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战场需求变化:主导车辆研发
1991年的第一次海湾战争,掀开了现代战争新的一页。美国为首的西方盟国军队,大量使用高性能的传感器,包括无人机、预警机、卫星等平台,实现信息共享、精确打击,以190人阵亡,赢得了这样一场大规模的战争。而伊拉克方面,萨达姆准备与美军决战的5 000多辆主战坦克及装甲车辆,在尚未与美军接触的情况下,被联军的空中力量和精确打击武器摧毁了。这场战争开辟了战争史的新时代,对战术和装备的影响是革命性的,即便时隔20年以后仍然余波未止。俄罗斯总参谋长在研究这场现代战争后,深有感慨地说:“现代战争靠信息共享、精确打击和对重要战略目标的夺取,获得胜利。不再可能出现二战时的坦克会战。”
正是因为战术需求的急剧变化,英国消减了42%的坦克,加拿大不再购买坦克,俄、美也没有再发展第四代坦克。与此对应的,轮式装甲车辆成了现代战争中“地面突击”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军事变革开始后,许多国家开始研发自己新一代8×8战车,美国的“斯崔克”、瑞典的SEP、法国的VBCI、芬兰的AMV、瑞士的“食人鱼”、奥地利的“潘德”、德国的“拳击手”、加拿大的LAV等等。如此众多轮式作战车辆的研制,也从侧面反映了战场的变化。各种现役的轮式战斗车辆在军事行动中都有过不凡的表现。它们具有更适合公路高速机动、重量轻便于空运、越野性能好、防雷性能普遍提高、防护能力强等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