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七一勋章”获得者
治沙英雄石光银:干成治沙一件事,就算没白活
新华社记者吴鸿波、付瑞霞
6月29日上午,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石光银缓步走上领奖台,在雄壮的《忠诚赞歌》乐曲声中戴上代表党内最高荣誉的“七一勋章”。
“石光银,治沙造林事业的模范代表,40多年坚持与荒沙碱滩不屈抗争,创造治沙与致富相结合的新模式,为彻底改变毛乌素沙漠南缘‘沙进人退’恶劣环境作出杰出贡献。”这简短的出场介绍,让更多的人记住了这副宽厚的肩膀扛起来的不凡事业,也为“治沙人”的故事写下梗概。
这是“七一勋章”获得者石光银(6月29日摄)。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荒沙不治 穷根难除
【风沙之苦填满儿时记忆】
一场盛夏的雨洗净了陕西定边县的天空,石光银带着孙子石健阳走在自己亲手栽下的樟子松林带间,分辨不清的鸟鸣奏响清晨的狂欢,松针仍旧挂着前夜的雨滴……眼前这片6000多亩的绿洲有个令人生畏的名字——“狼窝沙”。30多年前,这里的自然环境和它的名字一样险恶,沙丘纵横,狂风肆虐,流沙随时都能威胁人的生存空间。
生于毛乌素沙漠南缘的石光银自小吃尽了风沙的苦,“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四季黄沙漫天成为当地群众的梦魇。为了躲避流沙侵害,石光银的父亲曾举家搬迁9次。
【不治沙,就会一直穷下去】
风沙填满了石光银的童年记忆,成为那个年代定边人难言的苦楚,“地炕烂草棚,四季冒黄风,糠菜填肚皮,十户九家穷”,这是当时毛乌素沙地边缘群众生活的真实写照。“一阵风刮过来,沙子就上了房梁,昨天还高高的麦子被埋得什么也不剩了,那样的环境一亩地只能产一二百斤粮。”石光银回忆道。
当地资料显示,在1949年前的100年间,榆林沙区已有210万亩农田、牧场被流沙吞没,剩下的145万亩农田也被沙丘包围,1949年6月时,榆林林草覆盖率仅有1.8%。
沙进人退局面持续恶化,连片的“不毛之地”严重制约当地群众生产生活,“不给大家把沙治住,这个地方的穷根儿就拔不了,我那个时候下定决心,以后就干治沙这一件事。”石光银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