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轰-6K能够对“第二岛链”以西目标实施精确打击

来源:中国青年报作者:张礼军 李伟责任编辑:姚远
2016-03-07 10:43

 

1、提高了轰炸机的节油性能和航程。

轰-6K换装了低油耗、重量轻的D-30KP-2涡扇发动机,该型发动机已经成功应用在伊尔-76运输机上。为适应新的发动机,对进气道、尾喷等做了针对性重新设计和修形,发动机进气口明显增大,使推力增加了30%,耗油量减少20%。

2、提高了空地打击能力。

与轰-6相比,轰-6K的主体承力结构没有大改,但机翼下增加了外挂点,可挂载6枚长剑-10巡航导弹或KD88空地导弹,最大载弹量可达15吨,有效提高了单机和单次火力攻击密度。为了能够携带重达数吨、体积庞大的钻地弹,轰-6K将内部弹仓改为由大型可拆卸油箱组成的燃油舱,使之能够在钻地弹与油箱间进行选择,既具备钻地打击能力,又能满足执行其他任务的需要。

3、采用了最新电子设备。

对飞机的前机身进行了重新设计,使之变窄,变短。机头换上全封闭的流线形整流罩,加装了新型火控雷达和搜索雷达。取消了机头透明领航员舱和颌下雷达,改装为雷达设备舱,安装了新型前视红外探测装置和光学瞄准设备,加装了GPS+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和标准数据链系统。为保证突防安全,轰-6上的机炮炮塔全部取消,尾部的无线电操作员舱也被取消,改为电子舱,换装成新型主动被动大功率电子干扰设备。

4、提高了驾驶的适用性。

轰-6K载员4人,共两排,每排两人,统一安排在机头。分别为驾驶、副驾驶、电子战/通信官和领航/轰炸官,全部前向乘坐,并安装了独立弹射座椅。进入座舱由前起落架改为由前机身左方开门进出。

5、操作大为简化。

飞机还换装了包括电子飞行、惯导、外挂管理在内的综合航电系统和玻璃化座舱,安装了6个彩色数字式多功能显示器,使操作大为简化。同时,还用电传操纵系统取代了原有的“硬式”助力操纵系统,不仅大幅减轻了飞行员的负担、提高了飞行品质,而且可节省很大的结构重量。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