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兵器天地>>正文

图—22M3:速度最快的轰炸机,克里米亚上空的鹰

来源:《环球人物》杂志作者:萧萧责任编辑:毛志文2014-04-23 11:15

图—22M3驾驶舱

曾多次参与实战

图—22M3轰炸机自问世以来,曾多次参与苏军或俄军的军事行动。

上世纪80年代,苏军深陷阿富汗战争泥潭。在美国中央情报局和巴基斯坦三军情报局的支持下,阿富汗国内的抗苏“圣战”运动蓬勃发展。表面上,据守各大城市的苏军没感觉到大的威胁,但轻松的背后则是莫大的恐惧,苏联士兵不知道敌人藏在哪里,不知道接下来的仗该怎么打,不知道敌人会从什么地方突然冒出来给自己致命一击。

就在这时,莫斯科命令驻阿苏军展开大规模扫荡,尽快“绥靖”广大农村地区,驻阿苏军第34混成航空军承担重要任务。他们想到了苏军刚开始装备的图—22M3轰炸机,因为该机的设计意图就是在战场上执行精确突击任务。苏军总参情报总局做过测算,图—22M3不必进驻阿富汗境内,从苏联的基地起飞就可以对其全境实施有效打击。

1987年春,苏联第40集团军及其扶植的阿富汗纳吉布拉政权,决定对活跃在喀布尔东北部潘杰希尔山谷里的马苏德游击队进行大规模扫荡,以解除喀布尔周边的安全威胁。苏军决定动用图—22M3轰炸机。

4月的一天黎明,大规模轰炸行动开始了。苏军共出动了5个轰炸机团,首轮轰炸持续了两小时。阿富汗人被眼前的情景吓蒙了:在宽12公里、长70公里的潘杰希尔山谷上空,苏军飞机像乌云一样从北面压过来。按照计划,苏军将连续轰炸两个昼夜,但天公不作美,轰炸行动只持续了一天半就收场了。在这次轰炸过程中,30架图—22M3轰炸机全部投入战斗,完成10次轰炸任务。

经过图—22M3的“炸弹洗礼”后,苏军未遇大规模抵抗,就对马苏德的“老窝”进行了扫荡。

尽管阿富汗战争最终以苏联失败告终,但图—22M3的威力不可小视。到了21世纪,俄军依然保留大量图—22M3,在车臣反恐和介入周边地区冲突时仍充当着“撒手锏”。

2008年8月8日,趁俄总理普京参加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之机,格鲁吉亚突然出兵进攻俄罗斯保护下的南奥塞梯,没想到普京的动作非常快,第二天便赶回北高加索前线,亲自指挥进行反击,其中驻弗拉季高加索的俄空军第4航空集团军全部出动,对格军第二梯队和格国内重要设施发动空袭。此次行动中,俄军出动了6架图—22M3轰炸机,外加90架苏—24歼击轰炸机和10架米格—29歼击机,形成强大的空中打击力量。

将进行技术升级

眼下,俄罗斯在乌克兰问题上又一次将图—22M3轰炸机派上了用场。

据俄罗斯“军工综合体”网站报道,计划部署在克里米亚的这个图—22M3超音速轰炸机团隶属俄黑海舰队。该团拥有30架图—22M3轰炸机,它们可携带重磅巡航导弹,对反导基地、军事基地乃至航母战斗群等目标可进行毁灭性打击。这一部署可能在2016年前完成。

俄罗斯《国防》杂志主编科罗特琴科表示,俄罗斯在克里米亚部署图—22M3轰炸机团,其实还有着更周密的考虑,它要与西部和南部的武装力量形成掎角之势。前者具备2400公里的作战半径,可覆盖大半个欧洲,将对美国在欧洲建设的导弹防御系统形成“反威慑”;后者(西部和南部)均部署有“伊斯坎德尔—M”战术导弹系统,其射程可达2000公里,且这种武器系统发射的导弹能够进行各种机动,基本上无懈可击,很难被防空和反导系统拦截。图—22M3轰炸机和“伊斯坎德尔—M”战术导弹系统的组合,不仅能对付眼下北约的威胁,也是着眼于未来的一个重大战略——能够使美国于2018年至2020年开始在波兰和罗马尼亚部署的欧洲导弹防御系统大幅“贬值”。

为了应付未来实战的需要,俄还计划对现有的图—22M3轰炸机进行技术升级,俄罗斯国防部发言人曾透露,目前俄空军共装备有约100架图—22M3轰炸机,到2020年,将有约30架被升级至图—22M3M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