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划人语
时光流转,2022年进入倒计时。回望这不平凡的一年,每个人脑海中珍藏着不同画面。在军事记者的笔下和镜头里,这是中国军人的年度战斗足迹——跨越大江南北各个演训场,抵达高山海岛万里边关,砺剑异国他乡演兵场,扬帆深蓝大洋卫和平。这是藏在中国军人日历里的寻常奋斗——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夜以继日苦练打赢本领,默默无闻坚守战位。这是中国军人给“时代之问”的最好回答——长空之上,他们承接革命先辈的瞩望;抢险救灾现场,他们为人民挺身而出;任务一线,他们枕戈待旦,时刻准备战斗……
敬请关注《军营观察》专版“回望2022”系列策划,跟随记者一起回顾“我们的足迹”,盘点“我们的日历”,聆听“我们的回答”。
时间铭记梦想的足迹
■解放军报记者 杨 悦
又到岁末,一年光景倏忽而逝。
回望2022这段旅途,中国军人一如既往地度过了忙碌而充满挑战的一岁光阴:在异国演兵场的炮火中冲锋,在高原的达坂和冰河间穿梭,在蔚蓝的海面上犁开和平航迹,在雪山的星空下默然坚守……如果将这些足迹画在地图上,那些长长短短的线条或许会织成一张细密的大网,将整片神州大地笼罩在中央。
对于听令而动的军人而言,这一年里,有人到访陌生的国度,也有人坚守在熟悉的战位。
他们或许一次次往返于同一条巡逻路,看过同一寸山河;或许仍然站立在同一个坐标,守望同一片灯火。但之于不断延伸的时间轴来说,他们守护着这片土地,每一分钟都是崭新的,每一道足迹都有着全新的意义。
时间铭记梦想的足迹。中国军人向前踏出的每一步,都是在创造崭新的故事,都是在为强军事业的篇章书写新的段落。
无论是异国海外还是高原雪山,无论是沧桑的身影还是青涩的面庞,时光奔涌,地点切换,主人公一代代地赓续接替。中国军人始终向前奋进,人民军队始终在强军兴军的伟大征程上阔步前行。
作为军事新闻人,作为见证者和记录者,我们将这些坚定铿锵的脚步收进眼底,镌刻于笔端。在这个一年即将画下句号的节点,本期《军营观察》拾取这一年中国军人在不同地域跋涉前行的时光碎片,希望能与您一同回顾2022年那些值得铭记的瞬间。
追寻,那战场的硝烟
■解放军报记者 梅世雄
“东方-2022”演习,中国参演部队官兵通过阅兵台。刘 丹摄
3个多月过去,我还能记起演兵场上那令人震颤的炮火硝烟。中国军人在异域一往无前、奋勇拼搏的英姿,仍然清晰地镌刻在我的脑海。
2022年8月31日至9月7日,“东方-2022”演习在俄罗斯远东地区的乌苏里斯克市谢尔盖耶夫斯基训练场及日本海相关海域举行。中国军队派出2000余名官兵,与俄罗斯、印度、阿尔及利亚等10余个国家的军队一同参加演习。
演习开始前,我与7名记者跟随参演官兵的脚步,一同登上了运-20大型军用运输机。
向北,穿越连绵的云层,跨过山川与河流……经过近10小时的飞行,当飞机抵达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市克涅维奇机场,官兵脸上露出兴奋与期冀的神情。踏上异国的土地,中国军人已准备好在这座世界瞩目的舞台上大展风采。
从抵达演习地域的那一刻起,我和同事们走进导演部、联合战役指挥部、陆上战术群、前沿指挥所和一辆辆战车舱室,见证了我军官兵进行战役筹划、全要素实兵实弹合练的一幕幕场景。我们昼夜不停地采访,用笔和镜头向世界展示着中国军人专业而干练的姿态。
雨,下了一夜。风,刮了整晚。
9月6日,是这场演习天气最恶劣的一天。大雨、狂风和战车轰鸣声,整夜在我耳畔盘旋。凌晨5点多的一声惊雷,让人再也无法入睡。
这也是演习最重要的一天。实兵实弹演练在这一天正式开始。
9月6日早晨,顶着狂躁的风雨,我们赶到“中国营”大门口,登上停靠在泥浆中的04A型步战车前往演习地域。平时只需要20分钟的车程,这一次颠簸了大约50分钟。隔着茫茫雨雾,我看到一处山坡下的伪装网里,身着迷彩的中国军人不停穿梭其中,透出一股大战前的紧张和凝重。
恶劣的天气,让演习的实战化色彩更加浓厚了。谢尔盖耶夫斯基训练场地势高低起伏、植被丛生,此时正值多雨季节,加上台风的影响,使得这片土地时而晴空万里,时而大雨倾盆。
演练一直向后推迟,我们陪着参演官兵一起,在大雨里淋了10多个小时。在寒冷和疲倦的考验中,官兵们依旧用钢铁般的身姿坚守在自己的战位上,时刻准备着开始“战斗”。
16时50分,实兵实弹演练终于开始。
远东大地,铁流滚滚。纵横驰骋的坦克、装甲车、步战车,与发出阵阵怒吼的大炮、导弹、火箭炮,让大地为之震颤,仿佛连空气都燃烧起来。来自10余个国家的数万名官兵,打响了一场现代化条件下联合防守反击作战。
来自中国的参演官兵,在这场声势浩大的演习中展现出过硬的战斗作风、良好的专业素质与严明的纪律形象。
中方导演部导演韩林告诉记者:“这是中国军队第4次派部队参加俄军年度战略演习。我军首次同时派出陆、海、空三军赴境外参加联演,首次同时组织空航陆航力量异地部署、跨境演练,首次派出海军舰艇赴日本海方向协同演练。”
炮火硝烟中,一位位中国军人用镌刻在异域演兵场上的足迹,展现了我军练兵备战水平和实战化能力,彰显了新时代国防和军队改革成果,表明了我国维护世界和地区和平稳定的坚定决心。
那一刻,我看见了中国军队向世界一流军队迈进的铿锵步伐,看见了英雄的人民军队再一次向世界宣告——
“我们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
抵达,那遥远的地方
■解放军报记者 李子怡
新疆塔吐鲁沟边防连连长巴特曹克图带队巡逻。姬文志摄
从新疆叶城出发,翻越两座达坂,顺着219国道向前……在去往塔吐鲁沟边防连采访的路上,我们意外遇见了一场泥石流。
塔吐鲁沟边防连地处喀喇昆仑山脉腹地。正值7月,喀喇昆仑山脉的冰川正在融化,冰川融水裹挟着泥土和石块向路面冲击,发出隆隆的声响,路面也堆积了大量石块,让人不敢靠近。
报道员姬文志告诉记者:“之前路况不好,每次遇到泥石流一定会塌方,要想给连队送物资,只能靠战士们背着背囊走回去。现在路况好多了,只要等水势变小,清理一下路面就可以。”
这个遥远的地方,危险与温暖并存。这让记者更好奇,戍守在这里的官兵是什么样子?
来到塔吐鲁沟边防连第二天,我们早早地在哨所集合,准备跟随连队官兵一起巡逻。巡逻的目的地是两叉营地,那里地势平坦,适合宿营。我们要沿着古道徒步5公里与骆驼队会合,全程需要两天一夜,对速度要求比较高。连长巴特曹克图很担心记者的体力。
被连长说对了。高海拔下的急行军,每走一步都让记者头痛欲裂。而记者身旁,负重的连队官兵依旧生龙活虎。他们早已习惯这种长途跋涉。
班长李骑骥热情地向记者介绍了我们所走的乔戈里古道:“这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不是很美!”地壳运动形成的巨大悬崖,与周围密密麻麻的冲沟,让这条道路多了一份壮观。
终于,我们到达了骆驼集结地。由于巡逻路程很长,还要翻达坂、过冰河,我们必须借助脚掌大、耐力好的骆驼。骑骆驼之前,连长让我们都穿上救生衣,记者瞬间紧张起来:之后的路还要更难走吗?
驼队浩浩荡荡地出发,大约还有25公里才能到今晚的宿营地。
就在穿越一条50米宽的河时,意外发生了。前面骆驼捆扎物资的绳子掉落,正好缠在后面骆驼的腿上,越绕越紧,导致整个驼队困在水面上。如果继续困在河里,一旦骆驼抽筋失控,后果不堪设想。
没等记者细想,连长巴特曹克图已经跳下骆驼。他利落地蹚过去,解开缠住骆驼腿脚的绳子,带着队伍走出河滩。而他的两条裤腿,被寒冷刺骨的冰川融水完全浸透。山里的日落总是更早,距离出发过去12小时后,我们幸运地在天黑前赶到宿营地。
夜晚,围着篝火,大家说着心里话。巴特曹克图讲起了一件让他内疚不已的事。那次强行军任务,一名原本是训练尖子的战士一直落在队伍最后,巴特曹克图非常不解,不停地催促对方。直到后来他无意中看见,那个战士脚上有一大片血泡,30公里的路程都是咬牙坚持下来的。
巡逻回去后,记者找到了那名战士。“是我故意没跟连长说。打仗不会挑我状态最好的时候,当时我就告诉自己,一定要坚持下来,才对得起这身军装。”他这样告诉记者。
3天的行程结束后,记者仍然清晰记得,那天跳跃的火苗后面,一张张灿烂的笑脸;记者忘不了他们坚毅的眼神和纯粹的歌声:“山知道我,江河知道我,祖国不会忘记,不会忘记我……”遥远的喀喇昆仑腹地,就是这样一群赤诚的人,在守卫着祖国的边疆。
从塔吐鲁沟边防连返回时,行驶在新修的边防公路上,司机忍不住感叹记者的幸运——以前要耗时3天的路程,现在只要3个半小时就能到达。确实,我是幸运的,赶上了边防建设发展最快的这10年。
下个报道任务在南疆的若羌县,原本需要乘坐汽车转飞机、再转汽车,记者赶上了6月新开通的和若铁路,直接坐火车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到达了目的地。
时代的脚步飞速向前,遥远的边防已不再遥远。
见证,那和平的航迹
■解放军报记者 彭冰洁
“和谐使命-2022”任务期间,中国海军“和平方舟”号医院船组织联合搜救演练。彭冰洁摄
11月,印度尼西亚室外温度高达35℃。
记者穿着两层防护服,站在毫无遮挡的码头诊疗区,头顶的烈日晒得人有些恍惚。举起相机,对准人头攒动的医疗帐篷——镜头里,一位医生正在为病人做检查,后背上是汗水浸透的印迹。
今年11月,记者跟随“和平方舟”号医院船赴印尼雅加达执行“和谐使命-2022”任务。“和平方舟”在雅加达停留的8天时间里,这样的场景反复出现,深深刻在了记者的脑海里。
11月11日,“和平方舟”在雅加达提供医疗服务的第一天。当地时间早晨5点,74岁的华裔老人谭秋兰和老伴便动身搭乘飞机,横跨800多公里海域来到雅加达丹戎不碌港。
2013年,“和平方舟”首次到访印尼时,谭秋兰一家正在偏远的马鲁古群岛生活。没来得及与“大白船”相会,让她遗憾不已。今年10月,得知“和平方舟”将再次到访印尼的消息,谭秋兰早早就做好了准备。
蓝天为幕,碧波荡漾,洁白的船身上印着巨幅红十字标记。亲眼看到魂牵梦萦的“大白船”,谭秋兰激动得热泪盈眶。为了这次见面,她已经等了近10年。
记者在码头遇见谭奶奶时,她正笑着挥舞手中的国旗,与30多位侨胞大声合唱着《我的中国心》。“和平方舟”寄托着谭秋兰一家和许许多多华人华侨根植于心的爱国情怀,也让更多国外民众看到了中国军人的风貌。
“中国医生们热情、友好、医术精湛、服务周到。”一位雅加达民众在海上医院接受诊疗后感慨。“和平方舟”上,来自中国海军军医大学第一、第二附属医院的医护人员中,不少人曾多次执行“和谐使命”任务。
“我们每个人都在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采访中,李伟红医生的这句话让记者印象深刻。这是她第3次参加“和谐使命”任务。每次任务,李伟红所在的中医科都是船上的“网红科室”,慕名而来的患者络绎不绝。
在传统中医文化之外,记者还看到,磁控胶囊胃镜、舰船专用静脉全麻机器人、新型便携式内镜等先进医疗设备走上“大白船”,中国现代化科技成果为世界人民提供了更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
11月16日,“和平方舟”收到一份来自当地医疗志愿者的手写信。他们深情感谢,中国海军和医院船官兵们“带来健康与希望,用爱温暖了世界”。
码头门诊,记者看到医护人员穿着厚重的防护服连日忙碌;手术室外,记者见证医生抱起医院船入列后第7个诞生在此的新生命“小方舟”;欢送仪式上,记者看到人们冒雨赶来,拿着横幅和旗帜安静等候……
那一刻,“维护世界和平稳定,服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维护世界和平贡献更多中国力量,向世界展示中国军队良好形象”的深刻含义,在记者心中如此具体而形象——它们就投射于这艘雪白的“生命之舟”,投射在全体任务官兵身上。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10次出国执行任务,“和平方舟”如同一双诚恳而有力的友爱之手,让中国同世界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任务结束,回国多日,记者仍时常梦回航行途中的一幕——引擎轰鸣,铁翼飞旋,从直升机上俯瞰“和平方舟”,白色舰艇在蔚蓝海面划出一道清晰的航线。
记者感到难以名状的骄傲和感动。那一刻,我看到了中国海军的和平航迹,听到了中国军人守护和平的铿锵足音。
坚守,那赤诚的信仰
■解放军报记者 张文杰
新疆军区某边防团巡逻艇中队官兵在班公湖上巡逻执勤。索延客摄
在喀喇昆仑高原采访,是充满挑战的,也是无比幸运的。
那群可爱的边防官兵、那座高耸的党旗山、那片圣洁的班公湖,定格成一幕幕难以忘怀的画面,沉淀在心底,成为记者生命中最珍贵的记忆。
在平原时感受不到,上了高原,来到哨所,记者才知道官兵们所说的“天有点冷”,是手摸到门把手都会被粘住;才了解官兵们说的“风有点大”,是狂风呼啸、漫天尘土。
登上雪山,记者探访了海拔5100米的秋迪俭革拉哨所。
这里被称为“云端哨所”。哨所四面环山,常年大风不断。连通外界的只有一条路——垂直距离不足800米,却盘绕着18公里山路、54道回头弯。
班长张俊祥在这里驻守了12年。他曾对连长说:“只要我当兵一天,哨所就会有一天的变化。”在张俊祥的带领下,边防官兵像小鸟筑巢一般,通过一点点的努力,将哨所越建越好。从以前只有两间板房,到现在活动板房、娱乐室、值班室等一应俱全。
“每天我一睁眼,看到的就是这座山,越看它越像一面旗。我就打算把它画成一面党旗,让它高高飘扬在祖国的边境线上。它是一种力量,不断引领着我们向前、再向前。”在张俊祥和战友们的精心描绘和细心呵护下,著名的“党旗山”屹立在喀喇昆仑高原。
虽然哨所条件艰苦、自然环境恶劣,但总有一位位边防军人坚守在这里。在边防官兵眼中,这里更像是一个屹立在高原之巅的精神高地。
一位新闻前辈曾说:“海拔到了一定高度,就是人生的境界。”当记者真正登上高原,走近高原官兵,才知道这句话不仅仅是一句诗意的赞叹,而且是需要用忠诚和信仰检验的热血誓言。
来到海拔4200多米的班公湖,记者见到了祖国西部边陲的界湖。这里,驻守着新疆军区某边防团巡逻艇中队。因为地域和任务特殊性,这个中队有着“西海舰队”之称,官兵们也自豪地称自己为“昆仑水兵”。在这里采访的10多天时间,官兵们的纯真质朴和他们对信念的坚定,深深感染着记者。
从1998年入伍算起,艇长李小兵已经在喀喇昆仑坚守了24年。“湖面上没有界碑,我们巡逻的船艇就是流动的界碑。”当记者问起他们巡逻的意义时,李小兵这样回答。
长年累月自学维修技术、在发动机底下摸爬滚打、与机械零件打交道,李小兵身上总散发着机油味,油污仿佛已经渗进皮肤,很难清洗干净。但在李小兵心中,这些都是他坚守岗位的“勋章”。
长期在高海拔地区驻守,对官兵的身体造成不小的影响。看到他们黝黑的脸庞、乌紫的嘴唇、稀疏的头发,记者忍不住感到心疼。岁月静好的背后,离不开这群最可爱的人默默坚守。
在高原4个月,记者采访过潜心研究战法的高级指挥员,采访过多次立功受奖的“猛虎连”连长,但遇到更多的是坚守本职岗位的普通一兵——他们扎根高原无怨无悔,他们“舍小家为大家”的故事比比皆是。
真正置身边关,记者才体会到“大好河山、寸土不让”不只是挂在嘴边的一句口号,而是日夜守护在这里的每一位中国军人,发自内心的呐喊和誓言。
这些平凡的面孔、不平凡的足迹,让我一次次感动、一次次震撼,也让我不断坚定着对人民军队与强军事业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