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喜迎党的二十大特刊丨思想之光照亮青春航线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作者:钱宗阳 郭领领 张熹然责任编辑:王韵
2022-09-19 06:31

思想之光照亮青春航线

■解放军报记者 钱宗阳 通讯员 郭领领 张熹然

晚点名结束,海军航空大学某基地学员李子壮来到学习室,开始睡前半小时理论自学。这是他几年来养成的习惯。

5年前,党的十九大召开时,李子壮18岁,刚刚步入军校。那次大会确立了习近平强军思想在国防和军队建设中的指导地位,并郑重写入党章。

5年间,李子壮在强军思想引领下拔节成长。党的二十大即将召开,23岁的他也即将完成舰载教练机全部训练,离驾驭“飞鲨”登上航母的梦想咫尺之遥。

重温党的十九大报告,李子壮发现,报告里很多战略擘画已然实现,自己也搭乘时代的列车不断前行。这让他对党的二十大更加期待。

“无论国家、军队还是个人,都需要先进的思想领航,用正确的理论指导规划未来。”李子壮由衷感慨:“生逢伟大时代,是我们的幸运;建功伟大时代,是我们的责任。我们一定精飞苦练,用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战机起飞。蓝鹏飞摄

让“雏鹰”在学会飞翔前,先学会寻找方向

2012年,“飞鲨”首次在航母上“惊天一落”时,驾机的飞行员已经41岁;10年后,一批不久后将从航母起飞的“雏鹰”,平均年龄已更新为24岁。

无论技术还是思想,“雏鹰”们远未定型,完成繁重训练任务的同时,他们要系统学习党的创新理论。飞行训练这么忙,为什么还要坚持理论学习?这个问号,一度萦绕在像李子壮一样的青年飞行学员心头。

触动李子壮的是飞行教官王秋霄理论课上讲的一句话:“就像着舰时方向、迎角、姿态不能有偏差,学理论正是为了找准国家、军队和个人的航向。”

李子壮记得,第一次陆基模拟着舰,自己紧张得手心微微冒汗,方向、迎角、姿态……这些关键词,自那天起就深深印刻在他的脑海中。

教官的比喻让李子壮豁然开朗:“党的创新理论不教我们怎样操作战机,却让我们懂得为什么投身这项事业;不教我们如何飞行,却帮助我们校正人生航向,自觉融入强军兴军的时代洪流。”

让“雏鹰”在学会飞翔前,先学会寻找方向,这是该基地铸魂育人的理念。基地政委郭志军感慨地说:“高学历、高素质的青年飞行学员为部队注入新鲜血液,也给思想政治工作带来新挑战。”

年轻飞行学员视野开阔、思维活跃、学习力强,像海绵一样大量吸收新知识、新思想。在该基地领导看来,学员思想的田野,真理不去占领,就会杂草丛生。这是换羽新生的人民军队必须面对的时代课题。

理论上清醒,政治上才能坚定。革命战争年代,人民军队用最先进的思想武装青年官兵,依靠并不先进的装备赢得了胜利。“今天,装备日益现代化的人民军队,更要用先进理论武装官兵的头脑。”郭志军说。

党的十八大以来,该基地党委始终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作为铸魂育人的灵魂工程放在首位,让党的创新理论进课堂、进头脑,努力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跑道上、塔台旁、课堂里……用习近平强军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已成为基地官兵的思想共识和行动自觉。

这些天,围绕喜迎党的二十大,该基地深入开展“学思想、铸忠诚、话成长、迎盛会”系列教育活动,广大官兵联系实际谈学习体会、讲成长变化。一堂堂精彩的理论授课,更加照亮“雏鹰”奋飞的方向。

党的创新理论如同引擎,推动他们加速奔跑

10年间,飞行教官董晓琳从一名学员,成长为一名飞行教官,又在改革强军中转型为舰载机飞行教官,改飞新机型。

紧张的训练节奏和巨大的转型压力,曾让董晓琳有过畏难情绪。教导员邓振宇主动与他结对子,一起学习习近平强军思想,并启发他从国家民族命运的大视野审视转型重塑,思考投身舰载机事业的价值所在。

“我们培养的,是人民军队的未来。”通读一篇篇理论原文,一种世界新军事变革浪潮下“千帆竞渡、百舸争流”的紧迫感涌上董晓琳心头:“前人付出多少牺牲,才奠定我们今天的起点。我们这代军人必须跑好历史的接力棒。”

2013年8月,习主席冒雨视察海军舰载航空兵某基地,勉励大家再接再厉、深入钻研、勤学精练,早日成为优秀的航母舰载机飞行员。习主席的殷切嘱托,给了董晓琳莫大激励:“我们深深感受到习主席对舰载航空兵部队形成战斗力的殷切期待!”

理想信念的种子一经播种,就会在理论滋养下枝繁叶茂。董晓琳认真研究操纵技术、更新组训理念、革新带教方法,很快成为基地教学骨干,一批批年轻飞行学员在他和战友的培养下茁壮成长。

教官的成功转型,是该基地实现重塑的缩影。5年前,基地承担起某舰载教练机机型改装和战术课目训练任务,这是实现舰载战斗机飞行员加速培养的重要一环。面对新使命新任务,基地党委坚持从习近平强军思想中找思路、解困惑,通过深入学习贯彻,不断激发官兵知重负重、迎难而上的信心斗志。

“军事训练抓什么,我想就是实战化”“要坚持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练,打仗需要什么就苦练什么,什么问题突出就解决什么问题,全面提高军事训练实战化水平”……认真学习贯彻习主席关于实战化训练的重要论述,该基地在学员起步阶段就注重强化实战理念,为他们注入战斗力标准的“源代码”。

海天之间,两架战鹰激烈对抗。学员沈春辉眼看胜利在望,却因一个操作失误,被教官“击落”。讲评时,教官周科直指关键:“现代战争打的就是细节,一瞬间的疏忽就可能丢掉主动!”随后,他带领学员们举一反三,总结梳理出训练中8项不符合实战的做法。

“理论学习必须学以致用,聚焦主责主业,真正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该基地把理论学习融入日常实践,让学习成果进入岗位战位,教官和学员揣着课题参训、带着问题研讨,在训练中用实际行动回答好“胜战之问”,不断提升飞行学员培养质量,为部队输送多批舰载战斗机飞行员。

理论与时俱进,学习方法也要迭代更新

夕阳西下,战鹰伴着落日余晖归来,降落在一条金色的跑道上。

结束一天的训练,95后飞行教官赵佩林一头扎进理论学习室查找资料。几天后,他登上讲台,结合强军十年的奋斗历程,为学员们带来一堂理论课,激励大家把喜迎党的二十大的政治热情转化为奋斗强军的行动。

作为基地最年轻的飞行教官之一,赵佩林与青年学员朝夕相处,清楚他们的所思所想,这让他在教育中能够有的放矢,避免照本宣科生硬灌输。

“铸魂育人是一项系统工程,不应该有旁观者,也不能让政治干部‘唱独角戏’。”这些年,该基地大力探索创新理论学习模式,鼓励不同岗位青年官兵登台授课、分享交流,“众筹”出很多贴近90后、00后官兵的学习方法。

时代变了,对象变了,学习方式必须跟着变。2020年12月,全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不久后,中央军委印发《关于构建新时代人民军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意见》。该基地结合飞行学员培养实际,进一步探索构建理论学习新体系,系统创新教育理念、内容、方法、力量、工作运行和制度机制。

守正创新,理论学习更具活力,吸引了更多青年官兵主动学、深入学。在用好基础教材的同时,他们针对官兵的认知特点,区分不同培养阶段,精心打造系统配套、由浅入深的理论微课、视听课、情景课,把大道理讲通俗、让理论课更鲜活。

飞行训练间隙,一堂堂“理论微课”见缝插针展开——

空勤休息室内,教导员邓振宇从抗美援朝战争中的空中作战讲起,启发学员深入思考:在武器装备越来越先进的今天,为什么习主席仍反复强调要把官兵带得很有血性?

停机坪一隅,军士卢新千从习主席对基层战士的关爱讲起,结合《军士暂行条例》中的新变化,激励战友合理规划职业发展路径,适应部队转型建设需求,实现能力升级。

……

一场秋雨过后,天空放晴,又一批飞行学员即将迎来结业考核,转入新单位开始下一阶段飞行训练,距离成为合格的舰载战斗机飞行员更近一步。再过一段时间,党的二十大将胜利召开。相信他们在不久的将来,能够从中国航母上起飞,飞向更远大洋、搏击更大风浪!

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陆军工程大学政治工作系副教授 朱玮

习主席强调指出,要加强传播手段和话语方式创新,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作为陆军工程大学“星火”理论宣讲服务政治教员群体的一员,近年来,我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理论宣讲,走进舱室阵地,深入部队一线,播撒理论火种,推动习近平强军思想根植基层、入脑入心。

还记得第一次去基层部队宣讲时,我从网上下载资料,形成了一份教案,自己感觉还不错,可一开讲,我发现官兵们却提不起精神。第一次宣讲就搞砸了,犹如一盆冷水把我浇了个透心凉。为了把课讲好,一有机会,我就去旁听全军优秀教师俞红教授的授课,学习她的教学方法,回来后细细琢磨。

我渐渐明白,教育者先受教育,只有个人基本功扎实了,才能做好党的创新理论的“播火者”。于是,我从厚实理论素养、练实教学底蕴做起,在宣讲内容的精、准、实上下功夫,对习主席重要讲话精神最新观点、最新论断,第一时间学习掌握、第一时间消化吸收、第一时间带入课堂,努力把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讲深、讲透、讲活。

方式方法是理论服务之“桥”。理论宣讲要让基层官兵愿意听、听得懂、有收获,就不能照本宣科、寻章摘句,必须创新授课方法。

去年,作为陆军党史学习教育巡回宣讲小组成员,我和同事赴第72集团军旅团级单位开展理论辅导。为了让理论宣讲真正“活”起来、“动”起来,在大课辅导、互动交流和骨干帮带过程中,我们灵活采用视觉化呈现、形象化表达的方式,努力做到思想性和趣味性的有机结合,用生动故事阐释高深理论,把“基本原理”转变成“常识道理”,用互动代替说教,让理论服务“不仅有意义,而且有意思”,受到了基层官兵好评。

理论服务不仅是传授知识的过程,还是以身示范、以德育人的过程。一次,曹二刚教授到北部战区陆军某旅驻训点授课,克服尘土飞扬等不利条件,上好每一课。这让我深切感受到:宣讲者的姿态是理论服务的“样子”,政治教员的言行直接影响着理论的传播度和影响力。距离近了,语言实了,感情深了,道理也就更容易理解和接受了。

理论指引方向,真理给人力量。这些年,“星火”理论宣讲服务政治教员群体,在守好军队院校政治理论教学主阵地的同时,深入开展理论服务走基层活动,组成宣讲小组,精心备课施教,把信仰的火种播撒在大江南北座座军营。

下个月,党的二十大即将召开。我将第一时间了解掌握大会精神,系统研学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扎扎实实备好课,为学员和部队官兵宣讲辅导、答疑解惑,履行好一名政治教员的职责。

心中有信仰 脚下有力量

■火箭军某团三级军士长 俞细文

今年“八一”那天,团里组织了一次集体宣誓。面向鲜红的军旗重温军人誓词,一种炽热、滚烫的情感在我胸膛不断升腾。

入伍18年,我始终坚持真学真信、深思深悟党的创新理论,从一名只有中专学历的新兵,成长为战友们眼中的“理论通”“明星宣讲员”,成为基地唯一一名士兵“优秀政治教员标兵”。2021年,我作为全国典型,被媒体广泛宣传。回首来路,是党的创新理论为我点亮了人生,让我始终充满力量、追光前行。

其实,在学理论之初,我曾感到枯燥,但有一种朴素的信念始终萦绕在心头:战争年代能指导军队打胜仗、建设时期能促进国家大发展、困难时期能让老百姓吃饱饭,党的科学理论一定有它非常了不起的价值,再难我都要学下去。于是,遇到不懂的内容就找人请教,看到重点内容就抄录下来,并记下学习心得……渐渐地,理论学习成为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无论到哪里都带个小本子,随手记录思想火花。

入伍第5年,我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但我深知,入党不是理论学习的终点,而是标准更高、要求更严的起点。为此,我告诉自己不仅要把理论学懂弄通,更要掌握其中蕴含的立场、观点、方法,这一过程,让我越发感受到真理的强大力量,也让我站得更高、看得更远。

“军队首先是一个战斗队,是为打仗而存在的。”多年来,我始终牢记习主席关于备战打仗的重要论述,并将其转化为苦练过硬技能、掌握胜战本领的不竭动力,持续强化“随时准备上战场”的使命意识,努力将自己淬炼成信息网络通信领域的行家里手。

一次,我所在部队信息网络装备全面升级,要求一个月内必须具备实战能力。复杂的通信网系、集成的操作平台、全新的软件系统,一切都是全新挑战。那段时间,我铆在机房深学苦练,不到一个月时间,率先拿下独立上岗资格。为提高联合信息支援保障能力,我积极创新指控安防支援保障模式,提出“一主双备”网络安全方法,得到推广应用。这些年,我先后参与百余次重大任务,带领班组多次在火箭军、战区编组联训中夺得第一。

理论的火种点亮了我,我也努力用它点亮更多人。团里开办“烽火大讲堂”,我面对面为战友释疑解惑;基地组织“理论轻骑兵”宣讲队,我与战友分享学习习近平强军思想的心得和经验。2020年底,我到军校参加晋升高级军士培训,学校专门安排我讲授一堂理论课。我围绕“为什么要学习党的创新理论”“怎样才能学好习近平强军思想”等主题,用16张思维导图搭起理论学习的“知识树”。课后,战友们纷纷称赞我的授课清晰明了、通俗易懂、方法实用,听后有豁然开朗之感。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正是始终坚持学习党的创新理论特别是习近平强军思想,我才一步一步成长到今天。即将召开的党的二十大,必将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党的创新理论,我将继续把学习党的创新理论作为人生追求,积极投身强军实践,当好不负重托、不辱使命的先锋战士。

(解放军报记者邹菲、特约记者李兵峰整理)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