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手记
来到淮海战场:辽阔的大地上铭刻着人民的胜利
■中国军网记者 李佳琦
以木板为桥面,以身躯为桥墩。这是去年热映的电影《金刚川》中令无数观众泪奔的一幕。但可能很少有人知道,电影中设置的这幕场景,也曾真实发生于70多年前的淮海战役中。
1948年11月,为了让解放军顺利通过不老河,迅速完成对黄百韬兵团的合围,邳州几十名青壮年拆掉自家门板,在初冬冰冷的河水中,用肩膀和双臂架起了一座“人桥”。
敌机在上空盘旋,枪声、炮声响成一片,但“人桥”岿然不动。鲜血染红了河水,将士们含着热泪迅速从桥面通过。最终,华东野战军在碾庄圩全歼黄百韬兵团。
战争的较量还未结束,但淮海战役的胜利,似乎在这一刻就已尘埃落定。
1948年11月6日,总数约60万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与约80万的国民党军在以徐州为中心,东起海州,西至商丘,北起临城,南达淮河的广大地区进行了空前激烈的鏖战。
60万对阵80万,单从数据上看,似乎国民党军更有胜算。可战争从来不只是兵力、兵器的四则运算,随着一组更加宏大的数字加入战局,胜利的天平注定要向人民解放军倾斜。
在淮海战役纪念馆支前厅里,存放着一本已经泛黄的日记本。每位游客看见它,几乎都会停下脚步,俯下身子,注视良久。
这不是一本普通的日记。在它每一页泛黄的纸张上都详实地记录着有关淮海战役中人民群众踊跃支前的情况。
这本日记的主人叫刘瑞龙,时任华东野战军后勤部部长,他在日记中写道:“11月11日,滨海支前情况。原定调运粮食6千万斤,其中麦子2千万斤,秋粮4千万斤,自10月底到11月底分3批完成……”
穿越历史的云烟,这一组组数据不仅展现着支前群众抛家舍业、踊跃支前的坚毅身影,更暗藏着一支军队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密码。
淮海战役中,在解放区各级党政机关团体的组织与发动下,实际支前的民工达543万人,他们发出“倾家荡产,支援前线!”的呼声,将上亿公斤的粮食和各种军用物资运送到前线。同时,又把近10万名伤员从战地一线运回后方。
程亚西拿着自己绘制的淮海战役地图讲述战斗场景。中国军网记者倪鹏 摄
曾担任支前担架运输营营长的程亚西老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激动地说道:“民工们情愿自己扑在伤员身上掩护,也要保证伤员的安全……他们坚决不吃运送的粮食,宁愿自己饿着肚子,也要把粮食一两不缺地送到前线战士们手里。”
时任华东野战军第9纵队73团7连指导员迟浩田回忆:被围在陈官庄一带方圆十几公里内的杜聿明集团,断水断粮,饥渴难耐,于是抢掠百姓,宰杀军马,甚至挖老鼠洞求食,一副副惨状难以形容。从12月下旬起,连降几天大雪,到处白茫茫一片,气温骤然下降,沟壑中的国民党兵,冻饿而死者不计其数。而我军在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下,粮食、弹药供应充足,士气高涨。
60万完胜80万,这是一个深深根植于人民、完全依靠于人民而创造出的战争奇迹。这样的奇迹,再一次生动诠释了人民战争的伟力。
淮海战场上的“小推车”一头连百姓,一头连军队。它满载着民意、民心,将物资推到前线,推动了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更推动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
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将永远是我军立于不败之地的力量源泉。有了这力量,我军就能成为任何敌寇都难以击破的铜墙铁壁。有了党旗所指、民心所向,人民军队就能无往不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