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昝河边防连——
做边关民族团结的“石榴籽”
■解放军报记者 费士廷 钱宗阳 李 蕾
卡昝河边防连官兵巡逻途中。陈庆 摄
初秋,阿拉套山深处,绿色的草甸逐渐变黄,卡昝河从耸峙的雪山间流出,汇入奔涌的博尔塔拉河。
9月11日,记者一行沿博尔塔拉河溯源而上,探访位于河谷腹地的新疆军区卡昝河边防连。
“六月春天到,八月雪花飘。一年四季风,天天穿棉袄。”地处风口的卡昝河谷,雪山连绵,年风期约280天。该连升起的国旗,平均每两个月就会被大风吹坏一面。为此,连队特意在营区前的路边建起一面长方形砖墙,绘上五星红旗。无论刮风下雪,巡逻官兵都能远远看到这抹鲜艳的中国红。
连队营门两侧,“戍边是本职”“爱民是本色”的红色大字格外醒目。
该连干部告诉记者,这里地处偏远,交通不便,牧场交错。组建之初,为方便群众生活,连队想牧民之所想、急牧民之所急,相继办起牧区首家“便民商店”、建起第一所季节性“牧民小学”、开通第一辆“便民班车”、开办首家“便民照相馆”、开设首家“便民流动医院”,赢得当地群众点赞。连队被国务院表彰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被共青团中央、国家民委评为“全国各族青年团结进步先进集体”。
走进连队新营房,记者看到,除了各种现代化生活设施,还配有数字阅读机、卡拉OK唱吧等文化娱乐设备。走廊上,“各族人民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宣传画尤为醒目。
采访中,记者记录下连队官兵与驻地各族群众相互尊重、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的感人故事。
连队荣誉室展柜里,整齐叠放着一摞绣着“爱民拥军”字样的花边手帕。
“这99块手帕,见证了连队第十任军医张鸣一的故事。” 现任军医闫鑫磊说,张鸣一在卡昝河驻守5年,为少数民族牧民接生过99个孩子。为表达感谢,孩子出生后,牧民都会送给张鸣一一块自己缝制的手帕。
“手帕虽小,却饱含牧民群众的真情。”闫鑫磊说,“张医生在市区举办婚礼。牧民们得知后,特意按照草原风俗,为他们在卡昝河又举办了一场婚礼,并献上洁白的哈达表达真挚祝福。”
连队西北角,建有一座“爱民亭”。亭子中央,是一名战士的雕像。
“这是连队原卫生员高继友的雕像。那年,高继友巡逻归来,突然发高烧。他刚躺下不久,一位牧民便急匆匆来到连队求助。原来,这位牧民的孩子高烧、腹泻多日,情况危急。高继友闻言,不顾自身病情,带上药箱就往牧民家赶,一直忙到凌晨四点多,才把孩子的病情稳住。由于第二天还有任务,高继友连夜返回连队。过河时,高继友因体力不支不幸从马上跌落,被无情的河水夺去了年轻的生命……”
闫鑫磊动情地说,高继友牺牲后,牧民们纷纷赶来为他送行,在他牺牲的地方立起一座“爱民碑”,前些年又修建了这座“爱民亭”,每逢清明节,周边的牧民都会赶来祭奠。
在连队营房三楼,记者看到一块木制牌匾,上面用汉语和蒙语写着“卡昝河边防连爱民诊所”。
诊所内,摆放着智能健康管理一体机、远程医疗系统,各种药品、急救设备、理疗设备也一应俱全。闫鑫磊自豪地说,这里不仅能为连队官兵提供医疗服务,还能为周边少数民族牧民提供健康体检和医疗救助。
潺潺流淌的卡昝河,见证了一茬茬官兵与各族牧民“我守护着你、你关心着我”的感人故事。
卡昝河畔,几间新修的蓝顶平房静静矗立。
“这是解放军为我们建的新房。”蒙古族牧民米·乌拉告诉记者,一年前,她家的老房子被狂风吹塌了。眼看寒冬就要来临,连队官兵自发组织捐款,买来砖、水泥、彩钢瓦等建材,由连长、指导员各带一支党员突击队,采取两班倒的方式加班加点建造新房,终于赶在大雪来临前,让他们一家住进了温暖的新家。
“米·乌拉大姐一家就住在连队旁边,平时经常给连队帮忙。我们既是近邻,也是一家人,他们有了困难,我们必须帮一把。”连长恳切地说。
沿着卡昝河岸上行,就能看到哈萨克族牧民加克·皮努尔的家。
每次官兵巡逻途经此处,加克·皮努尔大老远就招呼大家到家中做客,喝碗热奶茶暖暖身子。
“当初,是子弟兵帮我安下了家。”加克·皮努尔深情回忆——
“那年冬天,我们一家从伊犁迁徙到这里时,连住的地方都没有,是连队官兵帮我们找到临时住处安顿下来。后来,我为3个孩子的学费发愁时,连队官兵又送来一笔助学金,连续多年资助孩子上学。在连队帮助下,现在我和妻子都成了护边员,家里有了稳定收入,日子越过越好。”加克·皮努尔一脸欣慰。
日子越过越好的他没有忘记连队。官兵们说,加克·皮努尔经常帮连队清理马厩、清扫积雪,各种杂活都抢着干,那份真诚让人感动。
如今,连队门前,当年的“便民商店”已退出舞台,新一代“爱民驿站”正在紧张装修。“将来,这里还要建一座电商采购点,帮助牧民直销牛羊肉,增加收入。”连长告诉记者。
“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离开连队时,看着这振奋人心的标语,记者不禁心潮澎湃。卡昝河边防连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各族人民同心同德、同驻同守,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就一定能汇聚起稳边固防的强大力量,在祖国万里边疆筑起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