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15日至16日在北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总结2022年经济工作,分析当前经济形势,部署2023年经济工作。明年经济工作怎么干?会议从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加强财政、货币等各类政策协调配合,以及五大重点工作任务等方面作出部署。这五大重点工作任务中有很多内容都备受关注,像是扩大内需,老百姓的腰包会不会更鼓,民营经济的发展迎来了怎样的政策信号等等,今天的节目我们将请专家重点解读。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明年经济工作千头万绪,要从战略全局出发,从改善社会心理预期、提振发展信心入手,纲举目张做好工作。会议从着力扩大国内需求、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等五个方面进行了重点部署。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综合形势研究室主任郭丽岩:“针对当前面临的三重压力仍然较大的问题,以问题为导向,目标为导向,提出了展望2023年主要工作重点,把扩大内需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既要把需求侧的潜力加速释放出来,又要把供给侧的能力提高,增加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供给,从而促进供给跟需求在更高水平形成动态均衡,从而为我们经济稳定恢复回稳向上提供更坚实的基础。”
五项重点工作中,着力扩大国内需求被摆在第一位,成为做好明年经济工作的重要抓手。由投资和消费构成的内需,是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特别是消费,过去多年来一直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但是,受疫情冲击等因素影响,需求收缩成为我国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吴萨:“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以消费为主导的内需发展格局基本形成。这几年受疫情影响,消费也是受冲击最大的,但也是明年扩大内需最有空间和潜力的领域,因此要实现明年的经济增长目标,必须进一步加大力量提振消费,增加居民消费信心。”
郭丽岩:“我们国内拥有超大规模市场的资源优势,拥有全球规模最大、成长性最好的中等收入群体,人均GDP达到1.25万美元,即将迈入高收入门槛。居民家庭消费升级的趋势已经很明显,消费潜力巨大,需要有更多的政策把潜力进一步激发和释放出来。”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对实施扩大内需战略进行长远谋划。
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则强调,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增强消费能力,改善消费条件,创新消费场景。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支持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车、养老服务等消费。
吴萨:“通过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我们就能持续释放经济增长潜力,引导各方面把更多精力放到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上来。努力做到投资有回报,产品有市场,企业有利润,员工有收入,政府有税收,环境有改善。”
关于投资,会议提出,要通过政府投资和政策激励有效带动全社会投资,加快实施“十四五”重大工程,加强区域间基础设施联通。政策性金融要加大对符合国家发展规划重大项目的融资支持。并强调,要鼓励和吸引更多民间资本参与国家重大工程和补短板项目建设。
郭丽岩:“一方面把消费动能激发出来放到优先位置,另一个方面靠有为政府一系列作为来激发全社会投资,参与相关的重大工程、民生补短板的投资当中来,尤其希望民间资本能够给它们更多活跃的舞台。”
进入新发展阶段,我国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的环境条件深刻变化。有挑战,更有机遇。
郭丽岩:“我们当前的城镇化率还有提升空间。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匹配城市生活品质提升,还是有很大的需求空间潜力可供激发,相关测算也是万亿级的市场。再有一个是当前市场运行方面,也在推动高标准的市场体系建设,还有促进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统一大市场建设过程中,也会进一步激活很多市场内生动能和活力,这些方面都是我们在扩大内需过程当中的积极因素和有利条件。”
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也是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重点任务之一。会议围绕如何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数字经济等作出部署。
郭丽岩:“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过程当中,放在首要的任务是对关键环节、关键零部件、“卡脖子”问题的集中攻坚克难问题。在保证传统产业巩固它的根基和安全的同时,我们也要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等的发展。像是在这些前沿技术的领域,我们要推动它们更加集群化、融合化,要推动先进制造业的集群不断加速壮大和成长,从而有力支撑相关的地区经济和全国经济稳定恢复和结构优化调整。”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产业所工业室主任付保宗:“当前,建设现代化的产业体系要从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出发,既要考虑当前,也要兼顾长远,既要重塑我们的竞争新优势,也要考虑充分发挥我们的传统优势,要以产业链的安全化为基准,要以产业结构的高级化为导向,以产业模式的新型化为方向,要加快构筑适应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生态。”
数字经济是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之一。截至2021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45.5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39.8%。数字化水平和能力不断提升,也为我国电子商务持续繁荣按下了“快进键”。
付保宗:“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技术正在不断取得新突破,正在广泛地向各个产业、各个领域渗透和融合,正在深刻地重塑和改变产业发展模式和竞争格局。”
国家信息中心预测部产业经济研究室主任魏琪嘉:“随着数字技术发展突飞猛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特点越来越明显,平台企业是重要的市场主体,也是技术创新的重要载体,能够运用数字技术为实体经济充分赋能,对稳增长、促转型、惠民生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具备了参与国际竞争的实力和潜力。”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提升常态化监管水平,支持平台企业在引领发展、创造就业、国际竞争中大显身手。
郭丽岩:“近年来,“三新”经济加快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在这个过程当中,平台经济也扮演了这样的作用,包括它们引领创新,包括它们提供就业岗位,还有参与国际竞争方面,都有望激活它们的动能,让它们大显身手,从而在引领新经济发展、增强新经济动能方面,能够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动能,从而与传统产业共同构成对整个现代产业体系的支撑。”
针对社会上对我们是否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的不正确议论,会议给出了明确的回答,强调,必须亮明态度,毫不含糊,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也就是说,要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副部长许召元:“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都是重要的市场主体,在促进经济持续增长,提升经济发展质量方面都扮演着“和而不同”的角色,都是我国经济的重要参与者和贡献者。本次会议再次提出要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彰显了我国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对稳定市场主体预期、提振民营企业信心具有重要意义。”
郭丽岩:“当前在推进现代化建设的过程当中,我们尤其要着力把市场活力和市场主体的动能激发出来,我们要对所有的市场主体一视同仁平等对待。一方面要做大做强国有企业,推进中国式国有企业现代治理制度的健全;另一方面要推动民营经济、民营企业的壮大、活力的激发,尤其对近年来民营经济、民营企业运行过程中的一些诉求要及时回应。”
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稳增长、保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会议用较多笔墨,从制度、法律、政策和舆论等方面提出要求,再次表明了国家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决心。
魏琪嘉:“本次会议强调,从制度和法律两个层面,把对国企民企平等对待的要求落下来,这是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实践和体现,有利于进一步统一认识,提高认识,厘清误区,对提振市场主体信心将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
外资是观察中国经济的一个重要窗口。近年来,中国稳步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持续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不断改善营商环境,吸引了众多外资企业的目光。今年以来,在全球疫情反复、世界经济复苏乏力的背景下,我国吸收外资保持两位数增长,前三季度吸收外资就突破1万亿元。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并从扩大市场准入、落实好外资企业国民待遇等方面进行了部署。
郭丽岩:“首先提出的是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环节,尤其是服务领域的一些准入,进一步把现实当中碰到的一些堵点和卡点解除,解除外商来华投资兴业的一些后顾之忧。尤其要推进在规则、规制、管理、标准方面制度性开放,与国际标准对接衔接,从而进一步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增强对外商、外资的吸引力,这一系列也是增强外需对整个宏观经济的支撑力。”
五项重点工作的最后一项,是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会议提出,要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扎实做好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各项工作,有效防范化解优质头部房企风险,同时再次强调坚持“房住不炒”,推动房地产业向新发展模式平稳过渡。
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更大的力度传递着“信心”。会议指出,明年经济工作千头万绪,要从战略全局出发,从改善社会心理预期、提振发展信心入手,纲举目张做好工作。信心,来自科学、客观、准确的判断;信心,也是开好中国经济大船的底气。明年经济工作的大政方针已定,各项重点任务也已经做好部署。随着疫情防控优化措施持续落实,稳经济各项政策效应逐步释放,相信我国经济增速有望持续回升,我们要坚定信心,勇毅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