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阅兵影像中的壮美画卷
■郭本敏
从开国大典阅兵到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在天安门广场共举行了15次国庆阅兵。作为国家历史影像的记录者,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以下简称“新影”)的历代电影工作者,用一部部新闻纪录片记载了人民军队的风采,为广大观众留下不可磨灭的壮美画卷。
1949年开国大典阅兵。
1949年开国大典阅兵:胜利之师尽显豪情
1949年,对新影摄影师们来说是难忘的。摄影师刘德源参加了平津战役的摄影工作,亲眼见证了天津在人民解放军的强大攻势下回到人民的怀抱。而且,北平解放、解放军入城式也被他记录在胶片上。喜悦之情未尽,他就接到拍摄毛主席在西苑机场阅兵的任务,“见到毛主席,心热得火烫,心跳得连摄影机都拿不稳了。”阅兵结束,毛主席和摄影记者们合影留念,说:“现在全国快要解放了,农民分了地要把地种好,你们拍照的人也应当拍些好照片、好电影。”
毛主席意味深长的嘱托是对新影人的巨大鼓舞。随后,刘德源告别北平,随解放大军一路南下,一路拍摄。摄影助理关明国留在北平,跟随摄影师徐肖冰参加了开国大典拍摄。他们拍摄的开国大典场景被编入纪录电影《新中国的诞生》《中国人民的胜利》,《新中国的诞生》职员表上共有40位摄影师的名字。这支摄影队伍的前身是延安电影团,是人民军队的组成部分。
步兵方队走过天安门,向天安门行注目礼。《新中国的诞生》影片解说词这样说:“我们的人民步兵,爬过雪山,走过草地,绕金沙江到黑龙江,从长白山到南海边,二十二年漫长艰苦的岁月,他们英勇作战,击败敌人,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今天的胜利。”担任步兵方队领队的是步兵某师师长李水清、师政委李布德,两人都是30岁出头。李水清多年后回忆:“开国大典头天晚上,我与两千多名受阅官兵几乎一夜无眠,崭新的军装整了又整,手中的武器擦了又擦,许多人还用油擦拭枪械钢盔,使锃亮的装备更显威武。”
“胜利”是1949年的关键词,胜利的喜悦展现在一张张英武的脸上。在《中国人民的胜利》里,这种喜悦更为形象直观、溢于言表。当摩托化方队、炮兵方队、坦克兵方队驶过天安门时,解说词是这样的:“这是百战百胜的战士,他们手里拿着的是美国的自动步枪……他们武装着美国的大炮……他们乘在美国的装甲车上……他们驾驶着美国的坦克……毛主席早就说过:‘美国是我们的军需库,蒋介石是我们的运输大队长。’英明的预言实现了。”当空军飞机编队飞过天安门上空,电影镜头里,毛主席的目光一直追随着飞机移动。
开国大典将“胜利”二字写在历史这本大书里。
1959年国庆阅兵:展现正规化、现代化建设成就
在历史的风云激荡中,中国人民迎来了新中国成立10周年。为庆祝10年的不凡岁月,新影先后出品多部纪录电影。其中,《欢庆十年》聚焦国庆阅兵。
李振羽在开国大典时还是摄影助理,经过10年的历练已成为成熟的摄影师。他回忆,拍摄《欢庆十年》是当时全厂的中心任务,尤其是摄制组的导演、摄影师很早就进入“热战”阶段。10月1日凌晨,星辰未落,摄影师们已进入各自岗位。
阅兵开始,受阅部队官兵身着新式服装,佩戴军衔,意气风发。影片解说词这样感叹:“10年前,我们的人民解放军用从蒋介石手中缴获的美国武器参加了开国大典,今天装备我们受阅部队的最新式武器,绝大多数都是我国自己制造的。”
空军飞行部队领航机群飞临天安门广场上空,接踵而来的是6个空中梯队。空军受阅编队在开国大典阅兵时只有17架,国庆5周年阅兵时3机编队、飞机总数111架,此次编队增加到5机编队、飞机总数155架,受阅飞行高度降低,展示了空军的战斗能力。影片解说词这样说:“我国的武装力量是一支保卫和平和社会主义的坚强力量。我们绝不侵犯任何人,但是也决不容许任何人侵犯我们!”
新中国成立10周年阅兵的圆满完成,展现出中国军队在正规化、现代化建设方面取得巨大成就。
1984年国庆阅兵:春天里书写的雷霆乐章
1984年是新中国成立35周年。举行阅兵活动的消息传来,纪录片导演陈光忠受命担纲庆典影片导演工作,他还邀请青年导演潘星加入。二人搭配默契,决心用电影反映出改革开放以来,人民军队在保障国家安全、维护世界和平方面的实力雄风。李振羽多次参加国庆阅兵拍摄,此次担纲总摄影师工作。
这次受阅武器装备全部是中国自行研制、自行生产的,其中多种新装备还具有世界先进水平,充分反映了中国国防现代化建设的新成果。望着眼前的滚滚铁流,陈光忠热泪盈眶,自豪感油然而生。1950年,他曾跟随解放海南岛的大军,用小木船同敌人的军舰进行战斗……登岸后追击残敌,没有任何现代化装备,全凭腿脚耐力。他和潘星将这部纪录电影命名为《我与祖国共命运》,以第一人称的方式,抒发了不同的“我”和祖国心相连、情相牵,愿为祖国强大而贡献自己一份力量的真挚心愿。
“我像一把泥土,整个身心紧贴着大地母亲的怀抱;我像一滴水,汇流在祖国无穷无尽的浩荡江河;我像一块砖石,牢牢地筑砌在万里长城之中……改变祖国的命运是几代人的理想,是亿万人的心愿。”《我与祖国共命运》书写了改革开放带给中国军人的满面春风和在春风里雷霆万钧的时代风采。
1999年国庆阅兵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方队。
1999年国庆阅兵:满怀豪情奔向新世纪
1999年是即将跨世纪之年,新中国走过了半个世纪的壮阔历程,举行阅兵活动成为民心所向。
李振羽此时已从新影退休。考虑到他从开国大典就参与阅兵摄影工作,新影邀请李振羽担任纪录电影《50盛典》的导演。这次拍摄使用了大摇臂,为表现阅兵队伍精神风貌增强了技术支撑。机位设在西华表的位置。为保证拍摄时绝对安全,时任厂长李建守在大摇臂旁,参与摇臂服务保障。
这次阅兵阵容更加强大,改革开放新时期诞生的陆军航空兵、海军陆战队、武警特警、预备役等部队第一次汇入受阅部队。在武器装备方面,高科技武器装备已开始成为解放军的主战武器。影片解说词这样说:“50载春秋,13次阅兵,一条阅兵路,一条人民军队的发展之路,一条走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我国自行设计的新型主战坦克、步战车、反坦克导弹、各种自行火炮阵容一新”“这支配备特殊装备的队伍是第一次出现在国庆受阅行列中的武警特警部队。海军陆战队,是首次在国庆阅兵式上亮相的新军,是人民海军序列里最年轻的一员”“隆隆战车载倚天长剑,浩浩东风壮军威国威。中华长剑首次亮相后,又经15年的打磨锤炼,以更加锋利、灵活的姿态展示在世人面前”。
这次阅兵带着即将进入新世纪的自信、豪迈载入史册。
2009年国庆阅兵,战略导弹部队通过天安门接受检阅。
2009年国庆阅兵:钢铁长城气势如虹
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阅兵是新世纪的第一次阅兵。那些年,中国军队不断加强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步伐,研制了一大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信息化武器装备,各军种联合作战能力有了大幅提高。
这次阅兵,新影出动108人、设置42个机位。新影的一台环幕摄影机首次进入现场,在天安门东北角靠近长安街的地方设置了机位。摄制组仔细研究了这次阅兵的特点,据此安排摄影人员的拍摄重点。
此次阅兵,徒步方队中的军兵种更加齐全,方队编成更加合理精干。其中,特种兵部队首次亮相阅兵式,备受瞩目。陆、海、空三军航空兵部队组成庞大的受阅机群,沿长安街方向飞过天安门广场上空,参阅的机型、数量和编队类型都大大超过1999年的规模。摄制组决定,要突出拍摄受阅官兵的精神风貌,要从镜头里强调我受阅官兵威武雄壮的阵列、奋发昂扬的军姿;徒步方队坚定豪迈的步伐和一往无前的气概要多用特写镜头,装备方队浑然一体的动作和排山倒海的气势,要运用两极镜头等。
这次拍摄是最后一次使用35mm胶片对阅兵进行记录,见证了人民军队在阅兵式上气势如虹的风采。
2019年国庆阅兵。
2019年国庆阅兵:新时代强军的铿锵步伐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中国人民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喜事。新影摄影精锐尽数出征,摄制多部纪录电影,其中《敬礼,我的祖国》聚焦国庆阅兵。在这次拍摄中,每位摄影师都在认真中带着一份庄重,都想为受阅官兵拍出最美的画面。
此次受阅阵容强大、武器精良,部分新型武器装备受阅,充分展示人民解放军履行使命的综合能力,彰显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迈向强起来的辉煌历程。人民军队以改革重塑后的全新面貌接受党和人民检阅,展现出履行新时代使命任务的强大实力。
片中,有一段对新影摄影人的描述:“新影摄影者中的有些人已经年近六旬,这也许是他们最后一次执行国庆阅兵式的拍摄任务。还有一些人刚参加工作不久,这将是他们职业生涯中的第一次重要时刻。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对这支100多人组成的队伍、对队伍里的每一个人都有极其特殊的意义。”
为了拍摄好这次阅兵式,新影的国庆阅兵主创团队,不断挖掘提升视听语言在展现国家重大活动上的文化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力求通过引入最先进的影像技术将这次国庆阅兵活动完美呈现,实现激发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的艺术效果。摄制组在保留一定数量胶片摄影机的基础上,大量使用8K超高清数字摄影机作为主要拍摄设备。这是我国在大型活动拍摄中第一次如此大规模地使用8K高像素数字摄影设备。
15次国庆阅兵,15次影像记录,新影不仅制作出了深受观众喜爱的纪录电影,而且为国家积累了宝贵的影像档案,这是历史赋予新闻纪录电影人的使命与机遇。
本文图片来自《解放军画报》资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