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读书报:写作《围困长春》有何契机吗?
李发锁:围困长春是一个比较敏感的历史题材,可以说形成了一桩历史“公案”。几十年来,围绕这桩历史重大事件,颠来倒去有若干说法。作为一名有良知的作家,我认为有责任与义务还原历史真相,理清大是大非。
中华读书报:从小说到纪实,《围困长春》对您来说应该是个挑战吧?
李发锁:整整耗费了五年时间,包括写之前收集资料,写了三年,初稿完成后无数次修改。中间经历了若干次挫折的灰心、失望、痛苦,甚至因为档案中的防腐剂导致呼吸道疾病……是书里的人物鼓舞着我,总算坚持下来了。
中华读书报:在同类题材中,您的书写有何特殊的价值?
李发锁:我是站在大历史观的角度,剖析书写历史。战争从来不是单纯的军事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讲,主要的不是军事,而是经济、政治、社会实力的综合反映与比拼。写这本书我吸收了两个人的作法。一是以《万历十五年》闻名于世的历史学家黄仁宇的影响;二是美国人胡素珊(音译)《中国的内战》的经验。他们写国共战争都几乎没有写军事战役,而是全面深刻剖析国共双方政治、战略、精神、政策的对决,从中找出国共战争的深层社会原因及决定战争胜负的规律。从这种大历史观出发,我对东北解放战争,尤其是围绕长春战役的深层社会原因进行了多视角、全方位的历史还原,受到了国防大学教授、党史专家肖甡,军事专家戴旭的充分肯定。
中华读书报:我注意到您尤其注重分析人物性格。
李发锁:战争是人类暴力行为的极致。诡异历史事件与扣人心弦的战争场景会让人们眼花缭乱,如果笔墨仅限于此,就浪费了纪实文学这种文体得天独厚的优势。在《围困长春》的叙述中,我不仅仅限于写出战役的经过场景及将帅们决策行为,而且要写出为什么这样决策而不是那样决策?做出这种决策的心理因素是什么?性格对于决策的影响何在?以及影响性格形成的个人经历及社会影响。写作过程使我体会到,这是增强作品深度的有效方式,是纪实文学这种文体独有的魅力。
中华读书报:能仔细谈谈“大历史观”在《围困长春》一书中是如何体现的?
李发锁:《围困长春》主要不是战争场景的专著(这方面已有浩如烟海的佳作),而是用相当篇幅叙说国共双方不同的政治架构,不同的土地政策、兵役制度、不同的俘虏政策……这些不直接关乎战争走向、却深刻影响战争胜败的东西。这是大历史剖析战争的钥匙。将东北解放战争及围困长春战役,置于当时美、苏、国、共“三国四方”复杂局面之中演义与剖析,把局部战役放到世界大格局之中进行战略与策略的叙述。
以大历观看,围困长春不是一个孤立的战役,而是东北解放战争一个大战略。对国共双方领袖战略策略的考试,将帅们的战术研究,是本书写作的第一重要任务。同时,局部的围困长春战役,又是东北解放战争的一个"眼”,着力弄清似是而非的说法,还原历史真相,是本书写作另一个重要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