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隐姓埋名”谈保守秘密
■张 龙
●把“隐姓埋名”当作一种崇高荣誉、一种价值追求,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始终做到听党话、跟党走,做到不该说的坚决不说、不该问的坚决不问
1958年的一天,邓稼先受领研制核武器任务。当晚,他辗转反侧、难以入眠。夫人许鹿希问他缘由,他答:“我要调动工作了,以后家里的事我就不能管了。”当问他调到哪、去干什么、通信地址怎么写等情况时,邓稼先都守口如瓶,一连说了几个“不能说”“不行”。此后,邓稼先便从物理学讲坛上“消失”了。直到他1986年病逝前,人们才知道这位“两弹一星”功臣的光辉事迹。此时,邓稼先已隐姓埋名28年。
“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这是对邓稼先等“两弹一星”科学家们精神品质的生动概括。28年间,邓稼先偶尔回家也是匆匆就走,从不谈论工作;28年间,尽管形成众多理论成果,邓稼先却没发表过一篇论文、没作过一次学术报告,他以自己的无声坚守、无悔奉献,高度保守了党的秘密,为核武器研制建立了一道特殊屏障。
“保守党的秘密”,是入党誓词的一部分,是每名党员面向党旗的庄严宣誓,也是对为党保密作出的郑重承诺,志愿入党就必须把这份政治誓言融入血液、刻印心中,作为日后投身事业、开展斗争的基本遵循。保守秘密,是我们党铁的纪律要求,中国共产党在成立之初便把“保守秘密”写进党章,后来党章虽几经修改,但有关保密的要求一直传承延续。正因为我们党高度重视保密、严格抓好保密,一代代共产党员不惜以生命为代价保守秘密,党的事业才能不断发展壮大。
保守秘密关系党的生存发展、事业成败。硝烟弥漫的革命战争年代,保密与泄密就是生与死、存与亡的天壤之别。据邓颖超回忆:“那个时候的党组织处于秘密状态,对党员遵守纪律、保守秘密的教育特别重视,抓得很紧”。现在虽然远离了战火硝烟,但窃密与反窃密的斗争无时无处不在,需要我们长期严格做好保密工作,容不得有丝毫疏忽大意。
某种程度上讲,保守秘密也是坚守忠诚。回望党的百年历程,有革命志士遭敌迫害、宁死不屈,不肯吐露有关党组织的一字一句,也有人变节泄密、见利卖密,一正一反折射的是对党忠诚与否。所谓忠诚,即“真心诚意,无二心”。对党忠心不二、至忠至诚,自然就会践行对党的誓言,把保守党的秘密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想方设法守护秘密,甚至在极端情况下死守秘密。忠诚不是喊出来的,是用实际行动做出来的。广大党员须在实际行动中体现对党的忠诚,做到党让干啥就干啥、不让干啥就坚决不干,时刻以革命先辈为模范榜样,时时紧绷思想之弦、事事把牢保密关口,以知重负重、守密保密的有力行动诠释对党的忠诚。
保守秘密须涵养革命气节。“人无刚骨,安身不牢。”革命气节就是共产党人的钢筋铁骨和精神脊梁。有了气节,一个人就能站得正、立得直,就能不为利动、不为威劫。1932年,中共南京特委书记李耘生被捕后,敌人以他两岁儿子的生命相要挟,李耘生强忍悲痛,没有吐露半点党的秘密,从容就义;地下党员江竹筠受尽严刑折磨,拒不交出情报,面对死亡威胁,她的回答异常坚决:“毒刑拷打,那是太小的考验。竹签子是竹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与革命战争年代相比,现在生与死的考验少了,“糖衣炮弹”的诱惑多了,如果缺少应有的骨气正气,防线就会首先从内部被突破,就会给党和人民的事业造成损失。革命气节不会与生俱来,也不会随着党龄增加而自然加强,需要在实际斗争中磨砺提升。广大党员应当坚持在实践斗争中涵养革命气节,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能够经受住名与利的诱惑,都能够经受住风吹浪打的严峻考验,始终做一身正气、襟怀坦荡、光明磊落的共产党员。
保守秘密,有时是面对敌人的生死较量,需要无畏的勇气;有时是深藏功名的无声坚守,需要放弃小我,甘当无名英雄。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程开甲举家迁往罗布泊,全家一直在那里生活到1984年才回到北京。这期间程开甲隐姓埋名40年,提出的“百米高塔爆炸方式”为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立下汗马功劳;黄旭华参与核潜艇研制任务后,“人间蒸发”30多年,父亲去世他都没能回去奔丧,他的母亲还是从一篇报告文学里得知儿子的事迹。军事秘密关系战争胜负,关系部队生存,保守军事秘密就是保胜利,就是保生存。广大军队党员应甘做无名奉献者,把“隐姓埋名”当作一种崇高荣誉、一种价值追求,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始终做到听党话、跟党走,做到不该说的坚决不说、不该问的坚决不问,更不能把本该保守的秘密拿来攀比炫耀,始终一刻不松、一处不漏、一丝不苟地做好保密工作。
(作者单位:66336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