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打开边海防喜迎拥军“大礼包”,看新时代双拥崭新画卷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作者:王 钰 冯 琪 钱晓虎等 责任编辑:黄敏 发布:2023-01-23 06:32:57

幻灯片 手机看 分享到

边海防喜迎拥军“大礼包”

——全国双拥办组织2023年春节专项慰问活动见闻

双拥影像

春风吹拂边海防

爱国拥军代代传。 陈裕华摄

贺卡喜到高原。 卢芝锐摄

礼品再赴海岛。邱 果摄

大后方“备礼”

18个省市倾情大联动

新时代“支前”新景观

■解放军报记者 王 钰

1月1日,伴着新年的第一缕阳光,山东省济南市舜玉小学部分师生代表在校园里升起五星红旗。同一时刻,在驻黑龙江省某边防部队营区,一面五星红旗冉冉升起。边防官兵与师生代表以视频连线的形式“同升一面国旗”,引发许多网友的关注与热议。

这是今年全国双拥办组织开展的“情系边海防官兵”春节专项慰问活动的一个镜头。2023年是这一专项慰问活动开展的第3年,适逢延安双拥运动80周年,上海、江苏、贵州等18个省(市)倾情联动,中华大地呈现新时代“支前”新景观。

自去年11月中旬以来,各地开始紧锣密鼓筹备春节专项慰问。为了让常年坚守在祖国边境线上的子弟兵过一个温馨快乐的新年,18省(市)的167个城(县)可谓八仙过海,各显其能——

福建省双拥办专门制定实施方案,明确辖区内全国双拥模范城(县)带头参加;河南省筹集5090件慰问书信和4600箱慰问礼包;北京市石景山区红纽扣军嫂志愿服务队为边防官兵剪窗花送祝福;江西省组织红星班学生、军休所老干部等群体拍摄为子弟兵送新春祝福的视频;湖北省慰问品运送货车司机宋瑞和他的同事轮换驾驶,6天跨越4600公里路途,将慰问物资送达边关。

在黄山守护迎客松12年的“安徽最美退役军人”胡晓春听说这次活动后,特意选出自己最喜爱的黄山风景明信片寄给边海防官兵,他饱含深情地写道:“戍守边疆是你们对祖国最长情的告白。”

军民之间最美的相遇

“大礼包”情牵边海防

■冯 琪

听说慰问边海防官兵,各省(市)自发准备了富有地域特色的拥军“大礼包”:重庆市特别加入磁器口麻花、张飞牛肉、江津米花糖等重庆特产小吃,设计和制作了带有重庆地标元素的慰问礼包包装;山西省准备了阳高杏干、闻喜煮饼、平遥牛肉、太谷饼、寿阳豆腐干等特色食品;广东省除通过消费扶贫采购刺梨汁外,还准备了梅州柚、鸡仔饼、鲍鱼酥等特色产品。

打通运输链,架起连心桥。为确保“大礼包”能够尽快送达边海防官兵手中,各省(市)发挥自身优势,纷纷开通“礼包直达线”:浙江省依托义乌市物流体系,开通省内转运专项邮路,建立直通西藏自治区邮寄运输绿色通道;河北省用战时标准全力以赴开展专项慰问活动,邯郸市仅用3天就将物资送抵部队。

春节专项慰问活动,也成为各地开展全民国防教育的重要契机。天津市和平区89岁高龄、参加过解放西藏战斗的老兵杜志荣,动情地写下对驻藏部队官兵的祝福:“亲爱的战友们,你们辛苦了,老兵杜志荣向你们致敬,希望你们保护好自己,替祖国和人民守好边防。”江西省景德镇市文艺小学六年级学生王浩在慰问信中写道:“我一定努力学习,长大后当一名边海防军人,戍边卫国。”

“你是夜空中最美的星星,照亮我一路前行。”当承载着“家乡味道”的一份份“大礼包”,越过漫漫长路,跨过高山大海,送达边海防官兵手中——那一刻,就是军民之间最美的相遇。

边海防“迎礼”

辽阔的海域无尽的宝藏

天涯海角“见亲人”

■解放军报记者 钱晓虎 通讯员 徐 辉 陈竹飞

春节前夕,南沙、西沙守礁守岛部队相继收到拥军“大礼包”。

这几天,寒潮影响下的西沙群岛一改往日艳阳高照的好天气。凌晨2点,守岛部队中士赵文韬整理军容走向哨位。打开随身携带的保温杯,咕咚喝下一大口热水,一股暖流瞬间涌向全身。

保温杯是拥军“大礼包”的慰问品,也是赵文韬的心爱之物。不仅因为它容量大、保温效果好,更因为这是来自家乡的问候——“湖南省人民政府慰问”几个红字,成为连接西沙与家乡湖南的桥梁。

除了来自千里之外的慰问,还有来自海南省三沙市党政机关和社会各界的拥军“大礼包”。新鲜的水果、糖果、零食、日用品,今年也如约而至。“我们从来不觉得守岛辛苦,因为有祖国和人民的牵挂。每年收到各种慰问时,感觉我们做的一切都值得。”中士江王洋说。

人们常说,西沙有“辽阔的海域无尽的宝藏”。近年来,西沙的变化日新月异,守岛官兵直接受益。去年以来,地方政府推出惠军新政,除了出岛机票半价优惠外,还为驻岛部队官兵提供了1000多个亲属报销往返路费的名额。今年春节,新修整的家属房和招待用房全部住满,来队家属明显增加。

如今的西沙椰树成林、瓜果飘香。西沙各岛之间的岛际交通更加便利,守岛官兵出行更方便,幸福指数不断提升。情深意浓的拥军“大礼包”,让守岛官兵在天涯海角感到像“见到了亲人”。“爱岛爱国,乐守天涯”,不变的是官兵们的坚定信念。

你伴我迎接灿烂的曙光

喀喇昆仑“拆盲盒”

■解放军报记者 郭丰宽 通讯员 邹珺宇

这几天,驻西藏、新疆部队陆续收到拥军“大礼包”。

在海拔4500多米的高原驻训点,新疆军区某团列兵肖文武打开拥军“大礼包”的那一刻,立即被一幅绘画作品深深吸引:界碑肃立,一名手握钢枪的战士正在站岗,下方写着“向戍边英雄致敬”。

几天前,来自全国各地近2000件拥军“大礼包”,跋山涉水送达喀喇昆仑高原的驻训点位。这里平均海拔4500多米,四季狂风肆虐,积雪终年不化。令人欣慰的是,近年来高原驻训条件越来越好,驻训帐篷“变身”为新型阳光板房,传统携行用具“升级”为新型单兵综合作战系统,信息化新型装备成批次列装。

拥军“大礼包”一到,团里立即组织清点分发。班长刘光东和战友们围坐在一起,那一张张贺卡、一封封书信,在-25℃的寒冬里化作一股暖流。

阳光板房内,女兵班长、下士王雪雯笑称自己正在“拆盲盒”,不知里面会有怎样的惊喜。“大好河山,寸土不让!”一幅书法条幅大气磅礴,让官兵们顿感精神一振。

“我们守好边防,不就是为了让人民群众过上和平幸福的生活吗?”官兵们自发的讨论交流,让每个人都体会到肩头沉甸甸的责任,也感悟到卫国戍边的动力所在。

喜看眼前的拥军“大礼包”,一段歌词成为官兵们此刻心情的生动写照:“你伴我迎接灿烂的曙光,迎接崭新的黎明,是你给我无穷的力量,勇敢地向前行,我要对你说声谢谢你……”

拥军情

英雄故里少年说

■安徽省安庆市延乔中学八年级3班学生 吴 婕

去年,我就读的安徽省安庆市十四中正式更名为延乔中学。我的家乡是英雄故里,学校更名是为了纪念革命先烈陈延年、陈乔年。听完老师为我们讲述的故事,我对两位英烈抛头颅、洒热血的壮举肃然起敬,立志要做他们那样的人。

和平的年代,军人就是我们的英雄。过年的时候,他们中绝大多数不能与家人团聚,只能在远方默默地守护万家灯火。在“情系边海防官兵”春节专项慰问活动中,当我和同学们给解放军叔叔写贺卡的时候,我们更加明白了爱国拥军的意义,懂得了向解放军学习的内涵。

致敬,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红色名城展新姿

■上海市浦东新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科员 叶 坚

我的伯伯、叔叔都是军转干部。从小我便耳濡目染,羡慕阅兵场上军人的飒爽英姿。后来我才明白,军人坚挺刚毅的肩上扛着的是万家安宁,边海防军人钻密林、走大漠、巡荒原、战雪域、踏巨浪,把炽热的青春献给了祖国和人民。正因为有了他们的忠诚奉献,才有了我们安宁祥和的幸福生活。

上海作为党史纪念地,红色名城的双拥传统源远流长。浦东新区加快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更需要双拥力量的积极参与。通过组织“情系边海防官兵”春节专项慰问活动,我们对“围绕发展抓双拥、抓好双拥促发展”更加充满信心。

官兵说

乐为人民守边关

■新疆军区某团政治工作处宣传保卫股股长 尚祺轩

拥军“大礼包”饱含全国人民深情厚谊,体现了对边海防官兵的关心厚爱,是战斗力建设的“加油站”和“助推器”。

清点分发拥军“大礼包”,对团一级机关作风也是一次再检验。全团官兵在高海拔地域驻训,机关既要一马当先、率先垂范,又要向驻训一线聚焦使劲,关心关爱每一名基层官兵。对上级机关来说,我们是基层;对一线官兵来说,我们是机关。如今,各级都在积极转变作风,以战斗力建设为牵引,把优质资源向一线倾斜、向官兵倾斜。只有机关基层齐心协力,才能为祖国和人民守好边关。

亲人祝福添动力

■南部战区海军驻南沙某守礁部队中士 罗振欣

从入伍后来到南沙以来,这是我在岛礁上度过的第5个春节。

这5年,我见证了岛礁风貌的日新月异,也见证了军民情深的始终如一。每一次收到慰问品,让我和战友们感触最深的是祖国各地中小学生的来信。他们阳光、真诚的话语中,透露着对军人的崇敬和向往,倾诉着对军营的热爱和梦想。

亲人的祝福就是最好的新春礼物,也是对我们的最大褒奖,更坚定了我和战友们卫国戍边的信念。此时此刻,我和战友们向祖国人民庄严宣誓:南沙有我在,祖国请放心!

一场温暖的双向奔赴

■董 强

春节临近,笔者与全国爱国拥军模范、浙江省宁波市大榭岛八一八爱国拥军联合会主席黄金国通过微信交流双拥动态和信息。

他发来的一条消息,令人不由得眼眶一热。

去年12月中旬,他们和当地大榭中学、海城社区共同发起“一针一线一字一句,用心呵护赤瓜礁亲人”拥军优属织围巾活动。暖心编织社十几位大姐带上各色羊绒线,围坐在一起,一针一线编织围巾。两周后,根据守礁部队提供的信息,59条外观精美、绣着“礁”字的围巾,分别寄往福建、山东、河南、江苏、四川等11个省份的21户守礁部队官兵家中。随围巾寄出的,还有一封封情意浓浓的春节慰问信。

此情此景,让人情不自禁想到当年延安大生产运动时期,带头纺线的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

陕甘宁边区本来并不产棉花,陕北老乡穿衣用布主要依靠商人贩卖。因为国民党反动派的经济封锁,唯一的布料来源被切断了,人们不得不摇起纺车纺起线。那时,八路军是扛枪的老百姓,老百姓是不穿军装的八路军。对革命战士来说,纺车跟战斗用的枪、耕田用的犁、学习用的书和笔一样,成为大家亲密的伙伴。延安时期担任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秘书长的吴伯箫,就曾写下散文名篇《记一辆纺车》。

匆匆数十载,弹指一挥间。从一辆辆吱呀作响的纺车,到59条绣着“礁”字的围巾,既是军民团结如一人的生动见证,也是我党我军双拥光荣传统的薪火相传。春节来临之际,这种感觉尤其强烈、格外真切。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倡导的延安双拥运动80周年。这段日子,由全国双拥办组织的“情系边海防官兵”春节专项慰问活动,正如火如荼展开。

直接参与活动的有18省(市)的167个城(县),辐射开来,则是各地各行业的大联动、全民参与的大课堂。军爱民,民拥军,这是一场双向奔赴的军民互动。

听闻远方有你,动身跋涉千里。漂洋过海来看你,清澈的爱在传递。

跨越千山万水,双向奔赴是军民之间发自肺腑的相互牵挂、互相勉励。

打破地域界限,双向奔赴是军民之间情动于中的相互牵引、互相呼唤。

强化行业合作,双向奔赴是军民之间情真意切的相互牵手、互相成就。

“春风贺喜无言语,排比花枝满杏园。”春节专项慰问活动是一个阶段性的工作,但新时代双拥的崭新画卷每日每时都在温暖描绘。

标题书法:李玉刚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数据加载失败,请确保在www.81.cn域名使用侧边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