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视剧《亮剑》中,营长张大彪遭日军围困,团长李云龙在机枪密集火力的掩护下发起冲锋,成功营救出战友。荧屏上,这款火力十足的机枪,正是吊打日军“歪把子”的捷克式轻机枪,由当时欧洲第二大兵工厂——斯柯达工厂生产。
这家工厂诞生于19世纪60年代,曾生产出M14/16型420毫米榴弹炮、K10型305毫米舰炮、M1909型水冷式重机枪等知名武器,曾是奥匈帝国主要武器供应商,一战后更是捷克斯洛伐克的军工支柱企业。
鲜为人知的是,这个军工“巨头”起家于名不见经传的民间“小作坊”,经历了多次战乱和企业兼并,在一个多世纪的坎坷历程中上演了一次次绝处逢生的好戏。
“小国名企”的生存之道,往往和国家的命运紧紧捆绑在一起。让我们走近斯柯达工厂,探寻它的生存发展之道。
危难时刻抱团取暖
翻开世界地图,你也许很难在短时间内找到捷克这个国家。没错,捷克是个小国,哪怕它曾经和斯洛伐克组成了联邦,在强国林立的欧洲也排不上座次。但在这片土地上,却孕育了当时欧洲第二大兵工厂——斯柯达工厂。
探寻一家企业的成功密码,首先要追溯其发展的源头。1866年,普奥战争爆发,位于捷克西部城市的一家民用机械制造厂饱受战火摧残,留学归来的年轻工程师埃米尔·斯柯达临危受命接管工厂,并更名为斯柯达工厂。管理混乱、设备老化、人才匮乏、订单缩水……埃米尔最初接手的工厂是谁都不想碰的烂摊子,工厂员工只有区区33人。
困难却没有使埃米尔低头。30多岁的他风华正茂、意气风发,一心想改变工厂的现实窘境,通过变革开启强企之路。当时,欧洲战火四起,各国对钢铁的需求量猛增。而斯柯达工厂生产的钢材,一度被欧洲军火商贴上劣质的标签。此时,埃米尔敏锐地意识到,工厂只有摸准客户的需求脉搏,生产品质更优的铸钢,才能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
为了提升工厂生产效率,埃米尔引进当时最先进的马丁炉、坩埚炉以及起重能力为20吨的起重机等诸多先进设备,聘请专家和技术人员成立攻关小组。在产品攻坚阶段,埃米尔更是带领科研人员吃住都在工厂,与大家一起研讨生产工艺、开展模拟浇注。经过大家的不懈努力,他们终于成功生产出含镍和铬的合金钢。随后,工厂斩获大量大型商船和军舰制造的铸钢订单。
与日俱增的订单并没有让斯柯达工厂放缓脚步。凭借超前的战略眼光和灵敏的市场嗅觉,工厂不断调整营销策略,不遗余力地打造“爆款”产品。
一战前夕,各国大量修建要塞工事,普通火炮对其无法实施有效破坏。斯柯达工厂技术人员发现这一问题后,成功研制出一款420毫米榴弹炮,炮身重100余吨,炮弹约820公斤,沉重的弹头借助下落的动能,能钻入地底深处爆炸,坚固的防御堡垒在它面前如纸糊一般。很快,这款威力十足的岸防武器成为前线战场上的“明星”,斯柯达工厂也一跃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兵工厂。
顺风顺水时,却暗藏危机。一战结束后,奥匈帝国宣告解体,斯柯达工厂因失去最大客户而陷入严重的经济危机,接不到新的订单,规模不断缩减。工厂不得不出售公司股份,以获取银行援助。
经过漫长的煎熬期,斯柯达工厂迎来转机。20世纪20年代,汽车行业开始抢占欧洲市场,工厂高层认识到,要想重获新生,就要进军民用领域,走多元化发展道路。随即,他们把目光瞄准国际市场,寻找合作伙伴,最终将“橄榄枝”抛向了在汽车领域拥有一技之长的L&K公司。
当时,L&K公司因受战争影响,发展举步维艰,虽然采取了制造农业机械的办法来维持生计,却丝毫没有改变公司的窘境。屋漏偏逢连阴雨。1924年的一场大火,导致整个工厂几乎被毁,公司陷入空前的危机。
双方企业各有难处又正好优势互补,于是一拍即合:斯柯达工厂正式收购L&K,迈开了自救的步伐。
合并后,斯柯达工厂继续发挥在军工领域的优势,建造现代化流水线,投入大量资金采购先进的生产设备。公司很快走上发展的快车道。1930年,捷克军方为了增强陆军地面作战力量,急需一款新型坦克,在武器制造领域积累了丰富经验的斯柯达工厂被寄予厚望。
当时,捷克陆军提出,大幅增加装甲厚度,以提升坦克防御能力。斯柯达工厂领导层认为,过于追求防护力会大大降低坦克机动性。“任何防御都可以被打破,高速度和强火力才是王道。”本着这样的设计理念,他们运用当时先进的焊接技术打造车身,加装一门自主设计的37毫米反坦克炮,装配了新式的6缸水冷汽油发动机,全新的LT-38坦克宣告诞生。
在一场轻型战车竞赛中,LT-38坦克在上千公里的长途行进试验中遥遥领先,出色的机动性给捷克陆军高层留下深刻印象。随后的火力测试更是彰显它强大的威力,凭借优异的表现,LT-38坦克当场被捷克军方批准量产。
适应时代的企业,才能取得长足发展。一战爆发后,斯柯达工厂敏锐地抓住商机,顺势踏上高速发展的列车,在军贸市场赚得“盆满钵满”,斯柯达工厂焕发出新的生机。
大军压境沦为“战争机器”
就在斯柯达工厂迎来新一轮的发展机遇期时,一场突如其来的战争改变了一切。1939年,德国大军逼近捷克边境,捷克囿于军事实力薄弱,选择投降,斯柯达工厂不得不沦为“战争机器”,为德军制造各式武器装备。
3年后,战局发生扭转,德军在东线战场接连失利。面对苏军强大的钢铁洪流,德军命令斯柯达工厂研制大口径火炮,并且派军队驻守车间,监视工人生产。为了加快研发进度,德军提供了1号、2号坦克作为样车供其参考研究。斯柯达工厂工人提出,样车底盘狭小,难以承受大口径火炮射击产生的后坐力。为此,德军又将重型坦克样车、设计图纸交给斯柯达工厂。接过资料,斯柯达工厂工人通过研究发现,带有大负重轮的坦克底盘,无论是马力还是稳定性都出色得多。于是,他们移去炮塔,在车身较后位置加装榴弹炮。自此,“蟋蟀式”自行火炮研制成功并亮相随后的战场。
斯大林格勒战役后期,苏联开始全面反攻。苏军驾驶着T-34坦克,以每小时75公里的速度在战场上纵横驰骋,身材笨重的“蟋蟀式”自行火炮面对快速灵活的T-34坦克,束手无策。
战场上的节节败退,敲响了德国法西斯覆灭的丧钟。盟军飞机一度将德国所属的军工厂视为轰炸目标。在一轮轮猛烈轰炸后,德国国内大多数军工厂变成一片废墟。就在二战结束的前一天,斯柯达工厂也未能躲过一劫,被炸得粉身碎骨。
回顾这段历史,我们发现,当企业错误地选择发展方向,站在历史与正义的对立面,就决定了自身命运的悲剧收场。一家企业想要长足发展,不但要有过硬的技术实力,还要具备企业最本质的精神内核。斯柯达工厂走过的这段弯路,写下了不堪回首的灰色记忆。
废墟之中改革图强
也许正是二战时期那段沉沦的历史,让斯柯达工厂更加理性地反思,决定重新找准企业的精神定位与发展方向,自此企业发展翻开了新的一页。
二战后,捷克加入社会主义阵营,斯柯达工厂被一分为二,原厂纳入捷克的国民生产体系。在乌赫尔布罗德的分厂则于1950年成为独立公司,开始研制军用产品。
战后的乌赫尔布罗德工厂,诸多资料丢失、大量设备被摧毁,疏散到各地的工程师和工人返回工厂后,只能栖身在简易房或帐篷里。
“未来发展路在何方?”这是乌赫尔布罗德工厂的必答题。乌赫尔布罗德工厂管理层认为,企业要想在世界舞台立足,必须主动迎合市场需求,推出优质产品。
二战后,苏联开始统一武器口径,其他成员国纷纷花重金购买AK-47步枪。这款武器虽然结实可靠,但也有不少缺陷。经过研究论证,乌赫尔布罗德工厂技术人员设计出一款精度更高、结实轻便的VZ58突击步枪。与AK-47步枪相比,这把枪采用平移式击锤,射击时跳动小,枪身重量更轻。出厂当年,VZ58突击步枪便成为捷克军队的制式步枪,并服役了近半个世纪。随后这款枪被大量出口,至今仍有90多个国家军队还在使用。
但是口径的单一势必会制约武器的发展,小口径武器近战杀伤效果不好的弊端也日渐显露。认识到这一问题,乌赫尔布罗德工厂开始研制新式手枪。
著名武器设计师弗朗泰斯克·库斯基退休没多久,乌赫尔布罗德工厂就花重金将他返聘回厂,提出设计出一款大口径、杀伤力更强的手枪,并且许诺他可以完全自由地发挥。
有了乌赫尔布罗德工厂高层的全力支持,弗朗泰斯克·库斯基开始大胆创新,他摒弃传统的滑套嵌套方式,将滑套的滑轨卡在基座内部,以此降低滑套的横向松动,提高射击稳定性;为了提高使用安全性,他还在握把左侧增设了手动保险装置。经过6年的反复打磨,弗朗泰斯克·库斯基终于设计出被誉为“奇迹9毫米”的CZ75手枪。
这把手枪一经亮相,就在西方国家备受推崇,好评如潮。如今,CZ75手枪全球产量超过100万支,装备了多个国家的军队和警察,还广泛地被射击选手所使用。
过硬的品质,是企业生存之本。战后的乌赫尔布罗德工厂从恢复重建那一刻,就把追求品质放在第一位,推出的军工产品,都在所处的时代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我不是天生强大,只是天生要强。”斯柯达工厂遭遇过火灾、经历过战争、面临过转型,但是它依旧百折不摧,即使跌入深渊,也凭着顽强不屈、锐意进取的韧劲,一次次在废墟中涅槃重生,谱写出“小国名企”的时代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