每一台车、每一个人都用到极致,才能真正履行好使命任务。

激活打赢能力

把五指攥拳形成合力

双江农贸市场,本次演习模拟的地震震中。粉碎性坍塌的市场遗址满目疮痍,遍地碎石。

中国国际救援队的“中国红”、武警雅安支队的“橄榄绿”、中国救援队的“消防橙”、蓝天救援队的“天空蓝”……解放军、武警、消防、民间,各种颜色在废墟上谱就一曲拯救生命的交响。

空中,无人机实时传回远处废墟上的影像,吊载的高空喊话系统让“受困群众”知道救援队员即将来到自己身边。

地面,搜救犬队分区域展开拉网式搜索。搜救犬矫健的身影于碎石间跃动,不时传来的犬吠声预示着生命的希望。

救援现场,工兵锹、手持电动凿岩器、内燃环锯等各类破拆工具齐上阵,人力、电力、热力,不同的技术手段向着同一个目标进发,哨声、呼喊声、敲击声、机械轰鸣声响成一片。

武警雅安支队救援官兵利用火焰切割机对“被埋压人员”上方的建筑钢筋进行切割。李孝时 摄

武警雅安支队救援官兵利用切割机对埋压物进行紧急破拆。李孝时 摄

抗震救灾是一项系统工程,救援现场的每一种手段都不可或缺。机械化设备动力更强、效率更高,而用工兵锹人力挖掘,则更为轻便灵活。即使在红外探测仪、生命探测仪“上天入地”广泛应用的今天,搜救犬也依然是废墟上的“生命判官”。

搜救犬在废墟中搜索生命迹象。强天林 摄

人与犬的合作已持续数千年,这些“无言战友”们从未让人失望。当兵24载,训犬20年,中国国际救援队搜救犬队队长贾树志数十次带领搜救犬队执行国内外地震灾害紧急救援任务,他们的足迹遍布阿尔及利亚、伊朗、巴基斯坦、海地、尼泊尔,以及青海、汶川、玉树、甘肃……

无数次和战友们从死神手中夺回生命,在贾树志看来,这是人和犬在废墟上共同创造了守护生命的一次次奇迹。“犬类拥有多达2亿的嗅觉细胞,十分聪明。一条训练有素的搜救犬,可以从现场几千种复杂的气味中准确分辨出废墟之下的幸存者气味,它的判断有时比专业搜索设备还要精准灵敏。最传统的就是最先进的。”贾树志说。

新兴科技装备与传统搜救方式“联合作战”,优势互补,层层垒起守护生命的希望屏障。而军地之间的密切合作,汇聚起无坚不摧战无不胜的磅礴力量。

演习现场,军队工作组的军绿色帐篷、西部战区军队抗震救灾指挥部的综合指挥车组,与国务院抗震救灾现场指挥部的红色帐篷遥遥相对。

“灾情”发生后,由中央军委、西部战区、任务部队分别派出人员,第一时间与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专项工作小组、四川省人民政府和各地市政府部门对接,指挥顺畅,联动高效。

“以前基本都是互派人员联络,但这次‘红绿帐篷’间实现了视频会议、集群对讲和电话等多种手段全方位联通,为军地联合高效处置应对重大灾害奠定了坚实基础。”西部战区联合参谋部参谋黄祖福介绍道。

顺畅的沟通协调机制让军地各方更快拧成一股绳。演习现场,天上飞的各种飞行器,地上跑的各型机器人,随时发射大量无线电信号,在电磁空间里交织成一张复杂的频谱网络。

无人机搜寻废墟现场。强天林 摄

黄祖福介绍,“我们和地方专业机构共同对演习区域的电磁空间进行频率规划、用频协调、联合监测、干扰查处,有效避免了各兄弟单位之间的相互掣肘。”

在装备调试时,一辆无人智能推土机操纵时始终存在延迟,在排除机械故障的可能后,军地有关部门共同对该装备的电磁频谱进行探查,发现确实是因受到电磁信号干扰导致操作性下降。果然,切换到新频率后,装备很快恢复正常。

军地联合行动、攥指成拳的过程难免切磋碰撞;对标实战需求、从难从严的组训定然劳神费力;聚焦前沿科技、革新装备的探索势必困难重重。但为了更好地遂行多样化任务,保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这些是我们必须直面的发展难题。从多路并进到协同指挥,从深挖装备性能到信息化、智能化发展,从汶川、庐山、鲁甸、金沙江救援到此次“应急使命·2021”抗震救灾演习,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同地方各级政府一道,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在磨合摸索中积累经验、培养默契、创新体系、融合技术,实现一个又一个突破。

军地携手转运“伤员”。强天林 摄

军地联手转运“伤员”。四川省应急管理部提供

第77集团军某工兵旅水上救援分队与地方救援力量合力转运“被困群众”。李安岗 摄

时代在发展,装备在变、战法在变、体制在变,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作为我国应急处置与救援的突击力量,更需因时而变。军队非战争军事行动力量纳入国家应急力量体系建设,用实战化军地联演检验和催生战斗力势在必行。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唯有奋斗。正如演习观礼台上醒目的八个大字——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