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他带千万资产回乡搞建设,让昔日贫困村人均收入翻了近十倍

来源:中国军网作者:黄敏责任编辑:杨晓霖
2022-01-25 16:26

在2021年2月25日上午举行的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四川蓬溪县常乐镇拱市村党委书记、退役军人蒋乙嘉荣获“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让土地充满希望、让鲜花开满村庄、让乡亲们过上城里人羡慕的生活”,这是蒋乙嘉一直以来的心愿。

2007年,蒋乙嘉怀揣这样的目标,先后出资2000余万元,修建道路水系、发展特色支柱产业,带领乡亲们积极建设“兴业、家福、人和、村美”的幸福美丽新村。

经过13年的艰苦奋战,昔日的穷山沟变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人均收入从2007年约2300元,到2020年已经超过21000元,并先后荣获“四川百强村”“全国农村人居环境示范村”等称号。

带千万资产回乡当农民

蒋乙嘉随身携带有几张照片,其中一张拍摄于1971年,那是他12岁时,从村里徒步到县上拍的一张证件照。“看到县上的热闹,还有从未见过的照相馆,内心久久不能平静。”蒋乙嘉说,“也就在那时心里种下一个愿望,等长大挣到钱,帮助村里人过上好日子。”

十多岁离开家后,蒋乙嘉搬过砖、卖过菜,后来参军入伍20年,复员后又创业打拼10年,积累下千万资产。有了帮助乡亲们脱贫致富的基础,2007年,他决定带着千万积蓄返乡,从老板变回村民。

“这不是突发奇想,12岁种下的梦想,随着时间生根发芽。”蒋乙嘉说。

四面环山的拱市村距离县城25公里,耕地总面积1277亩,辖11个村民小组1719人,是典型的旱山村。村里人多地少、干旱缺水、不通公路、信息闭塞,村民靠天吃饭,十分贫困落后。

蒋乙嘉对村里的改造从提升基础设施开始。为什么先修路?蒋乙嘉有自己的想法。他认为,只有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才能带领村民走上产业致富之道。“作为新农人返乡,我会从全局出发,一方面加强农村道路建设,改造小农水,填补政府投资不足;另一方面我对既有道路和灌溉系统进行养护维修,还解决了农村道路维护缺位、灌溉系统荒废的问题。”蒋乙嘉说。2007 年,他捐资 500 万元修建道路、蓄水池、灌溉渠道,让水泥路社社通、户户通,解决了种植业运输和灌溉问题,改善了村里的基础设施。

2000余万元积蓄全被蒋乙嘉用到了村里基础设施建设及产业发展上,其中不少艰辛鲜为人知。“回家乡要过三关,家庭关、亲属关和老百姓关,要受得了委屈,吃得了苦。感觉坚持不下去的时候,哭一场接着干。”蒋乙嘉说。

2013年,蒋乙嘉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同村两委班子一起制定了“三年打基础,四年强产业,五年建新村”的总体发展规划,成立专业合作社,布局农业产业。“两年后,附近多个村的村民找上门来,希望能加入拱市村。”蒋乙嘉说,几个村的党支部在上级党委的支持下,成立了拱市联村党委。如今,拱市联村已实现千叶佛莲、中药材(三七)、福莲柚、富硒金薯等特色产业成片发展。

蒋乙嘉(右三)向贫困户和村民讲解千叶佛莲种植技术

文化强村 让乡亲们过上城里人羡慕的生活

“说实话,我当时回到村里只准备捐 500 万元,剩下的钱留着自己养老。”蒋乙嘉说,修路期间他一直住在村里,这段时间经历的事情让他感受到,要想彻底改变农村面貌,必须改变村民陈旧的观念。因此,他把脱贫致富的目标定得更高、定得更远,并决定投入 1000 万元建立村文化活动中心,让村民脑袋富起来。

蒋乙嘉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农村居民生活之所以落后,主要是配套设施的缺乏。要提高村民的文化水平和就业能力,首先要提供一个能看书学习、交流休闲的地方,这是我修建文化活动中心的初衷。为此,我拆掉了自家的祖宅,腾出了宅基地, 参照一线城市社区活动中心的标准,修建了一个4000平方米的文化活动中心。”

站在拱市村的村口,远远就可以看到一座灰瓦白墙的川中风格建筑,这就是蒋乙嘉为村里修建的文化活动中心,也是村民最喜欢去的地方。

在建设文化活动中心之初,蒋乙嘉没想到会花这么多的钱。工程启动后他才发现,预算资金已经远远超支,他不仅把1000 万元全都投了进去,还卖掉了北京等地的两套房子。

就这样,蒋乙嘉把自己的全部身家都投入到了家乡建设上,他还组建了村文化艺术团,让乡亲们的精神“富”起来。

同时,他还推行文化招商、农旅结合,发展乡村文化产业,弘扬红色主流文化,传承红色基因。在做好拱市联村春节晚会、千叶佛莲文化节等特色文化品牌的同时,以拱市村现有专业合作社为基础,成立蓬溪县常乐拱市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联合社推动佛莲谷旅游度假区建设。

让鲜花开满村庄 为乡村振兴探路

目前,拱市联村基础设施基本完善,集中成片产业经济林木套种模式基本成型,特别是规模种植千叶佛莲5000余亩,是亚洲最大的千叶佛莲基地,年销售收入 1000余万元,可以说“让鲜花开满村庄”的梦想已经实现了。

“以为脱贫了,大家日子好了,蒋书记就会离开,没想到他还在为村里的事情奔波。”村民周高升说。

“我的愿望还没有全部实现,产业还要做大做强,我还想办学校、托儿所、养老院。我想知道一个基础薄弱、地贫人密的乡村,究竟有多少潜力,能走多远?”蒋乙嘉心里有很多想法。

回乡之始,他就在心里描绘了一幅30年的村发展蓝图,“到2020年,实现三个目标,一是公路、水利设施等基础设施基本完善;二是初步建立产业体系;三是生态环境改善,群众生活殷实,这些目标在2017年就基本实现,差不多提前了3年。”蒋乙嘉说。

蒋乙嘉(左)和村民修缮村里山坡

“每次从外面考察回来,我就有很多信心,我们的浅丘地区蕴藏无限潜力。”站在山上的观景台,眺望山下的美丽新村,蒋乙嘉谈起了接下来的目标和规划——做大十个特色产业品牌,到2035年,建成生态宜居、舒心美好、乡风文明、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美丽乡村,让乡亲们过上城里人羡慕的生活。

“目前,已有企业计划来投资酒店,还有一个加工牛皮凉席的企业计划在这里建工厂,农耕体验馆、国防教育基地计划也提上了日程。”蒋乙嘉说,“5年后你来,说不定能在这里喝上咖啡,孩子可以去儿童乐园玩。”

蒋乙嘉的蓝图不仅限于拱市联村,他想通过一村的发展,探索出一条乡村建设的“拱市路径”,为更多乡村的振兴提供借鉴。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