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工企业也要主动适应时代变化进行“造血”

来源:解放军报作者:丁麒文 谢啸天 占传远责任编辑:伍行健
2018-12-14 02:16

前不久,有媒体报道,美国“福特”号航母返回纽波特纽斯造船厂维修。

作为美国唯一能够自行设计、建造、大修核动力航母的总装厂,自成立以来,该船厂已经为美国海军建造了33艘航母,是名副其实的美国航母“产房”。

在一般人看来,纽波特纽斯造船厂肯定赚得钵满盆满。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航母建造过程中,经常会发生设计更改的情况,引发工期的延误,造成劳动力和技术投入成本的上升。这也间接导致了纽波特纽斯造船厂几十年来一直在造军品和民品之间犹豫不定。

上世纪90年代,该船厂也曾尝试进军民用市场。但他们很快发现,高昂的造船成本使其在国际商业船舶市场中毫无竞争力。

美国《商业周刊》曾专访船厂一位高管:“下次你们还会进军商业造船业吗?”得到的答案是“再也不玩了”。话里话外,纽波特纽斯造船厂的经历值得思考。

对军工企业而言,再先进的技术,如果只局限于军品制造,即便在长期订单的“供血”下,也难免企业发展后劲不足、活力缺失等问题。不局限军品制造,在更广阔的“蓝海”求发展,或许能焕发新的生机。

当纽波特纽斯造船厂在军品和民用之间犹豫不定时,波音公司早已找准了定位。

谈起波音公司,我们的第一反应可能是上次旅行时乘坐的客机。你知道吗?号称“环球霸王”的C-17运输机、美海军舰载机主力F-18“大黄蜂”也是它的“作品”。

创业之初,美国海军部的订单,让波音公司赚到了第一桶金。二战期间,纷至沓来的军机订单让波音成了一家不折不扣的军工企业。当时,最多的时候一天有16架军用飞机飞出位于西雅图的工厂。

单纯依赖军用订单,难免遇到发展危机。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波音公司曾有近两年没能拿到军品订单,导致公司裁员超过一半,遇到了自成立以来最大的生存危机。

在危机中,波音公司主动思变,发展民用航空。从首款喷气式客机707到“梦想客机”787等系列型号,波音公司牢牢占据了世界喷气式客机的“头把交椅”。

如今,这家百年老店仍然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其实,对于军工企业而言,主动适应时代变化进行“造血”,未尝不是提升竞争力的一条路径。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