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高分卫星:中国“天眼” 综观全球
现如今,在甘肃,农民可以快速提取枸杞、红枣、硒砂瓜等农作物信息,掌握种植情况;
在江西,管理者足不出户就可以实现鄱阳湖水资源管理、旅游资源开发;
在西藏,工作人员也不必在恶劣环境下翻山越岭去进行生态保护、资源勘探;
……
这一切都得益于高分专项工程的实施。
高分专项工程,是中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的16个重大科技专项之一。自2010年批准实施以来,中国已经陆续发射了一系列卫星,在浩瀚天际组建了中国的“高分家族”,被称为“天眼工程”。

“高分一号”卫星。
2013年4月“高分一号”卫星发射成功,它的全色分辨率是2米,路上的斑马线、小汽车还看不清楚。
2014年8月发射的“高分二号”卫星将中国遥感卫星空间分辨率带进“亚米时代”,它的目光更加锐利,甚至能看清黄浦江上的浪花。
2015年12月发射的“高分四号”是我国首颗地球同步轨道高分辨率光学成像卫星,这只“天眼”能对目标区域长期“凝视”,还能从3.6万公里外看见大游轮。
2016年8月发射的“高分三号”是唯一一颗雷达卫星,这只“不畏浮云”的“天眼”具有全天时全天候的成像能力。
“天眼”看地球,“慧眼”识九州。高分专项不仅是天眼工程,更是创新工程、应用工程。
2016年3月,“高分应用综合信息服务共享平台”上线,截至2016年7月,高分卫星数据已在18个行业、1800多家单位得到了广泛应用。
今年4月,《2017中国高分卫星应用国家报告》发布,这标志着高分卫星应用国家整体能力初步形成。
目前,高分卫星和其他国产卫星结合替代国外卫星数据,已使中国卫星数据自给率达80%。
高分专项还走出国门。中国国家航天局曾应亚太空间组织的请求,及时向巴基斯坦提供了该国地震灾区的影像数据,还与埃及协商建立中埃联合对地观测数据与应用中心,支持委内瑞拉地面站完成有效接收测试,促进中国高分专项“走出去”在世界各地“落地”。
可以预见,今后,中国“天眼”将会综观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