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挑战
联合打击战斗机最初的诉求是以一通用型飞机来取代空军的F-16、海军及陆战队的F/A-18、以及陆战队的AV-8,将能省下不少的生产及寿期成本,但实际的情况则让共同参与开发的国家大失所望。2001年10月美国国防部宣布项目进入系统发展验证阶段时,预计单机价格为3730万美元;2006月5月洛马表示常规起降型F-35A的单机价格,以当年币值为准预计为5,000万美元;到2010年初时,计划预算已超支原本预估的一倍半,达到3820亿美元,单机预计价格也涨到1亿1200万美元,不但项目参与国大表不满,美国国会在纳恩–麦克柯迪(Nunn-McCurdy)军购法案要求下更进行强制性调查,只是2010年4月提出的调查报告中表示没有更便宜的F-35备用方案,但会重新设立一个新的可行性成本和进度目标,美国国防部也打算实行固定价格合约,由洛克希德自行承担未来生产过程中的成本上涨风险。为遏止价格的上升趋势,洛马将以精益(lean)生产来降低生产机的价格。
联合打击战斗机的全球总需求量估计高达近5000架,生产线未来到达生产最高峰时,每年必须生产240架三种型别的联合打击战斗机,扣除周末及节假日后,几乎得每天一架,与民航机生产线所差无几。三型JSF虽然是配合不同军种的特性需求,但彼此仍很相同,最初的机体设计方式也要求它们的差异不能影响生产及组装。例如舰载型F-35C在降落时的下降速度较快,因此侧面隔框必须较强壮,但三型飞机的侧面隔框都由相同的锻模锻造,再以相同的机械铣除赘料,唯一的差异是F-35C隔框机械加工时铣除的赘料较少,所以会较大、较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