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我国是一个边海防大国。习主席深刻指出,边海防工作是治国安邦的大事,关系国家安全和发展全局。
2.2万公里、1.8万公里、1.4万公里——前不久召开的“全国边海防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推进会议”上,这组由我国陆地边界线、大陆海岸线和岛屿海岸线长度组成的数据,再次唤起和刷新人们对于边海防的数字记忆。
今天,从东海之滨到大漠高原,从白山黑水到天涯海角,边防巡逻路直通点位,边境管理警示牌醒目设置,监控设备全天候运转……
加强边海防各项建设,不断改善管边控海条件,提高防卫管控能力,一直是我国边海防工作的重要内容。
自1996年我国系统开展边海防基础设施建设以来,统筹陆地和海上方向,已建成一大批执勤交通、物理拦阻和信息化管控设施,有效改善了边海防防卫警戒、查验监管条件。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成体系成规模推进边海防基础设施建设,为建设强大稳固的现代边海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据介绍,我国目前已建成边海防执勤道路3万余公里,拦阻设施、视频监控基本覆盖重点管控地段,初步构建了人防、物防、技防“三结合”的管控体系,在万里边疆海疆筑起坚固防线。信息化建设力度也同步加大,在边海防重要地段都修建了监控站、监控中心,部分边境沿海地区形成了“上下联通、左右衔接”的视频监控网络。
“经过多年建设,我国边海防基础设施实现了从无到有、从不集中不配套到成规模成体系的跨越,执勤管控手段实现了由平面向立体、由单一向多元、由人力为主向科技为主的改变。”军委国防动员部边防局领导向记者介绍。
边关今胜昔,边防坚如铁。在边海防基础设施的有力支撑下,广大边海防官兵正在以绝对的忠诚与过硬的本领,捍卫着国家主权安全、领土完整和海洋权益,维护着边海防的安全稳定。
通往巴弄卓康的路。
记者体验边防巡逻,感受边防建设飞速发展——
远方,每条路都有军人坚守的足迹
■解放军报记者 徐 娜 薛 敏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岗绒公路,连接岗嘎边防营与巴弄卓康哨所的“生命线”。踏上这条路,记者对这句话所蕴含的哲理,有了与过去迥然不同的认识。
高寒,缺氧,穿越无人区……这是一条平均海拔4700米的边防公路。
汽车沿公路行驶,扬起沙尘模糊了视线。坐在车里,眩晕如潮水袭来。缺氧带来的各种不适,让人懂得,坚守高原边关是何等不易。
望向窗外,岗嘎边防营教导员张尚云的表情格外从容。
这位昔日的巴弄卓康哨所哨长,有着高原军人特有的质朴笑容。在他看来,在这人迹罕至的生命禁区,路是连接希望的纽带,是见证时代发展的标志,更是通向温馨灯火、温暖等候的归途。
真正踏上这条路记者才发现,艰难,才是行走边防公路的“最直观体验”。
10多年前,张尚云第一次到巴弄卓康哨所,这条路还是“碎石路”。汽车在风雪天无法通行,距哨所大约8公里的路程,作为“雪海一舟”的战马仍是官兵出行不可或缺的“亲密战友”。
上哨那天,一场风雪刚过去。当汽车终于喘着粗气对风雪“望而却步”,被困的张尚云和战友没有向风雪低头。下车,雪海跋涉……同行的时任连长告诉他:哨所就在不远的前方。
“不远”有多远?第一次,张尚云感受到边防行路难。时任哨长骑马踏雪而来,他至今不能忘记哨长那冻得通红的笑脸。“那是真正的‘笑对风雪’。”那一次,张尚云感受到了高原边防行路之难。“当你看到风雪中的温暖笑容,你会明白这条路上的每一步艰难跋涉,每一步执着前行,都能给人以力量”。
在路上,前行是一种姿态,更是一种决心。对于边防军人来说,在路上更是对使命的诠释。
62号界碑,哨所海拔最高的一个点位。通往该点位12公里,过去几十年,官兵硬是用双脚走出来一条路——沿途满是碎石、途中要穿越冰川和峡谷,往返一趟要整整10余个小时。
“青春在路上”,一直是边防军人为之骄傲的价值底色。中士高鹏在哨所守了8年,通往62号界碑的路,他不知走了多少遍。这一趟,老兵的心境全然不同——这是他军旅生涯最后一次巡逻。
脚下的路,映照初心。高鹏说,哨所官兵的青春离不开这条路。
日复一日的坚守中,年轻的战士褪去青涩,从“曾经迷茫”走向“心有暖阳”。正是在这条路上,他们一步一个脚印,风雪中磨砺“面朝大海”的豪情,星空下收获“一船星辉”的成长。
“每次抚摸界碑,看蓝天和雪山映衬着五星红旗,那种喜悦只有走过这条路的人才懂。”高鹏告诉记者。
脚下的路,见证无数坚守中的成长。今天,与戍边人一起“成长”的是边防建设的长足进步。时代洪流中,边疆繁荣发展给哨所守防条件和生活环境带来巨大改善。
2017年,驻地政府开始对边防道路进行硬化整修。那一年,岗绒公路有了“新面孔”:一条铺上沥青的边防公路。翌年,通往哨所的最后8公里路也完成了整修,风雪再也不是出行的阻碍。
2019年,哨所通往所有点位的巡逻路,基本完成路面改造和硬化工作。一辆辆巡逻车奔驰在边防公路上,大大缩短了巡逻时间。
发展带来进步,坚守却是永恒。“如今,我们先乘车到达停车点,接着徒步翻越冰川,最终抵达62号界碑。”官兵们说,边防路的硬化整修,让乘车巡逻的梦想照进现实,但攀登冰川这样的险途,仍要靠军人的“铁脚板”。
许多像高鹏一样的边防军人,用坚守见证路的变迁,也用坚守站立成一条钢铁边防线;而千万条巡逻路交织成的“边防路网”,托举边海防建设的日新月异,带来执勤效能的一次次飞跃。
从哨所往西400公里的昌果乡,自古以来一直是守防要隘。路通了,军警民联防联控机制常态化展开。西藏日喀则军分区某团上士沈炀守护某哨点10多年。他告诉记者,今年以来,他和哨点战友,以及昌果边境派出所、萨嘎县公安部门相关人员,一起开展了多次边境联合巡逻。
“不仅路网越织越密,守防固边的‘大网’也越来越牢固。”沈炀说。前往某哨点时,那条哨所门前的边防公路正在整修。驾驶员罗军说,今年夏天,巡逻路从驻训点修到界碑旁……
坚守,一直在路上。发展,一直在路上。
据了解,西藏边防新一轮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开展以来,已初步形成体系,建设效益日渐显现。
路通了,路好了,再远的巡逻点位也都好走了。官兵们挺拔的身姿,以及脚下那一条条修到天边边的路,一同筑起了祖国边海防一线的“钢铁屏障”。
官兵站在高处眺望。
遥望海疆,管控装上“最强大脑”
■解放军报记者 徐 娜 特约记者 曾梓煌
即将脱下军装,四级军士长郑森文最放心不下的还是新上岛的战友。
去年岛上智能化管边设备刚升级完成,他被连队派往旅队学习操作技术。如今,小岛有了守防“后浪”,他这个“前浪”还有使命没完成。守岛10多年,老兵依稀记得刚上岛时的情景:班长带他在哨所瞭望执勤,外出巡逻的情况,他们认真记录在案。
当时的执勤模式主要以巡逻和瞭望为主。岛上没有手机信号,只有为数不多的几部电话;没有电脑,电视信号也时断时续……
变化,发生在近10年间。有线电视、手机、网络信号相继在岛上落户。岛上建起了新哨楼、来队家属房,官兵守防条件改善了,一家人在岛上团圆的日子有了盼头。
更让郑森文自豪的是,如今海防部队的守防能力更是今非昔比。“东北某海域发现可疑船只。”那天正在执勤的郑森文向南部战区陆军某旅教导员万顷报告情况。
就在数分钟前,郑森文在观察当面海域时,已经发现防区周边水域“有动静”。
放下电话,他打开监控探头,并让战友用高清望远镜一同瞭望。“确实有一艘小艇,移动速度很快。”郑森文回拨电话,一边和万顷核对信息,同时向营值班室报告情况。
营值班室值班员廖明生,点击进入“智慧边海防军警民联防平台”,通过操作摄像头成功锁定目标海域和可疑船只。
此刻,位于山顶的某雷达阵地,雷达光标闪烁。万顷对标数据,确定该可疑船只为“未备案船只”。于是,他马上向武警海警某支队值班室通报情况。
不到10分钟,海警官兵火速出动,向着那艘船驶去……
万顷告诉记者,2019年起,我国在某海域建设信息化智能管控系统,该系统集“视频、语音、数据传输”于一体,被官兵称之为“智慧边海防”。
“以前我们是军警民各自为战、单打独斗,有了信息化平台这个‘最强大脑’,多个方向的海防管控部门联合行动,各司其职,依据规程快速处理海上情况。”万顷说,不仅整合了管控功能,更将驻守各海防管段、各军兵种的官兵“拧成一股绳”,守防效率大为提高。
去年的一个风雨天,驻北尖岛某连排长吴培煌正在值班,监控系统突然发来警告提示:在海岛隐蔽一侧,一艘游艇闯入辖区;船艇靠岸,几个可疑人员登岛。
他火速向上级报告情况,并驾驶小艇赶往现场,截获那几位自称是“游客”的人员,将他们移送派出所。
“海防管控,不可预知的情况比较多,很容易出现监管‘死角’。”吴培煌说, 信息化技术的深度运用、大数据的不断丰富,让这一问题迎刃而解。
相比于孤悬于海上的北尖岛,一到晚上,桂山岛哨楼监控屏上,大海被灯火晕染成金色,一艘艘船只“星星点点”。
珠海某观通站站长陈良说,作为“智慧边海防军警民联防平台”试点单位,他们早在2018年就完成了监控系统升级,“新系统还有光电跟踪功能,夜晚管控效果更好”。
站在观通站,遥望对面的澳门是如此清晰。当地渔民告诉记者,搭乘渔船仅数分钟就可通关。
与澳门紧邻的另一个连队,是武警广东省总队某执勤支队“红色前哨连”。
前往口岸的路上,周边植被茂密,不时有三两游客走过。
连队指导员陈振炜说:“口岸象征着祖国的繁荣与稳定,连队官兵守护着粤澳一线,我们是见证历史的人。”
跟随陈振炜,记者来到口岸某点位,在划定分界线的铁栏杆上,震动报警装置整齐排列。只要有人攀登护栏,不远处的监控室,就会响起阵阵警报声。
“这些无言的卫士,物化的哨兵,大大改善了连队守防条件,提高了我们快速反应和处置突发事件能力。” 陈振炜说。
守卫在海岛、口岸,他们是保卫者,是建设者,也是见证者。在向祖国和人民交出一份份合格答卷的同时,也获得了属于边海防军人的成就感。
官兵在巡逻路上。
凝视边界,哨所有了“明亮眼睛”
■解放军报记者 薛 敏 通讯员 冯亚坤 陈武斌
深夜,昆木加哨所,在哨楼执勤的中士王思成、中士刘磊紧盯大屏幕:月光下,边防线在山岳间清晰可见,并被“镀”上了一层神奇的光晕。
这是藏北高原一个重要通外山口。过去,除了日常观察,官兵会定期抵近山口路段潜伏。那些点位大多隐匿在背阴的山坡或山崖之下,即使在夏天也冷风刺骨。
去年,哨所周边架设起智能监控设备,对某些特定路段、区域实施24小时不间断管控。
“再也不用那样高频度地执行潜伏任务了。”哨长旦增列珠告诉记者,可视化监控设备的列装,给哨所装上了一双“明亮眼睛”。
旦增列珠给记者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去年冬天,战士刘磊在执勤,可视化系统突然发出报警音——他意识到,这是监控系统识别到了“不速之客”。
轻点鼠标,刘磊放大图像辨别情况,通过监控系统的“喊话”功能,对靠近人员予以警戒。他同步通知在该点位附近的巡逻队快速赶赴现场:“有不明人员正驱赶羊群靠近我方边界。”
听到空中传来的“喊话”,那位牧民停下了脚步。与此同时,旦增列珠身上的北斗手持机响起,他带领巡逻分队官兵立即赶往该点位。
羊群已经来到铁丝网边,眼看就要越界。那位牧民正在奋力驱赶。哨所翻译与他简单交流得知:这位牧民就住在邻国边境哨所附近,想赶在大雪来临前将圈养在附近山谷里的羊群赶回家,不小心迷了路。
旦增列珠又通过北斗手持机向哨所说明情况。哨所紧急联系地方边防派出所,通过与邻国交涉,将牧民和羊群安全移交。
驾“长车”踏破边关风雪路,居“斗室”坐地巡边览无余。旦增列珠说,全新的可视化系统可准确识别人和动物,并根据需求设定个性化预警提醒,“即便在伸手不见五指的漆黑夜晚,远红外功能也可以让闯入者‘无处遁形’”。
不久前,王建飞带领新战士张慧一起出哨所维护通信线路。“高原的天孩子的脸”,他们出门不久乌云就翻滚着压上来,一场风雪即将来临。
见此情景,旦增列珠赶忙通知战友返回,但多次呼叫没有回应。眼看风雪伴着夜幕降临,在哨楼执勤的战士胡奇龙报告:某山口,红外监控系统检测到二人的人影。
旦增列珠一拍脑门,“那个山口信号较弱,他们应该是被困了”。说罢,旦增列珠立即组织官兵前往救援。一小时后,大家在山口发现了“雪人”一样的王建飞和张慧。
原来在维修此处线路时,王建飞不小心踩进雪坑,左脚踝瞬间肿成了馒头。风急雪骤,天昏地暗,到哨所才3年的张慧担心自己“摸不回去”,两人只能靠在一个岩石背面,一边避雪一边等待救援……
过去,昆木加边防的硬件配套不够完善,官兵们主要依靠铁丝网、望远镜和对讲机等“老三样”。如今,可视化监控系统、夜视仪眼镜和北斗卫星电话,已是边防连队的标准配置,“新三样”成了边防官兵的“好帮手”。
“借助科技设备,我们的视野更宽,看得更远。”深夜,旦增列珠来到哨楼查哨。他们身后的大屏幕上,不同点位实时画面在眼前跳动……
“只靠电子眼不够,我们还要更谨慎、更细致,很多巡逻路段,我们还要靠一双‘铁脚板’。”旦增列珠紧了紧执勤战士的衣领,双眼望向远处的群山。
此刻月光皎洁,映衬着哨楼上哨兵执勤的背影。几小时后,当月亮沉入山谷,迎着初升的太阳,旦增列珠又要带上战友出发。
军人的脚下是祖国的土地。走过的每一条路,都留下他们坚守的足迹;站立的每一个点位,都是他们扛在肩头的使命。
一名战士利用超视距红外电视侦察设备观察远处山口。
(崔运江、龙 龙、廖 锐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