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党忠诚 不负人民
——弘扬伟大建党精神,锤炼共产党人鲜明的政治品格④
■陈大昊
对党忠诚、不负人民,是伟大建党精神的重要内容。
翻开我们党的百年历史,浮现在眼前的是一幅幅用满腔热血绘就的忠诚画卷。“矢志努力于民族解放之事业”的李大钊、“誓志为人不为家”的赵一曼、宁死不泄露党的机密的江姐、“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焦裕禄、点亮乡村女孩人生梦想的张桂梅……我们党一路走来,经历了无数艰险和磨难,但任何困难都没有压垮我们,任何敌人都没能打倒我们,靠的就是千千万万共产党员的忘我奋斗和无限忠诚。
“天下至德,莫大于忠。”对党忠诚,是党章对党员的基本要求。1927年,毛泽东同志亲自撰写我们党历史上第一份入党誓词,并带着新党员宣读:“牺牲个人,努力革命,阶级斗争,服从组织,严守秘密,永不叛党”。“永不叛党”后来写入党章,一直保留至今。1929年召开的古田会议,将“忠实”规定为新分子入党的五项条件之一。在党的八大上,邓小平同志作了《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第一次将“对党忠诚老实”作为党员义务写入党章。100年来,对党忠诚已成为中国共产党不断成长壮大的重要经验,融入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红色血脉。
对每名党员来说,对党忠诚不仅是入党宣誓时的庄严承诺,更要在为人民服务中忠实践诺。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100年来,我们党始终同人民站在一起,与人民融为一体,风雨同舟、生死与共,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习主席深刻指出:“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与人民休戚与共、生死相依,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中南海新华门内的影壁上,人民政权成立后不久,就镌刻上了毛泽东同志亲笔题写的“为人民服务”五个金光灿灿的大字。从本质上说,忠于党与忠于人民是一致的,忠于党寓于忠于人民之中。忠于党的出发点就是解决好“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这个根本问题,落脚点就是为了人民、服务人民、不负人民。
有首歌唱得好:“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地,老百姓是共产党永远的挂念”。赢得人民信任,得到人民支持,我们党就能克服任何困难,就能无往而不胜。所以,共产党员做到对党忠诚,既要挑起担子为党分忧,也要俯下身子为民解忧。“七一勋章”获得者周永开入党76年,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始终把“一生追随党,赤诚为人民”作为不变的追求,恪尽职守推动地方发展、脱贫攻坚、改善民生和生态建设,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铮铮誓言。他说:“时间过得很快,以前常走的山路,现在走不得了,但是一个共产党员心中的信仰之路,我要一直坚定地走下去!”
对党忠诚、不负人民,是中国共产党人鲜明的政治品格和崇高的境界情怀。然而现实中,一些党员干部却做得还有欠缺。有的干工作只求领导注意,不求群众满意,眼里看不到群众、心里装不下群众;有的嘴上说得漂亮、喊得响亮,做得却不怎么样,把群众的事不当回事、当麻烦事、敷衍了事;有的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只会“锦上添花”,不能“雪中送炭”,碰到矛盾困难就打起退堂鼓……这些显然与党员身份不相符,与党员职责不相称,淡化了共产党员的本色,让对党忠诚沾染了杂质。
对党忠诚是纯粹的,纯粹才能不负人民。对党一心一意、为民全心全意,就会有更高的思想起点、不竭的精神动力,做事情就会主动靠上去想办法、走下去找办法。倘若总是想着自己的“小九九”,必然会瞻前顾后、患得患失,被私心杂念捆住手脚。对党绝对忠诚,要害就在“绝对”两个字,就是唯一的、彻底的、无条件的、不掺任何杂质的、没有任何水分的忠诚。刘少奇同志曾讲:“共产党员要交出一头,只顾一头。只顾什么呢?只顾全心全意为人民做工作。交出什么呢?交出个人的利益,个人的地位,个人的前途。”一“交”一“顾”见党性、显忠诚。每名党员只有做到绝对忠诚,才能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改其心、不移其志、不毁其节。
对党忠诚是具体的,具体才能赢得民心。邓华同志曾说:“一个共产党员,入党宣誓说把一切献给党和人民。这不是一句空话,要拿一辈子的行动来实现。”不见行动的忠诚只能是伪忠诚,不负人民的忠诚才是真忠诚。“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每名党员对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多关心,对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多上心,做到心中有真实底数,脑中有真知灼见,手中有真招实策,认真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问题,才能赢得人民支持拥护,才是对党的最大忠诚。
踏上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每名党员都要继承发扬伟大建党精神,把对党忠诚、不负人民作为价值追求,不断强化党的意识、党员意识,牢记初心使命,践行党的宗旨,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只要坚定理想信念、坚定奋斗意志、坚定恒心韧劲,做到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难关头豁得出来,每名党员都能够在民族复兴的伟业中为党和人民建功立业!
(此系列4篇文章刊发完毕,前3篇文章分别见于2021年7月8日、13日、15日《解放军报》。——编 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