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材高大、气宇轩昂的王作兵是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场系统责任总师,他在测发大厅里目睹该火箭发射全过程后,轻轻地舒了一口气。稍后,他与同事又急忙赶往发射塔架,查看塔架设施设备的受损情况。
为航天保驾护航
王作兵是湖北荆州人,荆州是一座具有3000多年历史底蕴的古城。从小王作兵就热爱学习,一直是老师与同学眼中品学兼优的好学生。高考时,他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哈尔滨工程大学。2003年6月,他从哈尔滨工程大学毕业后,毅然决然选择了前往地处大漠戈壁中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工作。19年来,他一步一个脚印,从助理工程师干起,渐渐地成长为高级工程师,累计参与了近百次航天发射任务。
“整个航天发射场有加注供气、塔架平台、空调水暖、供配电、消防等14个系统2000余套设施设备。王总的工作职责,就是确保这些系统与设施设备保持良好的状态。”王作兵的同事邹俊说。
“我们大量的工作都是在发射前完成的。每次发射后,我们都要让相关设施设备的状态,快速恢复到下一发任务发射前的准备状态!”对每一个任务流程需要用到的设施设备及其性能状态,王作兵都如数家珍。
面对超高密度、超高强度、超高难度的航天发射任务,如何确保发射场设施设备发射状态良好?王作兵的答案很简单:功在平时。
“每次任务前,王总都要精心组织筹谋,对每一台设备进行全面的检查,对测试厂房上千个插座反复检测,不放过任何一个问题。”年轻科技人员纪伟国说,他对关键设备技术状态管控要求极为严格,在他眼里没有“小问题”。
每一次,王作兵都会组织人员利用任务间隙对设备进行检修检测,对设备的重要接点、关键部位进行复检,对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进行应急处置演练,定期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考核,有效提高了地面设施设备保障的时效性和可靠性。
“近年来,我国航天领域发展迅速,为了满足新型号火箭、卫星的发射需要,发射场也在不断进行建设改造,加上载人航天发射和多型号卫星发射任务并行,迫使我们不得不创新工作方法,提前发现并处理问题隐患,确保了任务过程和结果双圆满。”王作兵说道。
针对卫星发射塔架射后恢复时间短、状态转换多等实际情况,王作兵和团队研究建立了发射塔架射后恢复工作标准化流程体系,不断完善发射场相关工作规范。
为了提高发射场的智慧化水平和综合保障能力,王作兵和团队积极推进地面设备信息化建设,全程参与“卫星发射场塔勤系统智能化研究和建设”工作,努力实现现场无人值守、减员增效的目标。现在,发射场的负责人可以在办公室电脑上,随时查看发射场的工作情况。
记者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场信息中心看到,通过显示大屏,就可以清晰看到各个系统设备运行的参数和厂房内操作人员的工作情况。
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
测发部门工程师杨建说,王作兵做起事来雷厉风行,效率很高,曾为多艘神舟飞船的成功发射保驾护航:“在神舟十二号飞船发射准备阶段,王总负责了20余项建设改造工作。他及时协商各个施工队调整工作计划,协调解决了改造过程中发现的46个问题,有效避免了建设项目相互制约影响任务进度。”
2021年6月,神舟十二号任务产品转运到发射区后,突然遭遇大风降温天气,没过多久,发射场信息中心大屏上显示,发射塔架整流罩空调出风口湿度参数超标。
接到值班电话后,王作兵赶紧从床上爬起来赶往发射场。他带领空调系统的同志们连续工作48小时,反复比对、反复调整,终于把问题解决了。为了避免类似情况发生,他们还及时制定了针对性的方案预案。神舟十二号飞船发射成功后,王作兵与同事才松了一口气。
王作兵的家离发射场只有15分钟的车程,他每天一早就去上班,经常工作到第二天凌晨才回到家中,几乎没有时间陪儿子学习、玩耍。儿子好几次跟妈妈说:“我想爸爸了。”王作兵的微信头像是他和儿子的合影:儿子拉着他的耳朵,两人头挨着头,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王作兵说,他也很想经常陪在儿子的身边……
“我们的工作就是确保发射场设施设备状态良好,确保发射取得圆满成功。只要发射成功了,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王作兵微笑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