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追剧|电视剧《功勋》再现战斗英雄能文能武李延年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作者:张 斌责任编辑:刘秋丽
2021-10-24 07:00

电视剧《功勋》之《能文能武李延年》——

永远的精神高地

■张 斌

电视剧《功勋》之《能文能武李延年》剧照。

2019年9月,李延年荣获“共和国勋章”,这位志愿军“一级英雄”、特等功臣方才广为人知。近期热播的电视剧《功勋》受到观众的一致好评,单元剧《能文能武李延年》更让李延年的英雄故事走进了亿万观众的心里。《能文能武李延年》的热播,是志愿军英雄展现的抗美援朝精神和电视剧艺术魅力叠加的结果,其在人物塑造、故事构造、精神传达等层面的创新表达,表现出当前主流电视剧发展的新成就。

塑造精彩典型人物

《能文能武李延年》在艺术上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成功塑造了“李延年”这个光彩照人的英雄形象,完成了黑格尔所说的现实主义要写“这一个”艺术典型的任务。

《能文能武李延年》打破了国产战争剧长期以来存在的一种人物建构模式,即军事主官抓打仗、政治主官抓思想,塑造了一个作为战斗英雄的指导员形象。

作为指导员,李延年的思想动员能力无疑是高超的:战士对于战场有恐惧心理,他通过处理逃兵小安东事件激发战士的战斗信念;有战士在队伍里遭受歧视,他严肃批评,并用“尊重和信任也是战斗力”让大家团结起来;面对敌人的离间诱降战术,他带领罗厚财等人逼近美军驻地,并成功击毙国民党特务王觉仁;每一名战士的英勇事迹,他都要求文书在《战场日志》中详加记录,从而激发大家的战斗荣誉感;每次战斗打响之前的思想动员和战斗结束后的总结,也是李延年的常规工作方式……当连长被抽调到营部后,李延年将指导员和连长的职责一肩挑,同样展现了优秀的军事指挥能力:面对敌人对346.6高地开阔通道的炮火封锁,他通过观察炮击间歇时间,成功带领部队通过了炮火封锁带;面对美军的坦克群,他通过前出阵地挖反坦克壕沟和狙击小分队对坦克观察孔的射击打退了敌人的进攻;面对敌人密集炮火,他通过建构两层高低不同的防线迷惑敌人,利用敌人炮火没有覆盖的反斜面避免轰炸减员;他还通过观察美军的动向确定其弹药库位置并派人将其炸毁,从而坚持到规定的防守时间,赢得了阻击战的胜利。这样,一个能文能武、有血有肉的志愿军战斗英雄形象就烙印在观众心中。

事实上,政治干部能文能武是人民军队普遍真实的情况。通过对李延年这一战斗英雄形象的成功塑造,《能文能武李延年》既重现了英雄自身,也重现了战争,因而带给观众可深入体悟的历史与审美空间。

真实还原历史场景

作为《功勋》中的英雄传记单元剧集,《能文能武李延年》没有完整追溯李延年丰富的革命和战斗经历,而是截取了抗美援朝战争中的346.6高地防守阻击战。这次战斗让李延年成了活着的一级战斗英雄。所以,讲好这一次战斗故事,是电视剧吸引观众的重点。

电视剧对典型环境进行了逼真还原。《能文能武李延年》来源于真人真事,其被观众认可的前提之一是高度还原故事发生的历史场景,重现当年的战斗氛围。据报道,剧组历时一个月在吉林复原了346.6高地,战士的武器、演员的妆容、密集的炸点、呼啸的子弹等也都符合时代特点和战场氛围,而手提式摄影带来的运动模拟感进一步强化了战斗的紧张感。另外,整场战斗的进程也被高度还原。一开始是营长的战术安排,让观众从整体上了解战场环境和战斗任务。然后是李延年带领七连坚守346.6高地,通过几次反复争夺,战斗愈加激烈,不断有战士牺牲,人数不断减少,战斗单元也不断重编,指挥员也被重新任命。同时根据战场情况的变化,对阵地的防守也在李延年的带领之下采取新的战法,形成不断推进的战斗层次感和叙事节奏感,紧扣着观众心弦。

电视剧还以李延年为中心,延伸展现了整个连队的感人故事。如被歧视的解放战士罗厚财熟悉坦克,他教会狙击小分队对付坦克后,毁掉两辆美军坦克英勇牺牲,用生命实现了要当战斗英雄的誓言。又如踩到地雷后被美军巡逻分队子弹击中,也要坚持到冲锋号吹响才松开身体而壮烈牺牲的李源。另外,文书、小安东开始对战争怀有恐惧,但最后都经过战火洗礼成了勇敢的战士。这些具有不同身份和鲜明性格特点的战士形成了一幅英雄群像,既生动展现了战斗的残酷复杂和真实多样,也深刻地说明了战斗英雄与战斗集体之间的紧密关系。

李延年1945年参加革命,先后参加解放战争、湘西剿匪、抗美援朝战争等。在这个过程中,部队收编了大量解放战士。这是客观的历史情况,李延年所在的七连就有许多这样的战士。一些战士未经深入的思想洗礼和战斗锻炼,在部队面临诸多问题,如再度叛变(赵福根)、畏战脱逃(张安东)、受人歧视(罗厚财)、敌人离间(皮特王)等,导致士气低下严重影响战斗力。虽然以往的影视剧如《亮剑》《跨过鸭绿江》《红日》《大决战》等也涉及对该群体的描写,但《能文能武李延年》对这些情况的正面展示和具体解决,进一步显示了该剧艺术创作上的现实主义态度和追求真实的历史唯物主义精神。

树立永恒精神丰碑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将士奔赴前线,谱写了无数可歌可泣的战斗传奇和英雄颂歌,形成了伟大抗美援朝精神。电视剧在6集的简短篇幅里生动地向观众传递了这种精神。

我们为什么要打这一仗?这是每一名走上朝鲜战场的战士都必须首先要回答的问题。电视剧开篇就独具匠心地通过李延年处理逃兵的段落进行了回答。战斗就要打响,战士小安东却当了逃兵。连长愤怒地要枪毙他,但被指导员李延年及时制止,然后电视剧给了李延年长达16分钟的“独白戏”:李延年向战士们讲述了小安东的身世和他与二妞的爱情;讲述了自己看到的老百姓遭受轰炸的惨状,“血把河都染红了”;坦诚向战士讲,可能看不到和平来临的场景了,但“祖国会记得我们,亲人会感激我们”。李延年从个人故事入手,用平实的语言讲清楚了普通战士、千万家庭和新中国之间的血肉联系,其中浸透了对国家、民族、亲人深沉的爱,激发了战士为国而战的勇气,让战斗胜利有了坚定信念的基础,也深深感动了今天的观众。

面对武器和后勤保障都远超我们的敌军,我们靠什么以弱胜强赢得胜利?电视剧将志愿军战士“钢少气多”、不怕牺牲、顽强战斗、智慧灵活的革命英雄主义充分展现了出来。在面对炮火支援、坦克开路、弹药充足的强大敌人时,李延年和他的战士没有退缩,勇敢承担阻击任务。同时因为李延年熟悉战士的具体情况,在战斗中充分发挥他们的长处,搞狙击、炸坦克、修工事,根据战场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战术迷惑敌人,利用战场地形最大限度地保存力量。到最后,李延年让每名战士将最后一颗手榴弹留给自己。正是这一群为了祖国和平抱着必胜信念的战士,让346.6高地成为美军无法逾越的天险和志愿军精神的高峰。

历史不会忘记过去,人民不会忘记英雄。《能文能武李延年》的结尾,小安东和二妞结婚了,生养了8个孩子,小安东还为他们取了战友的名字,在和平安宁的环境中幸福地生活着。这显然是无数血染沙场为国牺牲的英烈们的美好愿望,而《能文能武李延年》则为他们树立了一座永恒的精神丰碑。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