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兵器天地>>正文

武直-10:超视距攻击是一大特点

来源:中国国防报·军事特刊责任编辑:遥远2014-07-23 11:51

 

极限飞行检验武直-10超强战力

对于直升机来说,扩展作战半径,就意味着提升战斗力。直升机到底能飞多远,这个问题只有一次次的飞行去检验才能得到答案。前不久,一场跨越3个省、10余个城市的长距离奔袭转场中,我们再次检验了武直-10超强的耐极限飞行能力。

6月下旬的一个清晨,粤东腹地某机场数十架陆航直升机相继升空,飞赴千里之外。7时30分,随着3发信号弹升空,机场沸腾起来,由武装直升机、侦察直升机和运输直升机组成的全机型直升机群,引擎轰鸣,蓄势待发。5分钟后,先遣梯队起飞,在梯队最前面负责侦察航线天气。尔后,十余架运输直升机和武直—10武装直升机组成的第一梯队迅速升空,第二梯队紧随其后,梯队之间间隔数分钟,梯队各机间隔数秒跟进飞行。我作为武装直升机编队机长,担负空中护航任务。

9时许,编队开始超低空海上飞行。机群几乎贴着海面加速飞行,机翼飞旋带来的强大气流搅动着海水,掀起硕大的波纹,水花飞舞,雾气升腾。15米、10米、8米……随着直升机的高度一再下降,透过舷窗,我感觉前方的海面好像已高于机身,飞机正往海水里钻。直升机在10米以下的高度,操纵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被旋翼卷起的海浪压盖导致坠海。

我稳稳地握着驾驶杆,密切关注着机群编队的外围动向,谨防袭扰。水天之间,机群正不断变换队形,调整飞行姿态,演练着一个个战术动作:楔形编队、超低空掠海飞行,在海面卷起道道水幕,蔚为壮观;机群前方和两侧担负护航任务的武装直升机伴飞跟进,时而高空盘旋,时而掠海低飞……

突然,武装直升机编队接到战斗命令:前方海域发现不明船只,迅速前出侦察!接到命令后,我第一时间调整编队,命令最前侧的2、3号机前出侦察情况,其他武装直升机保持外围警戒。两架武装侦察机迅速爬升高度,改编成箭队悄悄向目标接近。

经过绕飞侦察,侦察机判明,“不明”船只是一艘商船。警报解除,3架直升机迅速归队,返回战位。大约3小时后,机群飞出海域开始在陆地上空疾驰。综合显示器显示此时高度是1800米。舷窗之下,一片青葱翠绿,一条条蜿蜒而上的山间公路如白色的丝带萦绕,行驶的车辆只有指甲盖大小。

“嘀、嘀、嘀……”告警灯伴随着刺耳的警报声突然响起。编队长机通报前方航线发现雷雨区域!云雨区域中伴随着气流气压和电磁紊乱等复杂气象条件,对直升机机载仪器的精密程度有很大影响,而雷电是对直升机威胁最大的自然因素,一旦被击中,后果不堪设想,处置这种情况,通常采取绕开雷电空域。整个机群迅速下降高度进行规避,几分钟后,各梯队成功避开了雷雨区域。

经过两天两夜的转场飞行,随着最后一架直升机稳稳着陆,大机群全机种长距离转场训练终于画上了圆满的句号。至此,多梯队、全机种,跨越3省,10余个城市,经过4次地面加油,齐装满员圆满完成转场训练任务,这次远距离极限飞行,不仅检验了武直-10多项极限飞行数据,而且锤炼了飞行员的心理素质和驾驶技术。

钟鸣 口述 霍东兴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