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员您还会乐器啊!”
“我会吹黑管,大学的时候,我是学校军乐队的队员。”
——“指导员给我们的第一印象像个书生,比较儒雅一点。”
听着这三言两语,再加上“单眼皮”“娃娃脸”的长相,你会想到啥?文艺青年?音乐才子?你脑海里想象的那个夕阳下抱着黑管静静吹奏的青年,曾在2015年不畏生死打退暴徒后荣获一等功、2016年被评为“中国武警十大忠诚卫士”、2021年被葫芦岛市表彰为拥政爱民模范个人,他就是“90后”人大代表、武警第一机动总队某中队指导员——赵贺。在外人眼里,他头顶光环,但他始终认为自己是一名最普通的基层带兵人。
赵贺近照。(受访者供图)
两会期间,中国军网记者专访全国人大代表赵贺。
履职五年来,赵贺针对国防教育提出了“建立预征对象思想心理教育引导机制”的建议;针对有的战士退伍了,档案交接慢的问题,他提出了“加强退役军人档案管理,形成档案电子化”的建议。今年,他结合当前退役军人安置工作的开展情况,围绕“完善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机制”形成了建议。赵贺在一步一个脚印中积累经验,形成了一份份带着战友期待的建议。每一份议案建议,都不是“随口说说”,而是寄托着沉甸甸的兵情兵心。
只有深入战友中间开展广泛调研,才能更准确地反映战友们的真实期盼。作为一名基层指导员,赵贺从自身职务出发,根据自己的带兵经历,从新兵入营、战士的日常训练,到战士转改士官以及退伍之后回地方工作,收集了解处在不同阶段的战友们遇到的矛盾与困难,收集他们的意愿与想法,以解决困难为出发点和着力点,形成意见建议。五年的履职经历,让赵贺增添了几分成熟,处事更加耐心与细致,思考变得更加深入。“我本身就是现役军人嘛,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遇到问题我首先会想到,问题出现的原因是什么,有这样问题的战友又有多少?”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党员、军人,这三重属性时刻提醒着他,想战友之所想,忧战友之所忧。
穿防爆服的赵贺。孟威 摄
“我喜欢和战士们一起训练,也喜欢和他们一起研究训练项目,再加上个人素质也还行,所以当时我一直想的就是当个军事干部。”出人意料的是,2018年5月,因为工作需要,赵贺被调整到新组建的搜救排爆中队担任指导员。领受命令后,他立即调整心理、切换角色。“刚开始当指导员的时候不知从何处入手,当和这些‘95后’‘00后’沟通的时候,讲的那些大道理他们都懂,但是就是‘你讲的都对,我不一定听’。”说起当时的情况,赵贺的脸上露出了一丝无奈。
该中队是由三个单位抽调组成,每个单位之前的运行管理模式都有所不同。这种情况该如何把大家拧成一股绳?是那段时间赵贺思考最多的问题。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他努力去了解每一名战士,和战士们一起吃、一起住、一起训练,结合每一个人成长经历,设身处地去理解他们的想法做法。每当有任务时,他第一反应是“我们该如何一起完成这项任务”,转身就去找班里的骨干商量,群策群力。从“我”到“我们”,他以爱兵之心将这群来自不同单位的陌生人团结成了一个牢不可破的整体。这样的赵贺,慢慢地走进了战士们的心里。
“当你真正地了解战士们,走进他们心里之后,他们就会从‘要我训’变成‘我要训’,根据每个人的性格特点,解决他们思想上的包袱,这个时候再搞训练,反而会形成像催化剂一样的东西来让大家拧成一股绳。”深谙爱兵之道,把每名战士装在心里,这正是赵贺“转型”成功的最重要的原因。
赵贺在进行排爆训练。孟威 摄
2018年,同样让赵贺摸索前进的还有另一个新身份——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我代表着战友们,更要表达他们心里的呼声。”那一瞬间的低沉语气让人感受到了他的郑重与严肃。
五年的履职生涯一晃而过,赵贺今年30岁整。有人说,30岁是一个崭新的开始。当记者问到他对未来有什么期待时,他思考了一会说道:“希望未来能多多提升自己的能力吧!荣誉很多,代表着战友们对我的期待也很高。为了不让相信我的人失望,我希望,未来能够有更高的能力来担得起这一份份荣誉背后的责任。”
一路奔跑,一路冲锋。在奋斗路上,他不过多言语,始终秉持着心中不变的信念,一步步向前,步伐坚定而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