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军方期望“猎人”重型隐身察打一体无人机明年年内列装
■杨扬、冯林、倪浩洋
综合塔斯社和俄罗斯卫星通讯社8月5日报道,俄罗斯国防部长谢尔盖·绍伊古表示,希望关于最新的“猎人”(Okhotnik)重型打击无人机的(研制)工作能于2022年完成,并将能够签署一份大型长期合同,将这些无人机供应给俄罗斯军队。
近些年,美俄在无人机领域呈现出你追我赶的态势,纷纷推出各自的发展规划与目标。作为俄国防部极其重视的重型隐身无人作战飞行器,横空出世的“猎人”,究竟有何优越之处?对未来战争又饱含着怎样的哲思?

部分隐身战机技术运用于无人机研发
早在2005年,俄罗斯米高扬设计局便已经开始研发一种10吨级中型攻击无人机,名为“鳐鱼”。该机样机在2007年莫斯科航展上首次展出,但由于各种原因暂停研发。“鳐鱼”是俄罗斯研制中、重型无人机的全新尝试,尽管研发过程问题重重,但积累了经验,取得了成果,为“猎人”重型打击无人机的研发打下了基础。
由于受到经济方面的限制,俄罗斯无人机的发展相对迟缓,至2010年前其装备和使用的无人机大部分是从外国进口的。在2008年的俄格冲突中,俄军充分暴露了其在无人机方面的短板。于是,俄罗斯国防部在2011年制定了三款不同级别的无人机开发计划,包括1吨级的“慢行者”、4.5吨级的“牵牛星”和20吨级的“猎人”。
2011年,俄军授予苏霍伊设计局发展和建造一款远程、高速、侦察打击一体的无人飞行系统验证机的合同,项目名为“侦察打击一体无人系统”(URBK),代号“猎人”。苏霍伊设计局在设计“猎人”重型打击无人机时,借鉴了米高扬设计局研发的“鳐鱼”的部分技术。与此同时,苏霍伊设计局还将苏-57战斗机的部分技术运用到“猎人”重型打击无人机身上,尽可能地提升“猎人”的性能。
“猎人”重型打击无人机于2019年8月3日成功首飞,计划于2022年服役。作为俄罗斯首款重型无人机,机身内置弹仓,载弹能力2.8吨,采用了与美国X-47B相同的飞翼布局以提高亚音速巡航性能,机身使用特殊材料和涂层,隐身性能良好,并使用了与苏-57相同的航空发动机AL-31F,使得其最大飞行速度达1400公里每小时,航程更是能够达到5000公里之远。同时该无人机还配备了有源相控阵雷达(ASES),能同时追踪十几个目标,多目标攻击能力突出。总体而言,“猎人”重型打击无人机在超音速低海拔突防、弹药携带方面已经达到世界一流水平,而其在今后实现的不仅仅是简单的“察打一体”,更是与有人驾驶战机一同实施突防的完美配合。

主僚联动将成为俄空军新的作战模式
2019年9月27日,俄罗斯国防部宣布“猎人”重型打击无人机与第五代苏-57战斗机完成了首次联合飞行。飞行期间,“猎人”重型隐身无人机作为“传感器放大器”与苏-57战斗机相互配合,扩大战斗机的雷达探测范围,为航空武器指示目标。苏-57战斗机则可不进入敌方防空网络就能通过“猎人”重型隐身无人机获取敌方目标信息,从而发现和打击敌人,极大提升重要战斗机的生存能力和打击效率。
“猎人”无人机的隐身能力优越。机身设计上和美国X—47B、英国“闪电”等战机一致,采用了有利于隐身的飞翼式布局。虽然位于机身上部的进气道相比其他机型较大,但进行了隐身技术处理,进气口内部加装了楔形隔板,既可以改善进气环境,又能将雷达波折射以减少进气口的雷达反射特征。“猎人”无人机外部还布置大量辅助进气口,其雷达角反射器也极大地提高了其隐身性能。
“猎人”无人机的载荷量大。“猎人”无人机空重约20吨,最大起飞重量25吨,而美国“全球鹰”无人机的重量也不过10吨。据悉,“猎人”无人机内部弹仓可携带各类武器弹药2.8吨,包括多种制导和非制导弹药、空对地、空对空导弹以及缩小版的超高音速导弹等武器。小巧玲珑的机身却有着大号的载荷空间,赋予了“猎人”无人机出色的对地打击能力。
采用隐身技术设计的作战无人机,可以大大降低被雷达等探测设备发现的概率,既有利于在战争初期完成侦察任务,也可以同有人驾驶战机配合作战,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随着俄军计划将苏-57和“猎人”无人机整合成一个体系,届时两者将共同执行任务,通过数据链共享战场信息,共同对敌方目标进行侦察与自动攻击。一旦该协同作战体系建成,主僚联动将成为俄罗斯空军一种新的作战模式。

为未来高强度信息化智能化战争做准备
鉴于军事科技不断进步,未来战争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武器装备不断更新,为了更好面对来自空中的威胁,部分国家提出了第六代战机的技术标准,即在第五代战机的基础上,在飞行速度、隐身能力、战场态势感知、自主飞行能力等方面有着全方位的提升。俄军目前大力发展各类型无人机,一定程度上是在为打赢高强度信息化智能化战争做准备,夺取未来战争的制高点。
贴近未来无人作战的需求。俄罗斯空军司令维克多·邦达列夫曾表示,俄第六代战机正在设计中,将分为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两个版本。他指出,人类身体具有无法避免的“局限性”,而无人驾驶的第六代战机,将允许战机的航空电子和飞行控制系统变得更实用,可以承受更严酷的作战环境。而从俄格冲突、叙利亚战争、亚阿冲突中不难发现,无人机由以往战争中的主要负责侦察任务向察打一体转变,无人机也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主导战争的进程。
保障作战人员的安全。由于大量高新技术呈现螺旋式增长,培养适应信息化智能化战争的复合型人才,所投入的资源往往高于武器装备的研发投入。而对于使用无人机作战最直观的优势,就是能减少人的参与,从而保障人员安全。对于恶劣任务,如在核爆炸后收集放射性样本,无人作战体系不仅能提高任务成功的可能性,还能使人员暴露程度降至最低。在与有人系统协同作战时,无人作战体系还可以在关键时刻做出牺牲以保证战斗人员的安全,从而大幅度降低作战中的人员伤亡。
未来,军用无人机必将越来越广泛地运用于现代化信息战争中,并最终改变战场的战斗形态,重塑作战的方式,推动未来战争向无人化方向发展。“猎人”无人机是俄罗斯现代化作战力量建设的一个缩影,列装后将有助于俄军紧跟潮流,进一步提升战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