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精神家园,有我青春的力量”
新华社记者郭敬丹
上海市兴业路76号,中共一大会址,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每当张欣怡带观众来到这座百年石库门建筑前,说出“欢迎您来到党的诞生地”时,心中就会有一种庄严的使命感。
张欣怡是中共一大纪念馆“90后”宣教专员。守护精神家园,传播红色文化,是她主动选择并热爱的事业。
6月29日,张欣怡(左一)与中共一大纪念馆的宣教专员们在馆内进行讲解演练。新华社记者 刘颖 摄
2021年6月3日,中共一大纪念馆全新开放,讲述“伟大的开端”有了更加丰富的展陈、更加广阔的空间。张欣怡还记得自己第一次在新馆为观众讲解时的状态:“十分激动,特别紧张。”
工作中她特别有成就感。“在‘南陈北李,相约建党’展项前,我分明看到,观众眼里都闪着泪花。”张欣怡回忆说,自己声音颤抖,可能还有点磕巴,但却体会到来自观众的巨大共鸣。“因为我把历史和信念传递出去了。”
去年入职纪念馆时,张欣怡28岁,正是百年前中共一大代表开创伟业时的平均年龄。一个巧合,让百年后的“新青年”觉得离先驱更近了一些。张欣怡时常有这种“穿越感”。站在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首个中文全译本展区,她突然想到,某种程度上,自己在和先辈做同样的事——用通俗的语言,用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红色信仰。
2021年10月25日,张欣怡在为上海中学的学生讲述革命文物的故事。新华社记者 刘颖 摄
如今,讲述党的历史,已走向更广阔的舞台。“上午在馆里带队参观,下午随‘百物进百校,百讲证百年’活动走进大中小学,晚上到红色地标上演沉浸式情景党课”,这经常是张欣怡和同事们忙碌而充实的一天。纪念馆今年年初推出的“伟大精神铸就伟大时代——中国共产党伟大建党精神专题展”已开启全国巡展,张欣怡全程参与布展、撰写讲解词、讲解等工作,经历着新一轮的锻炼和成长。
不断“输出”,就更要不断积累。3月,纪念馆特别启动“面壁计划”,通过精读书目帮助宣教专员们“修炼内功”。张欣怡办公桌的书架上,《中国共产党历史》《红色的起点》等书籍塞得满满当当,笔记本里工工整整记着一个个党史知识点。结合馆内各项文物,张欣怡还不断拓展阅读。
越是深入学习,就越能被百年党史所打动。“希望通过我的讲解让观众感知,在另一个时空里的年轻人,他们为了民族、国家付出过那样的努力甚至牺牲。今天,党的事业风华正茂,共产党人的追求和奋斗从未改变。”一口气说到这里,张欣怡眼中泛起泪光。
“我们这代人要走好自己的新长征路。”对张欣怡来说,“成为最有效能的红色故事讲述者”,就是奋斗的目标。
“我能感受到,大家对红色历史的兴趣越来越浓了。我们经常开玩笑说,馆里常有‘咚咚咚’的声音,那是观众看展品时太投入,头都碰到了玻璃。”结束一场讲解时,张欣怡还往往为观众推荐中共一大会址附近的红色地标,如渔阳里、辅德里、甲秀里等等。在她看来,那些藏在上海大街小巷里的古朴建筑,串起中共创建初期的坚实脚步,值得一去再去,一品再品,从中感悟伟大建党精神。
6月29日,张欣怡(右一)与中共一大纪念馆的宣教专员们在馆内进行讲解演练。新华社记者 刘颖 摄
充满活力,充满自信,张欣怡和她的伙伴们身体力行宣示着,“守护精神家园,有我青春的力量。”
(新华社上海6月30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