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红军连队的转型步履
——来自第八十集团军某旅“红八连”的强军答卷
■付君臣 解放军报特约记者 王 宁 记者 钱晓虎
深秋时节,第80集团军某旅“喜迎二十大,转型当先锋”系列实践活动如火如荼。记者来到该旅“红八连”采访,恰巧碰到连队正在举行授装仪式。
“接一流装备,尽一流责任,出一流战斗力!”鲜红的标语下,一排排崭新的步战车整齐列阵,官兵们眼神里是藏不住的兴奋与喜悦。连长时迎新动情地向记者介绍,新式步战车火力更猛、机动性更强、信息化程度更高,他们正迎来又一次跨越发展的好机会。
“红八连”是诞生于南昌起义的红军连队,在革命战争年代,始终铁心向党、一路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先后走过了骡马化、摩托化、机械化的发展历程。
党的十八大以来,连队几经转隶,千里移防,由传统步兵改为合成步兵,实现了作战指挥多源感知、作战要素高度融合、作战空间多维拓展的转型跨越,先后被表彰为“全军践行强军目标标兵单位”“军事训练一级单位”,在强军兴军征程上交出了一份份优异答卷。
接过红彤彤的“授装证书”,指导员于鹏的自豪之情溢于言表,他带领全连官兵举起拳头,庄严宣誓:尽早驾驭新装备、尽快形成战斗力,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从“一专”到“多能”,能力升级有了“新路径”
战车轰鸣、枪声阵阵,该旅战术训练场上,一场装甲步兵班连贯战斗考核正在紧张进行。只见“红八连”官兵们兵分多路,侦察、破障、拔点……不多时,蓝军多个目标被成功摧毁。
“新体制下,以往‘一招鲜吃遍天’的招数已经不灵了!”走下训练场,五班班长张真强深有感触地告诉记者,他正针对班内战士素质短板组织复补训练。新装备的到来,让连队各专业之间壁垒被逐渐打破,倒逼官兵进行“能力重塑”。
记者在他手中看到一份《基础融合训练考核计划》,仔细翻阅发现,一次训练考核竟融合了5个阶段12项课目,并围绕战场急需的多种能力进行一一检验。
“未来联合作战,呼唤单兵素质多能化。”时迎新介绍说,这种融合组训模式,涵盖多兵种、多武器、多能力,能大幅提升训练质效。
曾几何时,连队专注于“米秒环”和“跑跳投”,重体能轻技能、重基础轻战术、重单元轻协同等观念一度存在,甚至还被不少骨干当成“看家本领”抱住不放。
“置身新军事变革浪潮,没赶上一个浪头,就会错过几波潮涌。”转型重塑以来,“红八连”党支部一班人头脑清醒,带领官兵广泛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并积极探索“战技一体、人装一体、训战一体”组训新模式,得到全连官兵积极响应。
对于转型带来的“阵痛”,张真强感同身受。他曾在上级组织的400米障碍比武中连续3年夺冠,然而连队转隶移防后的首次考核,就“败”在通信指挥与观察报知两个专业课目上。回过神来,他主动向通信、驾驶、射击等专业发起冲锋,如今已实现由体能“三冠王”到技术“全能王”的华丽转身。
张真强的转变,正是这支连队转型的缩影。如今,从“一专”到“多能”,从精通“独门绝技”到练就“十八般武艺”,“红八连”官兵主动拥抱变化挑战,一批综合素质过硬的打赢人才脱颖而出。
从“单打”到“合成”,融入体系奏响“大合唱”
营区夜深,灯光点点,记者在支援保障连学习室里意外遇到了“红八连”连长时迎新。
“我是来拜师学艺的。”时迎新笑着解释说,同在合成营这个“大棋盘”之下,各连队兵在一起练、仗在一块打,对彼此的战术运用原则和装备性能指标必须心中有数。
回忆起之前的一次演练失利,时迎新至今刻骨铭心。那次演练,全营装甲、侦察、工兵、炮兵等作战力量齐上阵,但由于相互之间磨合不够,结果“走了麦城”。
军队规模结构和力量编成改革中,“红八连”所在营由装步营改为合成营,虽然只有两字之差,但作战理念和建设模式却大不相同——
更加突出“合”。多兵种攥指成拳,必须合编、合心,才能合力;
更加倾向“联”。多力量联合运用,某个小环节出问题都将牵一发而动全身,小专业必须与大专业整体联训;
更加要求“专”。职能编制从一岗一责到一岗多责,遂行任务从相对单一到多元多样,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合成作战能力越来越强。
“‘车马炮’告别单打独斗,不同兵种各展其长,真正形成了一个精干多能的独立作战单元。”时迎新兴奋地表示,去年的一场实兵演习,他带领连队遂行反机降作战任务中,自主开展战场侦察、火力召唤、抢修保障,最终在无人机的引导下,成功实施精准火力覆盖。
午夜已过,学习室内,时迎新还在向侦察、通信等专业分队学习取经。这是“红八连”官兵自我加压、快速转型的真实写照。如今,经过多年磨合,“红八连”主动融入合成营作战体系,兵种协同更加顺畅,力量调配更加便捷,一幅体系制胜的画面已徐徐铺开。
从“敲键”到“触屏”,科技赋能按下“快进键”
该旅装备技术区内,记者跟随排长马永鉴见到了刚列装的新式装甲步战车。
高大的车体,硬朗的钢甲,令人眼前一亮。进入车内,位于座椅前方的一块块电子屏幕吸引了记者注意。马永鉴介绍,这是步战车的神经中枢——指挥终端,具有一体化、智能化等诸多优势。令记者惊奇的是,指挥终端的操作,不再是依托键盘。
只见马永鉴点开屏幕,娴熟地运用操作系统,输入各类数据,一幅态势分布图跃然而出,与该排有关的方位坐标、支援力量等信息一目了然。他告诉记者,指挥终端借助先进的车载指挥控制系统,可实现导航定位、数据传输、战场态势的实时采集显示和指挥控制。
记者连连赞叹: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能娴熟掌握信息化程度如此高的装备,殊为不易!
“要过‘火焰山’,须有‘芭蕉扇’。科技赋能倒逼着我们换脑筋、变观念。”马永鉴说,去年得知即将全面换装的消息后,连队就未雨绸缪,秉持“宁可人才等装备,不让装备等人才”的理念,通过成立“军事学习小组”先学一步、选派技术骨干赴院校进修等方式,抓紧提升官兵信息化素养。
一次,上级组织开展导航定位终端操作与使用训练。“红八连”大胆创新训练方法,向“速度”和“精度”要战斗力,最终上报的数据优良率大幅提升。
面对信息化带来的全新挑战,“红八连”主动出击,在全旅率先推开网络化、模拟化训练新模式。在上级的指导下,他们借助指挥自动化系统和野战通信与指挥控制系统,实现野战条件下的无线链接。官兵在网上开展红蓝战术对抗,在复杂无形的战场上斗智斗勇。
从键盘声声到轻点屏幕,伴随着信息化建设的浪潮,“红八连”官兵既是钢铁战士,又是“网络达人”。面向未来战场,他们信心满怀:插上了科技翅膀,犹如按下备战转型“快进键”,一定不负使命、再创佳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