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加速科技向战斗力转化:锐意进取,投身科技创新时代洪流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作者:贺逸舒 邵龙飞 任飞 张志华 责任编辑:赵镭饷 发布:2022-11-02 06:58:44

幻灯片 手机看 分享到

本期话题:加速科技向战斗力转化

观察样本 军事科学院国防科技创新研究院

锐意进取,投身科技创新时代洪流

■解放军报记者 贺逸舒 邵龙飞 通讯员 任 飞 张志华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观展的人络绎不绝。来来往往的观众中,一个年轻的身影在展板前伫立许久。

注视着“新时代国防和军队建设成就展”展板上某型卫星的图片,军事科学院国防科技创新研究院研究员曹璐的眼里充满自豪。看着照片中一张张带着微笑的熟悉面庞,曹璐想起了研制卫星的那段时光——

他们曾大半夜蓬头垢面坐在电脑前敲着代码,也曾四处寻找干扰因素……记忆中的苦,越品越觉得甘甜。

“时代呼唤着我们,人民期待着我们,唯有矢志不渝、笃行不怠,方能不负时代、不负人民。” 此时此刻,再次品读党的二十大报告中这句话,曹璐的感受更为深刻,“很幸运,我们这代青年科研人员赶上了一个好时代!奋进在科技强军征途上,我倍感骄傲自豪。”

青春的力量,创新的事业。在军事科学院国防科技创新研究院,许许多多和曹璐一样的年轻科研人员,在科技强军的舞台上勇于创新、甘于吃苦,不断提升科研成果对战斗力增长的贡献率,加速科技向战斗力转化。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具体到我们青年科研人员来说,就是要投身国防科技创新的时代洪流,扎根科研一线,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曹璐说。

一个广阔的舞台,在这群年轻人面前拉开幕布

“人民军队体制一新、结构一新、格局一新、面貌一新。”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军事科学院国防科技创新研究院院长张拥军感触尤为深刻——

国防科技创新研究院,是改革调整后新组建的单位。跟随研究院共同成长的这5年,张拥军亲身经历了改革带来的体制、结构、格局和面貌变化。

2018年1月,一群平均年龄30岁出头的年轻人,从四面八方汇聚到一起,走进这个正式挂牌成立仅3个多月的科研机构。他们中有留学归国的博士,有教书育人的军校教员,也有长期扎根一线的科研人员。

军事科学院国防科技创新研究院青年科研人员在实验室工作。司玉祺摄

一个广阔的舞台,在这群年轻人面前拉开幕布。然而,全新的舞台,意味着全新的挑战。

建院后第一次党代会,他们增加了一项专门内容——集体组织观看电影《横空出世》。

寂静的荒漠,读秒的声音轻轻响起——5、4、3、2、1,起爆!巨大的蘑菇云升腾而起,太阳般的光辉照亮了整个罗布泊,一群科研人员欢呼着从山坡上一拥而下……

这是电影《横空出世》中震撼人心的一个画面。“搞出原子弹、挺直腰杆子。”张爱萍将军曾说,原子弹不是武器,是一种精神。多年前研制原子弹的胜利史诗,对今天的科研人员仍有无尽的启示。

从那以后,观看《横空出世》成为该院官兵的一项传统。该院副政委王欣田感慨地说,每看一次,都会收获不同的感动。

“‘横空出世’的人,就要干‘横空出世’的事。” 研究院每名科研人员对这句话都有着自己不同的领悟。

“我第一个项目的申请书,还是在当时临时借用的宿舍里完成的。”青年研究员强晓刚回忆。

午夜梦回,强晓刚仿佛又看到自己趴在宿舍桌子上熬夜的情景:陈旧的桌子,嗡嗡作响的电脑,清脆的键盘声,一页又一页的参考资料……

那时,强晓刚是单身一人攻关。几年过去,从一个人到一群人,项目申请书中提出的构想,逐渐变为现实。

敢于创新,才能拥有梦想成真的喜悦。2021年,中国在量子领域迎来了又一个重大突破。据新华社报道,研究人员研发出了首款面向图论问题求解的可编程光量子芯片,迈出了实现实用化光量子计算机的重要一步。相关论文在《科学进展》期刊发表,强晓刚以第一作者的身份“横空出世”。如今,再次走进强晓刚团队的实验室,更多成果等待着进一步测试。

时间拨回2009年,强晓刚站在了人生又一个重要的路口前:研究生是选择本科时的电子信息方向,还是选择前沿但陌生的量子信息方向?经过一番思考,他选择了一个“虽然充满困难,但是更为长远的方向”。

光辉的梦想,萌生于个体而又超越了个体,来源于现实而又超越了现实。从学生时代到现在,在钻研量子技术的道路上,强晓刚遇到了许多困难,有学术上的,也有研究之外的,但他从未退缩。

建院之初,研究院领导在一次会上说:“把你们召集来,不是找个篮子把你们过去的成果装上,继续忙自己那一摊,而是要树个共同目标,一起干点大事……”

“什么才算‘大事’?”这个问题,强晓刚埋在了心里。直到2020年10月,他看到一条新闻:中共中央政治局就量子科技研究和应用前景举行第二十四次集体学习。习主席在主持学习时强调,“要充分认识推动量子科技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加强量子科技发展战略谋划和系统布局,把握大趋势,下好先手棋。”

强晓刚心中涌起一股热流。他所研究的光量子芯片技术,正是量子科技领域的前沿方向。向来淡定的他这下子也不淡定了:“再怎么拼,也值!”

“我现在做的,都是我想做的事。当个人的理想和国家利益结合到一起,再苦也不会觉得苦。”强晓刚说。

在研究员曹璐看来,理想是在共同奋斗的道路上自然而然诞生的。“我希望,可以把同事们的工作成果完美地集中在一颗卫星上,最大限度满足国家的需求。”

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曹璐愈发明晰了未来的方向。“习主席提出,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我们使命在肩,义不容辞。”

“创新就要年轻,这个时代尤其需要你们这些年轻人”

研究院办公楼内,墙壁上蓝色的灯带一路向前延伸,将人引向走廊尽头的“两弹一星”精神文化馆。

“一支部队的基因,决定了一支部队的未来。”该院政委卢周来说,他们选择用“两弹一星”精神,为这支新队伍构筑起坚实的精神根基。

红色与蓝色,是这个展馆的两种主色。

红色,是忠诚的写照。从“两弹一星”元勋到年轻一代科研人员,从他们身上可以看到,什么是“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

蓝色,是科技的象征。5年间,一大批聚焦备战打仗、瞄准智能科技的重大科研成果喷涌而出,展现了这支新型战略科技力量的时代担当。

10月26日,军事科学院国防科技创新研究院的青年科研人员探讨科研课题。李奕辰摄

那一年,研究员姚雯跟其他几名科研骨干一起拜访“两弹一星”元勋孙家栋院士。孙家栋院士对他们说:“创新就要年轻,这个时代尤其需要你们这些年轻人。”

研究院的第一代创业者,对孙老的嘱托和期望感同身受。“奠基人是什么?就是埋在土里那半截。”副研究员印二威说。

“有人,才有事。没有人才,那我们就去吸纳人才。”印二威和同事大胆尝试,采用联合培养研究生的方式,快速组建团队。就这样,他们从最初的五六个人,发展到如今成为全军该领域唯一一支成建制的团队,研究成果获得军委科技委首届“创新杯”国防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等奖项。

在印二威看来,团队的快速发展,离不开院领导的大力支持。研究院党委有句口号:“要主动为干事的青年人担责。”

研究院的众多课题中,有些技术难题,书本上是找不到答案的。这个时候,敢不敢大胆探索,能不能有所创新,必须要做出选择。

“如果有一天,我们国防科技创新研究院都不敢创新了,那是我们最大的失职。”党委全会上的一句话,掀起了大家的“头脑风暴”。

研究院领导带头走进科研一线,多方筹措科研经费,修建实验室,购置实验设备;一些风险较高的重点项目,领导干部和项目负责人带头签字,现场担责;需要协调外部资源的重大活动,领导干部亲自出面,为科研人员“打气”。

那时候,为了申请科研项目,印二威带领团队不知熬了多少个灯火通明的夜晚。

带领自己的团队越走越远,印二威逐渐体会到:“幸福感,其实就是来自干事创业的激情和信仰。”

副研究员郭鹏宇,一年里有近三分之二时间都在外出差,他的爱人独自带着两个孩子和两位老人撑起了家;助理研究员张飞,为了团队的整体目标,放弃了自己深耕多年的研究领域,是同事们眼中“不挑活儿”的人。

“身处前所未有的伟大时代,更需要我们强化担当,奋发作为,锐意进取,抢占未来军事科技竞争的制高点。”印二威信心满怀地说,“在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我和战友们将把青春智慧融注到军事科研创新中。”

“螺丝钉,既要耐得住时间的寂寞,还要有时时拧紧的紧迫感”

子夜,万籁俱寂。国防科技创新研究院办公楼走廊内,几束光从办公室紧闭的门缝中钻出来。

屋内,是另一个世界。键盘的敲击声不绝于耳,一群年轻人安静地坐在电脑前,沉浸于自己创造的“0”与“1”的世界。

这样的场景,对这群年轻的研究人员来说已是常态。或许,在别人看来,夜以继日地加班十分辛苦。然而,对助理研究员陈任之来说,身体上的苦,并不能称之为苦。

陈任之对一位哲学家的话印象深刻:“人受欲望支配,欲望不满足就痛苦,满足了就无聊,人生如同钟摆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摇摆。”

陈任之研究的领域,往往需要漫长等待才能看得到成果。“在没有破土之前,谁也不知道自己做得怎么样。” 陈任之说。

答案,会在成品验证时揭晓。验证顺利,就是成功;不顺利,几个月的辛苦便付诸东流。而这个领域偏偏必须马不停蹄地前进,永远没有能停下脚步的一天。于是,陈任之陷入了“奋斗几个月、开心两天、继续奋斗”的无限循环。

“最郁闷的是,没人知道你干什么,就连隔壁同事都不清楚你在忙什么。有时候,想和别人分享成就,也没有人理解,只能摸摸鼻子,回去继续干。”陈任之说。

在这个巨大的工程里,每名研究人员只是一颗螺丝钉。“螺丝钉,既要耐得住时间的寂寞,还要有时时拧紧的紧迫感。”

一开始,陈任之并没有体味到这句话背后的深意。随着在这一领域研究不断加深,陈任之愈发清醒地体会到,这种紧迫感正在成为驱动他和战友们加速前行的动力。

“我们在进步,对手也没有停下。我们的优势就是沿着中国式现代化的正确方向不断走下去。” 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陈任之对下一步的攻关更有信心了,“党的二十大报告为我们擘画出了宏伟蓝图,我们要瞄准军事科技前沿领域自主创新,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虽然战位不同,但我们奋斗的目标一致

从大学校园到步入部队,助理研究员左源在科研工作中常用的一个词是“落地”。“用党的二十大报告里面的话,就是加速科技向战斗力转化。”他说。

工作之初,每逢有部队官兵问左源:“你们研发的这个新装备怎么用?”左源总是简单地回复一句:“你用一下就知道了。”

渐渐地,当左源自己实地使用新装备时才发现,从“理论上能用”到“实战中能用”再到“战场上好用”,中间隔着很长一段距离。

谈及自己当初的幼稚,这个面色黝黑的年轻人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

上高原,下海岛,闯密林,踏戈壁……这些年来,左源始终奔波于部队一线。“我们做科研,一定要到部队去!”几次下部队的经历,让左源感触颇深,“一线部队官兵的作战理念,比我们想象中更先进。新装备好不好用,他们更有话语权。”

军事科研成果必须服务演训实战。今年7月,左源跟随团队前往高原参加实兵演练。如果不是来到部队一线,他根本想不到,首先要调整的并非新装备本身,而是操控设备。与一线官兵的交流碰撞,让科研人员对未来新式装备的研发有了新的方向和思路。

在高原上,左源曾帮医学研究人员收集过官兵们的血氧数据。“你知道高原官兵的手,是什么样子的吗?”说着,左源伸出自己的双手,比画着高原上战友们手的样子,“指甲根部下陷,甲面平直没有丝毫弧度,手指粗糙得像种了几十年地。”

那一刻,左源意识到,当他日常坐在窗明几净的办公室敲着代码时,有这样一群年轻的战友,呼吸着微薄的氧气,双手持枪暴露在强烈的紫外线中,用血肉之躯筑就活的界碑。

紧紧握住边防战友们的手,左源产生了一种“想多为他们做些什么”的责任。

“虽然战位不同,但我们奋斗的目标一致。希望通过我们在科研上的努力为他们解决更多实际问题。”这份感动与责任,化为支撑青年科研人员不断攻坚克难的动力。

为了把科研为战、服务部队的理念从科研“最初一公里”贯注到“最后一公里”,研究院组织力量常态化深入作战部队一线调研,让军事科研成果真正走向演训场、走向实战。

由于长期奔波在部队一线,“别人开玩笑说,我们是一群‘反候鸟’——为了做实验,冬天往北跑,夏天往南跑。”副研究员聂一鸣说。

去年中秋节,聂一鸣和团队正在偏僻的荒漠里做实验。研究院领导来慰问,条件有限,只能在最近的县城买了几斤包子带过去。

“实验成功后,我们围坐一起,吃着包子,赏着戈壁滩上的明月。那晚的月亮,特别圆。”想起那一幕,聂一鸣回味无穷。

“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我更深切体会到,只有深入部队一线,埋头苦干,不断学习提高、能力扩容、本领升级,才能使科研工作在新域新质战斗力生成上有新的作为。”这是聂一鸣的心声,也是研究院众多青年科研人员的共识和努力方向。

锐视点

以青春之力勇担创新之责

■卢周来

习主席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深刻指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科学技术是军事发展中最活跃、最具革命性的因素。科技创新已经成为大国战略博弈的主战场,深刻影响着国家安全和军事战略全局。推动国防和军队建设高质量发展,必须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大幅提升科技创新对战斗力增长的贡献率。

5年前,伴随改革强军铿锵步伐,肩负科技强军神圣使命,军事科学院国防科技创新研究院应运而生:胸怀“干惊天动地事”的远大志向,瞄准世界科技前沿,聚焦未来战争急需,深谋制衡强敌胜势,前瞻布局人工智能、无人系统、前沿交叉等一系列科研方向,这与当年开创“两弹一星”事业可谓一脉相承。

伟大事业需要伟大精神滋养,第一动力需要第一资源驱动。60多年前,邓稼先、朱光亚、于敏、孙家栋、周光召等一大批年轻科研工作者,以热爱祖国、无私奉献的博大情怀,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决心干劲,以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创新锐气,坚定扛起国防科技创新的责任担当,开创了举世瞩目的“两弹一星”事业。在新时代强军事业感召下,一大批平均年龄仅有30多岁、具有名校博士学历的优秀青年集聚国防科技创新研究院,一路攻坚克难,聚力攻关突破,为加快推进科技自立自强不懈奋斗,在创新超越中挥洒青春汗水、展现青春力量、彰显青春担当。

创新永无止境,奋斗正当其时。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在加速演变,新一轮科技革命和军事革命日新月异。面对科技之变、战争之变、对手之变,作为一支充满青春活力的新兴科研力量,为国而立、因战而研的使命无比荣光,奋斗青春、逐梦强军的舞台无比广阔。奋力抢占国防科技创新制高点,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始终是我们必须直面的现实课题、必须扛起的时代重任。

习主席强调,要造就规模宏大的青年科技人才队伍,把培育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政策重心放在青年科技人才上,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当主角。习主席的重要指示,深刻揭示了青年科技人才成长规律,鲜明标示了科技人才培养方向。我们将牢记习主席嘱托,牢记党和人民重托,大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新时代科学家精神,致力培养锻造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青年科技人才,以青春之力勇担创新之责,让更多新锐英才在更多更大的岗位平台挑大梁、当主角,用实际行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数据加载失败,请确保在www.81.cn域名使用侧边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