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强军这十年丨第83集团军某旅红一连:一路奋进 一路转型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作者:贺逸舒 陶然 发布:2022-08-25 06:46:17

幻灯片 手机看 分享到

一路奋进 一路转型

■解放军报记者 贺逸舒 通讯员 陶然

你人生中最重要的台词是什么?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

胡贯蕾的答案是:“我是红一连第49任连长。”

每当这句话脱口而出,胡贯蕾总能感受到一种自信的力量。

今年,红一连组建95周年,胡贯蕾担任红一连连长第3年。从刚上任时的手忙脚乱,到如今的游刃有余,胡贯蕾越来越意识到,红一连连长这个身份带来的不仅是荣耀,还有沉甸甸的责任。

红一连的连史馆里,摆放着连队获得的各种荣誉证书。细细品读这些荣誉,我们能看到一支连队的奋进足迹。

一路奋进,一路转型。“在红一连,我们不仅能感受到人民军队历史血脉的厚重;还能感受到改革创新的脉动。”站在荣誉墙前,胡贯蕾一脸骄傲。

第83集团军某旅红一连正在进行战斗演练。姜东坡摄

足 迹

记得来时的路,才能走得更远

夜晚,山间,一群迷彩身影在灌木丛间飞快穿行。

此时,队伍里的每一名官兵都已经疲惫不堪,但始终没有一个人掉队。

奔跑,这是第83集团军某旅红一连前进的姿态。1942年11月15日,为粉碎日伪军的“扫荡”,红一连二排官兵连夜奔袭80余公里,圆满完成断敌退路战斗任务,被新四军三师授予“飞毛腿排”称号。

从2019年开始,二排每年会在排庆日组织一次80公里武装奔袭,向前辈致敬。

指导员郑纪文记得,2019年11月的一天晚上,4班班长陈彬敲响了他的门。“指导员,我们班里有个新兵不相信前辈们一夜能跑80公里。我们今年排庆日就跑个80公里吧。”陈彬说。

听到这个建议,郑纪文第一反应就是:“一夜80公里,你们能跑下来吗?” 陈彬坚定地说:“跑不下来也要跑!只要有一个人能坚持下来,就能证明这段历史是真的!”

陈彬的话激起了郑纪文心中的热血。他同意了这个提议。

2019年11月15日,二排官兵特意在驻地附近选择了一条崎岖山路,模拟当年前辈们的行军路线,开启了他们的“正名之战”。

当天深夜,还在加班的郑纪文听到楼下一阵喧哗,二排的官兵回来了!全排官兵,有6名跑完了全程,其他官兵的表现亦可圈可点。

当初提出质疑的那个新兵名叫岳寒,入伍前是一名体育特长生。新兵训练期间,他是大家公认的“飞毛腿”。学习“飞毛腿排”这段连史时,岳寒认为,一夜80公里,已经超越了人体极限,根本不可能。

亲眼见证真的有人能完成这一挑战,岳寒终于沉淀了下来。从此,他训练得愈发努力。

如今,这项特别的排庆活动已经持续了3年。偶尔也会有人对这项活动提出不同看法,但郑纪文十分坚定,因为他看到了许多像岳寒一样的新兵发生转变。

郑纪文认为,只有当个人与历史产生关联,才能真正继承前辈留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

郑纪文鼓励连队每名官兵去寻找红一连更多的历史,并讲给大家听。去年,他带着战友们沿着前辈战斗历程,探访革命旧址。从黄洋界到湘江之畔,从四平城下到海南岛边……他们踏上红一连前辈们曾走过的路。

曾经的铁脚板,变成如今的步战车。近10年,红一连走到了更远的地方——他们远渡重洋,去南苏丹执行维和任务;他们翻越重重高山,到达雪域高原,在炮火硝烟中战斗;他们冲锋在抢险救灾一线,将百姓守护在身后……

郑纪文坚信:“记得来时的路,才能走得更远。”

目 光

装备先进了,思维更要随着一起“更新换代”

盛夏,渭北某野外驻训场,一场阵地攻防演练激战正酣。

山间训练场硝烟弥漫。红一连官兵跳下步战车,在多种火力要素的配合下,发起最后冲锋。最终,他们顺利将战旗插上蓝军阵地。战旗下,一张张沾满了灰尘的脸上,笑容格外灿烂。

去年4月,红一连受命担负新装备先行试训任务。短短几个月,他们就摸透了新装备。

回想连队移防之初,面对新驻地、新装备、新战友,红一连开始探索一条传统步兵向合成精兵的转型之路。

连队三楼走廊尽头,一间研战室顺势而建。整个研战室,透着浓浓的硝烟味儿:左边墙上,是革命战争时期“红一连”创造的6种经典战法图解;右边墙上,是近几年官兵探索总结的创新训法汇编和自行研制的相关训练器材图表。

每周六,连长胡贯蕾就会召集连队骨干,来到研战室共同研究战例。在这里,所有人都可以自由交流。在胡贯蕾看来,谁对谁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把问题抛出来,大家思考了、研究了、关注到了这个问题。就这样,一条条“奇思妙想”从研战室里诞生,又在一次次演训中不断被检验。

“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世界新军事变革风起云涌。未来战场上,我们还能不能继续胜利?”这个叩问,常常在胡贯蕾心中激荡。

那是2020年的一次演练。为隐蔽行军企图,胡贯蕾按照以往惯例,命令全连昼伏夜出、穿越密林。然而,蓝方早已通过无人机侦察,清楚掌握红方的举动。原本计划中红方的突袭,竟变成了蓝方的伏击。

这次失败让胡贯蕾意识到,装备先进了,思维更要随着一起“更新换代”。

去年,又一场演习在中原地区打响。胡贯蕾突破思维定式,灵活应变,打了一场漂亮的突围战。

学无止境,这是红一连官兵共同的认知。训练之余,胡贯蕾始终保持着学习的状态。他常常会把学习心得分享给战友们。在他看来,学习并不只是指挥员的事:“战友们将这些东西装进脑子里,遇到类似的情况就不会不知所措了。”

“把自己当成一个没有盖子的水桶,不仅要努力克服短板,更要去除自满心态。”这是胡贯蕾独特的“水桶理论”。

信 仰

因看见而坚持,所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信仰是什么?

曾经,连长胡贯蕾觉得信仰很遥远。和许多90后一样,他认为信仰只是一个模糊的概念。

来到红一连后,胡贯蕾才发现,信仰并非遥不可及,它就在身边每一个人、每一件事上闪闪发光。

2017年,连队接到移防命令。“消息传来的时候,很多人不信。连队在营区驻扎已经48年了,怎么可能说走就走?”胡贯蕾回想当初的场景,仍感觉有些不可思议。

那时候,老连长周光魁的爱人在驻地考取了公务员,上士高震的孩子才出生……接到命令后,党员们带头整理物资,安抚家人。不仅如此,他们还自发地给其他战友做思想工作。

2017年“七一”当天,一辆辆满载着人员与物资的大车从老营区出发,驶向新驻地。“越是关键时刻,忠诚体现得越明显。”胡贯蕾说,“在这里待得越久,越感觉不一样。以前觉得不理解的事,现在已经习惯成自然。”

“党员骨干,永远是冲在最前面的人。”二班班长欧后恭说,“你带头去干,其他人也会愿意跟着你干。”

去年一场演习,红一连负责最艰难的开辟通路任务。推进至一个关键路口时,连队开辟通路的车辆损毁,工兵也打没了。这时,步兵一个班一个班冲上去。没有路,他们便从泥潭水潭中爬过去,用血肉之躯为战友开辟出一条通路。

突破后,蓝方开始后撤,红一连的兵力也只剩不到一个排。当时,胡贯蕾大吼一声:“同志们,今天连长再带你们冲锋一次!”

连长冲出去后,所有人跟了上去,党员在最前面,他们又一次发起了进攻……

胜利的滋味,始终铭刻在记忆里。连长带头,党员骨干紧随其后冒着炮火以低姿匍匐姿态蹚过泥水。那个场面,在欧后恭的记忆里挥之不去。

对指导员郑纪文来说,第一次感受到信仰的力量,是从连史馆的一张老照片中。

那时候,郑纪文刚接任红一连指导员。按照惯例,他要为全连官兵讲解一次连史。

经过努力,郑纪文自以为已经背熟了连史。可当一名党员代表询问他一张老照片背后的故事时,他却卡了壳。

那是一张有关入党誓词的老照片。1931年,江西农民贺页朵在一块红布上写下了入党誓词。“他识字不多,24个字错了6个。”郑纪文说,“在当时那种白色恐怖下,敢把名字写在红布上,意味着他已经把自己的全部交给了党。”

这张照片背后的故事,被郑纪文深深铭刻在心里。

信仰是什么?

胡贯蕾在书中读到这样一句话:“多数人因为看见而相信,只有少数人因为相信而看见。”

“因相信而看见,因看见而坚持,所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就是信仰的意义。”胡贯蕾说。

让历史告诉未来

■陆辉

凡树有根,方能生发;凡水有源,方能奔涌。

回望人民军队奋斗征程,从南昌起义的一声枪响,到井冈山上的红旗漫卷;从高呼“为了新中国,前进”的董存瑞,到写下“为了祖国不惜血染战旗”的王建川;从王杰精神、张思德精神、邱少云精神,到长征精神、塔山精神、上甘岭精神……一段段风云激荡的革命历史,一场场惊心动魄的伟大战役,一个个感人至深的红色故事,不仅蕴藏着我们“从哪里来”的精神密码,更标定了我们“向哪里去”的精神路标。

95年风雨兼程,人民军队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胜利走向胜利,很重要的就是一代代官兵不断传承和赓续红色基因。时代在变,传统不变;官兵换了,传统不换;装备改了,传统不改。革命军人对我党我军优良传统几十年如一日地执着坚守、一以贯之地落实执行,让人民军队成为世所公认的“无法复制的军队”。

我们传承红色基因,是一种俯视,看看脚下的路有没有偏离初心;是一种展望,从历史中找到“属于未来的东西”。

有人问红一连为什么这么红?答案就是,他们几十年如一日,把红色基因融入官兵血脉、植入官兵心田,不断发出“新芽”,开出绚丽夺目的“时代之花”,凝聚出更为澎湃的强军力量。

习主席强调:“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 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更需要革命军人大力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坚定理想信念,勠力奋斗强军,切实肩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新时代使命任务,向着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昂首疾进,书写新的荣光。

(作者单位:北部战区总医院)

责任编辑:张硕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数据加载失败,请确保在www.81.cn域名使用侧边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