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雪域高原,陆军某部摩步四营一场战斗体能训练如期展开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作者:陈典宏 王光耀责任编辑:于雅倩
2021-07-19 07:31

生命禁区激荡打赢豪气

——陆军某部利用驻训契机砥砺官兵战斗精神见闻③

■解放军报记者 陈典宏 通讯员 王光耀

雪域高原,陆军某部摩步四营一场战斗体能训练如期展开。官兵人人负重25公斤,进行20公里雪地拉练。面对高寒缺氧的严峻考验和沿途不断的突发情况,官兵们愈战愈勇,始终斗志昂扬。

“战争在任何地方都可能打响,越是环境恶劣越要培塑官兵的战斗精神。”某旅参谋长王晶介绍,高原驻训以来,他们结合任务开展“我们距离打赢还有多远”“假如明天上战场,你准备好了吗”等群众性大讨论,组织战地宣誓、战旗签名、立“军令状”等活动,着力破除官兵“骄娇”二气,砥砺官兵敢打必胜的血性胆气。

一支能打仗、打胜仗的军队,既要敢闯炮火硝烟的战阵,也要经得起复杂恶劣环境的考验。为提高官兵抗缺氧抗严寒能力,某侦察连常态化开展高原负重爬山训练,从体能到心理,从严磨砺和摔打官兵。

“就像背着一座‘小山’爬大山,脚像踩在了棉花上,走路一步三喘!”上等兵陈宁身体素质较弱,初上高原时,训练强度稍大,就会眩晕。此次训练中,他蹚着积雪,咬牙一天天坚持着,从十分吃力到逐渐适应,有了更多战胜艰难困苦的底气。

“不想打仗别穿军装,怕苦怕死别上高原。”如今已完全适应高原环境的陈宁,话语中充满自信和从容。从吃不了苦到以苦为乐,官兵们在锤炼顽强战斗作风的同时,也明白了军人的责任和担当。

练兵之道,胆气为先;淬炼胆魄,无畏高原。记者穿行各驻训场看到,针对高原高寒缺氧等特点,驻训部队积极开展极限训练,把官兵置于险境、困境、绝境中练心理、壮气魄、强作风。在一处雪山垭口,数十名预提指挥士官齐声呐喊,顶风冒雪练格斗拼技能,在砂石遍布的场地进行硬碰硬的较量,一些战士的脸、手臂等部位在对抗中受了伤、挂了彩,可大家全然不顾。

“心中有使命,就能忘却苦累!”夺得格斗对抗冠军的上等兵蔡子磊说起话来掷地有声:“摔倒、掉皮、流血已成为训练的常态,但我们骨子里永远流淌着不服输的血液!”

“作为军人,就是要把技能练到极致、把武器用到极致,决不能让生命禁区成为打赢盲区!”某旅副参谋长王剑告诉记者,高原驻训以来,他们将技能训练、武器运用摆在突出位置,全旅官兵真打实备、以战领训、抓训为战的思想更加坚定,措施更加有力——

某工事构筑阵地,连长李俭带领骨干总结出的“挖、修、垒、封、掩”五步法,使阵地构筑时间比过去缩短了近三分之一;某迫击炮训练阵地,士官谭琳琳计算上千组数据,利用瞄准点代替赋予射向,迫击炮射击准备时间比以往缩短了2分半钟……

在某摩步营,他们借助高原复杂的环境,用快速阵地转换、限时机动行军、临时切换目标的方法,培养官兵随时能战的战备观念;用定量供给、连续作战导调、超负荷行军的方式,培育官兵坚韧不屈的意志品质;用特殊路段通行、无依托宿营、微光条件作战等手段,培塑官兵不惧生死的牺牲精神……越是艰险越向前、越是饥饿越向前、越是疲劳越向前,在这个营已成为官兵的自觉行动。

训练模式在变,考核方式也跟着变。该部把考战术打法与考战斗精神一体筹划设计,用“大路不走,走险路;营房不住,住戈壁;白天不打,夜里打”等严格条件,检验锤炼官兵“敢同任何对手较量、敢把一切险阻踩在脚下”的精气神。

血性是信仰与本色的熔铸,是灵魂与本事的交响。战鼓催征,练气练胆,铸剑砺锋,一幅幅恢宏的高原演兵图景透射出官兵激昂的打赢豪气。

短评

艰难困苦 玉汝于成

■张磊峰

“素练之卒,不如久战之兵。”锤炼血性胆气,锻造战斗精神,离不开急难险重任务的摔打磨练。

军人的战斗血性既要靠红色基因浸润,更要靠艰苦环境磨砺。我们欣喜地看到,在陆军某部高原驻训场上,野外生存训练、生疏地形战场机动、不经预演全员全装拉动成为常态,官兵们在近似实战环境中不断淬炼胆魄,部队战斗力稳步提升。

面对担负的新职能新使命,广大官兵需要自觉从难从严加强锻炼,在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中挑战自我,在置身血与火的考验中锤炼意志,如此方能锻造出坚不可摧的精神利刃,练就一副能担重任的铁肩膀,成为制胜未来战场的精兵强将。

当然,从辩证的角度看,在培育战斗精神的过程中,我们既要从难从严从苦从险,也要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不蛮干、不胡来,只有将两者有机统一起来,才是“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正确之道。

一言以蔽之,战斗精神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经过一点一滴的长期培养和艰难困苦的反复锤炼形成的。无论时代如何变化,无论武器装备如何迭代,每一名军人都应该注重战斗精神的培育,因为精神才是永不卷刃的制胜刀锋。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