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三牛”精神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作者:徐亚军责任编辑:刘秋丽
2021-12-03 07:04

不负韶华自奋蹄

■解放军报记者  徐亚军

发扬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的精神,永远保持慎终如始、戒骄戒躁的清醒头脑,永远保持不畏艰险、锐意进取的奋斗韧劲,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奋勇前进。

——习近平

牛,自从由荒野走进了阡陌乡村,几千年里一直陪伴着人们,负重笃行中助推着文明的步履。中国人知牛爱牛、敬牛颂牛,概因其身上凝结着勤劳、踏实、温顺、奉献、奋进等为世人珍视的优秀品质。

公元2021年,农历辛丑牛年。辞旧迎新之际,习主席在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上总结、概括、提炼出“三牛”精神,揭示出共产党人身上为民服务、创新发展、艰苦奋斗的精神特质和意志品质,赋予了“牛”这一文化意象以时代内涵,激励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以不怕苦、能吃苦的牛劲牛力,不用扬鞭自奋蹄,继续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辛勤耕耘。

提起“孺子牛”,不由让人想到“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诗句。在1942年召开的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毛泽东同志指出,要把鲁迅先生的这两句诗作为座右铭,并号召一切共产党员,做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做人民大众的“牛”,就要想清楚“为什么人的问题”。对于一个政党而言,这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从党的七大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写入党章,到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人民”二字贯穿党的百年奋斗实践,“为人民服务”成为广大党员一生的坚守和不变的追求。

大山,是贵州大自然的主题。去往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团结村的路上,群山叠翠,干净的柏油路在山谷间蜿蜒,半山腰上一条水渠如玉带般嵌入其中。这是远近闻名的大发渠,10公里长的水渠给大山深处的百姓带去了无限生机。

测量靠肩宽,沟通靠呐喊,沿着悬崖峭壁一寸一寸凿,一尺一尺挖。在绝壁最难的施工点,当时年届六旬的黄大发把绳子拴在腰间,只身向下无惧生死。

最初修渠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大家吃上大米饭。“老百姓缺哪样,我们就帮老百姓干哪样。我是个党员,我就要带头。”历时36年,从年轻小伙到花甲老人,黄大发用实干兑现了“水过不去、拿命来铺”的誓言。如今的团结村,因为这条“生命渠”的滋养,水稻产量已突破80万斤,全村种植核桃5200多亩、柚子650亩、辣椒2000亩,村民们过上了好日子。

距离大发渠1000公里外的四川省甘孜州,文雪松因一张手捧特产的照片走红。让人想不到的是,一头白发的他竟是一个80后。

出生于1983年的文雪松,现任巴塘县烟草专卖局副局长,2019年5月他主动申请到理塘县汉戈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从设计产品到注册商标,再到直播带货,他把黑青稞做成了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特色产业。正是在驻村期间,他的头发从“有点白”变成“全白了”。

“其实真的没什么,我和成千上万的扶贫干部一样,还有很多比汉戈村还艰苦的地方。”诚如文雪松所言,在这场已经打赢的脱贫攻坚战中,数百万扶贫干部倾情奉献、苦干实干,同贫困群众想在一起、住在一起、干在一起,将最美的年华无私奉献给了脱贫事业。

“朝耕及露下,暮耕连月出。自无一毛利,主有千箱实。”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中国共产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抗洪抢险、抗击非典、抗震救灾,到阻击新冠肺炎疫情、打赢脱贫攻坚战,哪里的群众有困难,哪里就有高扬的党旗,哪里的群众有危险,哪里就有挺身而出的党员。

习主席指出:“任何时候我们都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都不能忘了人民这个根,永远做忠诚的人民服务员。”什么是共产党员?共产党员,就是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急关头豁得出来的人;共产党员,就是为了维护党和人民利益,不惜牺牲自己利益,甚至奉献自己生命的人。

走进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一尊铜铸雕塑引起了记者的注意。一名老战士专注地吹着笛子,身旁一名小战士左手抱枪倚在老战士腿上,凝望远方。这件名为《艰苦岁月》的雕塑作品,是潘鹤先生1956年创作的。

1984年,潘鹤先生创作的《开荒牛》,矗立在了深圳市委大院门口。这尊铜牛,头抵着地,四只脚向后蹬着,背部块块筋肉凸起,仿佛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力,正一往无前地奋力犁出一片新天地……这尊“拓荒牛”见证了深圳由一个小渔村到国际大都市的成长,象征的正是开拓创新的时代精神。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从深圳特区到浦东新区,再到雄安新区,改革开放的浪潮席卷大江南北,中国正在续写“春天的故事”。故事的背后,映现的是中国共产党人几十年如一日“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的魄力与坚韧……

2020年6月23日,北斗三号卫星系统最后一颗组网卫星发射成功,排星布阵20载,中国人有了自己的“千里眼”。2021年9月,首届北斗规模应用国际峰会在湖南长沙召开,会上展示了大量北斗应用产品。从打车、快递查询、公交信息、旅游,到应急条件下预警、搜救,北斗已融入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

硕果盈枝,殊不知问天之路几多曲折。

走进长沙市开福区德雅路,这里坐落着建设北斗的“排头兵”国防科技大学。“心怀代代凌云梦,再造帝车擎苍穹。”自1995年组建以来,国防科大北斗团队先后突破了以“快速捕获与信号接收、卫星抗干扰、系统高精度测量、核心信号体制设计、系统体系级仿真评估、分布式地面运控架构”为代表的一系列关键技术,一举打破了国外多年的封锁与垄断。“牢记习主席嘱托,让一项又一项‘世界首创’印上‘中国制造’的标签,是我们这一代人的使命,更是我们这一代人的荣光。”王飞雪教授的话让人印象深刻。

军人天生为打仗,搞这类高难度科研,就是打大仗、打硬仗。孙家栋院士在一次成果验收会上,曾这样评价国防科大北斗团队:“你们就是李云龙式的科研团队,敢于亮剑,亮剑必胜!”

惟进取也,故日新。

一代代共产党人把个人理想与祖国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不畏艰辛,无惧风险,以“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的豪迈进取、奋勇拼搏,克服了各种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突破了一个个前所未有的技术难关,终于把一项项“卡脖子”的关键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了自己手中。

学者马丁·雅克曾说:“在我看来,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具有创新精神,颇具生命力的政党。和其他许多政党不同,共产党并没有固步自封,而是不断前行。”创新发展,是我们党战胜一切困难的密钥。

习主席指出:“不创新就要落后,创新慢了也要落后。”对于共产党人而言,创新发展从来就没有过去时,只有进行时。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始终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是共产党人创新发展的实践逻辑。

中国几千年农耕文明中,牛因勤劳温顺深受农民喜爱,也成为文人墨客笔下的常客。故宫博物院内,现存最古老的纸本中国画,就是唐朝宰相韩滉的《五牛图》。

李可染先生在其作品《五牛图》上写道:“纯良温驯,时亦强犟,稳步向前,足不踏空,形容无华,气宇轩宏……”因对牛的喜爱,他将画室堂号定为“师牛堂”。作家路遥则把《平凡的世界》中“像牛一样劳动,像土地一样奉献”这句话,作为了自己的墓志铭。

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通过长期的革命实践,艰苦奋斗精神已经内化为共产党人的优秀品质,融入了共产党人的血脉和灵魂。

王杰事迹陈列馆,位于第71集团军某旅院内。连队指导员戴凡博告诉记者,在王杰看来,我们革命战士必须要具备“老黄牛”忠心耿耿埋头苦干的精神。把别人丢掉的每一寸导火索拾回来接着用,把战友顺手扔掉的破袜子捡回来手把手教他缝补,坚持每个月的津贴只花一元左右……王杰节俭到了“极致”。

如今的“王杰班”门口立着一个节约箱,官兵们会把省下的钱放到节约箱里,用于帮助困难的战友或进行助学。作为“两不怕”精神的传人,今天的官兵接过了王杰手中的枪,坚持从难从严训练,个个成尖刀,把把是利刃。

“牛好得很,出力最大,享受最少,我就心甘情愿为党、为人民当一辈子老黄牛。”大庆油田历史陈列馆展厅内,王进喜带领钻井队使用的绞车被陈列在最显眼的位置。这部重达5.1吨的大家伙,是当年在大庆打第一口井时,王进喜带着职工用人拉肩扛的办法安装的。

从“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铁人王进喜,到“宁肯把心血熬干,也要让油田稳产再高产”的新时期铁人王启民,如今的大庆油田,在几代人的艰苦奋斗之下,已累计生产原油超过20亿吨,天然气超千亿方,为国家石油供给作出了巨大贡献。

“勿言牛老行苦迟,我今八十耕犹力。”1988年杨善洲退休后,回到了家乡云南省保山市施甸县植树造林,如今的善洲林场,已是郁郁葱葱、生机盎然。

从善洲林场一路向北、向北,山西省左云县张家场村已是层林尽染,整个村子被林木围了起来。戎马倥偬40载,张连印2003年退休回到家乡后,饮风咽沙,带领大家把荒滩变成了绿野。“林地是我现在的战场,只要还能动,就不当逃兵。”76岁的张连印如老黄牛一般,在新的战场上继续战斗着。

这是一种革命的传承!这是一种精神的不朽!

山再高,往上攀,总能登顶;路再长,走下去,定能到达。

正如习主席所号召的:“我们通过奋斗,披荆斩棘,走过了万水千山。我们还要继续奋斗,勇往直前,创造更加灿烂的辉煌!”胸怀“国之大者”,把个人的梦想融入中国梦,把青春和汗水挥洒在祖国大地上,这是共产党人的精神旨归和价值追求。

(感谢吴亚轩、张照星、陈利、凡春龙等人在采访中给予的支持)

始终如一的精神风骨

■樊伟伟

90多年来,人民军队历经硝烟战火、一路披荆斩棘。可以说,“三牛”精神是我军始终如一的精神风骨,制胜未来战争更需要广大官兵发扬“三牛”精神,从中汲取胜战力量。

为民服务是人民军队的不变宗旨。抗洪抢险,官兵们在滔天巨浪中挺身上前,用宽厚的身躯封堵决口;抗震救灾,官兵们在残垣断壁中艰难搜索,冒着危险拯救生命;反恐维稳,官兵们在生死考验中恪尽职守,用忠诚无畏守护平安……在每一次生与死的考验面前,人民子弟兵的答案清晰如一:为了人民,不顾一切;服务人民,奉献一切。

创新发展是人民军队的前进姿态。无论是“支部建在连上”“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等政治制度上的奠基,还是“两弹一星”、载人航天等科技领域的开拓;无论是四渡赤水、飞夺泸定桥、血战独树镇等战役战术上的创新,还是游击战、地道战、地雷战、麻雀战等战法打法上的创造……人民军队走过的每一步,无不闪烁着创新的智慧、激荡着发展的动能。

艰苦奋斗是人民军队的作风本色。从井冈山的“红米饭、南瓜汤”到长征路上“啃树皮、嚼草根”;从延安时期“住窑洞、开荒山”到抗日战争时期的“小米加步枪”;从志愿军战士“一把炒面一把雪”到戍边将士“战风雪、斗严寒”……人民军队的历史长卷,凝结着艰苦奋斗的基因和传承,磨砺着每名官兵的身躯和灵魂。

现在,人民军队正沿着中国特色强军之路,奋力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迫切要求部队各级弘扬“三牛”精神,把练兵备战往深里抓,把各项工作往前面赶。广大官兵要像“孺子牛”那样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深化军民鱼水情,坚决担起为人民扛枪、为人民打仗的神圣职责,切实做人民信赖和拥护的子弟兵;像“拓荒牛”那样迎难而上、砥砺奋进,自觉把能打仗、打胜仗作为推动部队创新发展的逻辑起点,紧跟战争形态之变、科技发展之变、时代演进之变,加强知识更新、战法创新和技术革新,在创新创造中赢得发展优势、抢占制胜先机;像“老黄牛”那样不畏艰苦,从难从严开展实战化训练,主动到艰苦环境中摸爬滚打,在基层一线加钢淬火,把苦干实干作为追求,在强军征途上辛勤耕耘、砥砺奋进。

(作者单位:91208部队)

“三牛”精神砺征程

■窦道琴

巴金在散文《灯》中说:“我们不是只靠吃米活着。”古往今来,“胜负之征,精神先见”。唯有精神上站得住、站得稳,一个民族才能拥有绵延不衰的发展动力,才能照亮坚毅前行的漫漫征程。

几千年农耕社会历程,让牛融入了中国先民的日常生活,牛文化随之浸润于中华民族的血液。忠厚勤恳、拼命向前、吃苦耐劳等精神,成为我们这个民族一种品格缩影和精神礼赞。而五千年华夏文明史,牛精神集中体现到一个组织、一个集体上的,唯有中国共产党。“三牛”精神,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百年奋斗的根本宗旨、不竭动力和政治本色,回答了我们党的事业不断兴旺发达的基因密码。

历史川流不息,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征衣未解再跨鞍。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尤须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大力发扬“三牛”精神,勇于知重负重、敢于攻坚克难、永远艰苦奋斗。

一心俯首当孺子牛,牢记根本宗旨不动摇。“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新的赶考路上,为老百姓谋幸福的道路很长很艰辛,需要每名党员争当为民服务孺子牛。要常思“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血”的深刻意蕴,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一切工作都努力做到顺应民心、尊重民意、关注民情、致力民生,做到坚持不懈、两袖清风,以宵衣旰食、殚精竭虑的奋斗姿态守好人民的心。

一路闯关当拓荒牛,锐意创新进取不止步。“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呼唤创新精神,党员干部要争当创新发展拓荒牛。我们要有敢为人先的锐气、勇攀高峰的闯劲,以强烈的问题意识牵引创新思维能力提升;以时不我待的忧患意识强化学习,在解决实际问题中锤炼改革创新本领;摒弃不合时宜的旧观念,努力想新办法、找新出路、创新经验,以思想的新飞跃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

一生奉献当老黄牛,甘于担当吃苦不畏难。“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创业维艰,奋斗以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非朝夕之事、轻松之途,须下恒久之功,要求每名党员争当艰苦奋斗老黄牛。要继续发扬革命先辈筚路蓝缕、兢兢业业、无私奉献的可贵品格,以恪尽职守、攻坚克难的奋斗姿态,栉风沐雨、勇毅前行,推动党和人民伟大事业不断前进。

“历史的道路,不全是坦平的,有时走到艰难险阻的境界,这是全靠雄健的精神才能够冲过去的。”回首过往的奋斗路,“三牛”精神是我们党砥砺奋进、创造历史的精神动力;眺望前方的奋进路,“三牛”精神同样是我们披荆斩棘、创造未来的精神力量。关山初度尘未洗,无需扬鞭再奋蹄。让我们进一步发扬“三牛”精神,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开拓奋进,再创辉煌。

剪纸作者:刘延源、周士钰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