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死驿站”追逐生命之光
——记全国诚实守信模范、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重症医学科主任周飞虎
■中国国防报记者 张培瑶 通讯员 张 密
周飞虎与患者交流。
洗手,消毒,换上深蓝色内穿衣,罩上白大褂,调整口罩并压紧塑形条……周飞虎在科里的每一天都是这样开始的。此时是6点40分。他要赶在8点交班之前,查看患者诊疗记录,整体把握最新病况,想想“哪位患者今天可以转到普通病房?哪位患者情况不够理想?哪位患者要调整治疗方案?”
病房内,大多数患者被各种监护设备包围着。一位患者的心电监护仪发出“嘀嘀”声,值班医生马上小跑过去。前一天,这位患者的情况还比较乐观,但一夜之间病情急转直下。
这突如其来的病情变化,不免让人感到沮丧。交班会上,周飞虎为大家打气:“哪怕只有一线机会,我们也要尽百分之百的努力。”在重症医学科这个被称为“生死驿站”的地方,他和同事们用精湛的医术和爱,追逐生命之光。
中国人民解放军赴巴基斯坦抗疫医疗专家组合影。
在生与死的紧要关口,他总是抓住每分每秒
“患者面部严重外伤、血红蛋白低、血压不稳定,注意感染防控,托住器官功能……”在记者到访的前一天深夜里,一位做完外科手术的患者被转接到重症医学科。周飞虎迅速起身,快步走进病房,一边紧盯着设备上处在危险值的各项指标,一边指导医护人员紧急处理。
几个小时后的清晨,周飞虎向记者叙述救治过程,这种“生死时速”的紧张感,被一句“我们没有时间点儿”轻易带过。
周飞虎早已适应了这种高强度、快节奏的工作模式。在他看来,重症医学是与死神的赛跑,每一秒都至关重要。很多时候,这里的每分每秒甚至会决定重症患者的生死。
2008年,在汶川特大地震救援现场,周飞虎巡诊时发现四川女孩唐钰岚陷入昏迷、嘴唇发紫,颈动脉停止搏动。他当即进行心肺复苏,将女孩从生死线上拉了回来。
有时候,情况更加复杂。重症患者大都患有多种疾病,与快速施救相矛盾的,是重症医生在风险和收益之间的反复权衡——既要衡量器官之间的相互影响,又要考虑药物可能产生的副作用。“ICU医生有时像是一个哲学家。”周飞虎说。
一位28岁的小伙子,刚转入重症医学科时存在严重多脏器功能衰竭,查不出病因。救治过程中,小伙子的病情多次反复,先后经历3次气管插管。病情错综复杂,周飞虎带着同事把握主要矛盾,在蛛丝马迹中寻找生的机会,“走钢丝”一般调整用药量,一次次将年轻的生命挽救回来。
“不抛弃,不放弃。”周飞虎指导的博士后毛智告诉记者,从学术角度判断很多患者希望渺茫,但周飞虎总是选择坚持,有时就在“再努力试一试”中迎来一线曙光。
生命仿佛也在以“奇迹”的方式,回应着他的坚持。
按照常规救治手段,唐钰岚需要截去受伤严重的下肢。看着女孩父母绝望的眼神,在解放军总医院卢世璧院士、陈香美院士等老专家的指导下,周飞虎决定冒着风险保守治疗,终于克服重重困难保住了她的双腿。13年过去,唐钰岚走起路来,已与常人无异。
那位3次气管插管、九死一生的年轻小伙,如今已病愈出院,重新开启新的人生。
从事重症医学18年来,周飞虎参与救治的患者超过1万例,康复率达95%以上。许多患者转院过来的时候情况危急,经过周飞虎团队精心救治后,大多转危为安。
重症医学科入口处的展板上,一组标语引人注目——
X+Y+Z=A;100-1=0;0.1永远>0。
“关注最不起眼的细节,抓住最后的机会,有可能带来顶级效果。”这是以周飞虎为代表的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重症医生们对患者及其家属的承诺,也是他们坚持不懈的工作追求。
“生命相托,永不言弃”科训。
在小家与大家的天平上,他毫不犹豫偏向后者
一台不间断运行的普通台式电脑、一个躺下连腿都伸不直的小沙发、摆放在显眼位置的战备包……这间狭小的空间,是周飞虎第二个“家”。
不仅仅是他的办公室,整个重症医学科走廊每隔约10步,都有一张简易沙发床。累了,医护人员就在这里小憩。
以岗为家的背后,是他们在扮演儿子、丈夫、父亲角色上的“失衡”。
“明年除夕一定陪您吃晚饭……”周飞虎总是对母亲许诺。但每一个春节除夕,他都留在病房陪伴病人直至深夜,再回家陪老人吃饺子。
“忙完了这段日子就一定……”他常常这样告诉妻子。但妻子知道,丈夫“忙”是常态,“这段日子”是永远。
一次次“失约”家人的同时,周飞虎一次次奉命出征。
在闻“埃”色变的利比里亚,他和战友们冒着酷热天气、穿着3层厚重的防护服与埃博拉病毒搏斗,重症病人救治成功率达80%以上。参与救治我国赴马里维和受伤战士时,他作为唯一的重症医学专家,临危受命留守塞尔维亚,顶住医疗设备不足等巨大压力,保障4名伤员平安回归祖国。
2020年4月,周飞虎和战友们再次披上“战袍”,远征巴基斯坦执行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任务。
一次,专家组奉命前往中部和南部疫情最严重地区协助抗疫。为避免乘坐普通飞机被感染,当地特意派遣一架小型专机接送。这种飞机飞行极易受气流影响,安全载重重量要严格控制。
从10名队员中选出4名,周飞虎面临艰难选择——
“队长,我去吧!”
“我们都行,没有问题!”
那一刻,泪水模糊了他的双眼。“这些战友,有的孩子还小,有的亲人刚因重病去世,有的自己身体也不好……”
并不炎热的机舱里,周飞虎的衣领浸满了汗。“出发前‘打胜仗,零感染’是一句口号,但真正踏出国门之后,才知道这是怎样沉甸甸的责任。”既要看好病,又要平安回来,这是军人周飞虎对国家、对战友的承诺。
“她经常自己去小药店买药,怕影响我的工作。”提起母亲,长期“欠账”的周飞虎语气中充满歉疚。
“我也不敢有病,也不敢说有病。”提起儿子,母亲眼中满是体谅。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重症医学科文化墙。
在治愈与遗憾的对立中,他传递着医者仁心
“这里永远迎来危重病人,上一位刚刚好转离开,换来的是病得更重的患者。”长期处在高压环境,身为科室主任的周飞虎努力让这一方天地变得更有温度。
科室走廊两侧的文化墙上,标注科室成员生日的一颗颗“果实”高挂在“生命之树”上,老一辈人民军医黄志强院士书写的“生命相托,永不言弃”,作为“科训”激励着每一个人。
查房过程中,一位病人意识并不清醒,周飞虎还是自然地拉了拉病人的手;见患者脚露在外面,他会上前掖一掖被角;看到病人腿抬得不够高,他马上伸手调整……
“有些特别微小的细节,我们年轻医生过去可能不太注意。但主任的一举一动,我们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毛智说。
“周主任平时说话和风细雨,但也有发火的时候。”一次,周飞虎向一位年轻医生询问患者病情数据,对方回复得不够精确。尽管电脑系统里已经准确记录了相关数据,但周飞虎还是提出严肃批评。他常常对科室成员说:“ICU是一个不允许出错的地方。”
然而,医学是一门有时会存在遗憾的科学,医生总有自己的无奈。面对许多危重患者,周飞虎嘴上安慰“没事儿”,其实“自己心里也有过忐忑”。他说:“看到患者康复的时候特别欣慰,但有时候经过努力救治患者仍然没有好转时,也会陷入深深自责。”
为了对患者进行及时、科学的救治,近年来,周飞虎团队基于物联网系统,大力推进“智慧ICU”建设。病房中,智能信息采集车随时提取上传病情变化数据,一旦患者指标评分到达风险临界值,系统便会自动生成红线预警,提示医护人员及时施救。
眼下,周飞虎正带领团队进一步优化智能预警体系,完善软件系统建设。下一步,他计划将研究成果“移植”到机器人身上,在病情分析、交互问诊、病人服务等方面实现更高水平的自动化。
采访间隙,周飞虎热情地邀请记者品尝咖啡。他是咖啡爱好者,每次抢救完病人后,都会喝上一杯,这是他自我减压的方式之一。咖啡入口虽苦,最终能品出甜来,正是一名重症医生的切身感受。
不久之后,周飞虎将迎来自己从事重症医学的第19个年头。在今年的科室年度总结中,他用这样一句话收尾:“唯有勇敢和爱,才能一往无前。”在重症医学科这个离死神最近的地方,这是他们的行医之道。
(本版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重症医学科医护人员合影。
洗净的药瓶组成暖心字样。
周飞虎与医护人员讨论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