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恐精兵的数字化“观念之战”
■李庆领 解放军报特约记者 潘 明
武警山东总队潍坊支队组织开展对抗演练。刘 豪摄
盛夏的齐鲁大地热浪滚滚,武警山东总队“魔鬼周”极限训练激战正酣。
处置劫持人质事件演练伊始,蓝方就出人意料地采取电子干扰手段,将红方无人侦察机击落,致使特战小队一度陷入困境。
红方指挥员临危不乱、沉着冷静,迅速完成现场封控,侦察组临机采取更为隐蔽的方式获取信息,特战队员交替掩护、雷霆出击,最终合力将“暴恐分子”一举制服。
官兵们在演练中的出色表现,得益于该总队对作战数据库的持续更新和科技强训带来的成效。
射击方舱、激光对抗系统、热成像仪、激光瞄准器……今日的特战队员要练就“一枪毙敌”“一招制敌”的过硬本领,离不开数字化元素的加持。近年来,随着一系列数字化装备成为特战队员的“标配”,警营里的实战化训练正在经历着脱胎换骨的变化。
从作战指挥到作战行动,从模拟战场到战斗复盘,数字化装备的出现对传统训练模式的冲击是全方位的。这样的训练是更“花哨”,还是更有效?起初,不少官兵一度对这些新装备持怀疑态度,但经过一次次的“实战”检验,逐渐拉直了心中的问号。
下士吴浩鹏实弹射击成绩起伏较大,多方寻找原因仍找不到破解办法,令他十分苦恼。“原来是握力不均衡惹的祸。”在模拟仿真训练时,荧屏上实时显示着他的握力程度,他开始纠正操作要领,射击成绩实现快速提升。现在的他,已成为支队响当当的射击标兵。
基于虚拟和现实增强技术的训练系统,可设置多种训练场景,可重复使用。记者在训练方舱里看到,点击车站、机场、商圈等重要民生目标,可即刻在大屏幕实时生成画面。这些可多维转换、实景呈现的画面,不但是支持训练的系统信息,也是执行实际作战任务时的必需数据。
“科技手段不是‘炫酷’的手段,而是反恐战场上的制胜法宝。”总队情报处处长徐立舜由衷地说道,训练最大限度地贴近实战,就必须有精确的数据论证和强力的科技支撑,我们总队的数字化之路虽然刚刚起步,但已初步显示出传统训练模式难以企及的威力,战斗力生成周期有效缩短,官兵们走上战场的底气越来越足。
信息理念与传统观念之争——
“窝棚里”能跑出“千里马”吗
“指导员,不管张参谋讲得如何天花乱坠,但把训练重心放在对抗系统上我坚决反对!”
“可这套新装备你还从未碰过,为啥就断言它不管用?”
“我见过凌晨4点操场的样子,也数过午夜靶场的星星,知道训练成绩都是汗珠子摔八瓣得来的。若是天天在空调房里搞网上对抗,岂不成了打游戏?”
“看出来了,咱们支队的战术专家对这套对抗系统持怀疑态度。但你先别急着下定论,咱们试用后再评价它的好与坏。”
这是年初淄博支队训练标兵吴立光和指导员潘超群的对话。那天配发“武警中队规模实兵对抗训练系统”后,作训参谋张超来机动中队讲解使用方式,却引来吴立光心中疑惑。
无独有偶,同样对这套系统存在质疑的还有机动支队的其他一些同志。
“子弹不过万,一切都白练!”这话是特战一中队下士马明俊常挂嘴边的“射击理论”。打他分到中队起,眼见着那些成天泡在射击场上的同志靠着苦练一个个成为“狙击王”“速射王”,就更加深信这个“简单的道理”。
新兵吴新宇则在日记中写下一段鼓励自己的话:“班长说了,好射手都是靠子弹喂出来的!等我打够了数量,也一定可以离开‘射击特训小组’!”所谓“射击特训小组”是由中队单项课目排名靠后的10人构成,每天单独组训。
新装备配发后,中队决定由小队长葛万东带“射击特训小组”率先使用。听到这个消息,小组成员炸了锅:“不打实弹咋训练?”“这不是在耽误我进步嘛!”
更有甚者,聊城支队参谋长梁立国为此还拍了桌子——
新装备下发一周后,梁立国到该支队机动中队检查使用情况,却见到那些“高大上”的宝贝居然仍堆在库房里,唯一的变化就是上面多了一层灰。
中队长黄全党解释:“支队马上就要考核了,害怕这个新玩意把大家训练方向带偏了,万一练成个‘四不像’可咋办?”
“能提升战斗力的科技手段摆到面前,居然拒之千里?”梁立国把桌子拍得山响,得到的却是黄全党的另一句话:
“我们不是不用,是想等考完再学习操作。说句实在话,我们中队的训练尖子个个顶呱呱,哪一个接触过这些东西?哪一个不是靠着训练场上的摸爬滚打换来的?”
一时之间,梁立国哑口无言。
“方寸之间真的能提高战斗力吗?”“室内场地能训得出千里马吗?”围绕着训练模式转换带来的争论,官兵原本平静的心池激荡起不小的波澜。
消息传到总队参谋长李苗中耳朵里,他笑了:“装备刚下发就引出话题,这是好事。因为有碰撞才有火花,还是让实践来检验成效吧。”
次日,总队参谋部以非正式文件形式下发了一份《关于特战分队分组训练的倡议》。倡议各单位抽取部分人员对新装备进行试训;一个月后,再由试训人员向常态训练官兵发起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