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队退休干部韩珍明20多年辗转各地,寻访收集了百余份入党申请书。
一句誓言 一生坚守
■解放军报特约记者 袁 帅 胡丹青
你,还记得自己的入党志愿书吗?
西北高原,一场全流程发射演练即将进入关键时刻。火箭军某旅下士文浩伽轻轻抚摸胸前的党员徽章。
不久前,这位21岁的导弹号手一笔一画写下入党志愿书,面对党旗庄严宣誓。今天,他将第一次以党员的身份,按下点火按钮。
黄沙风暴中,墨绿色的导弹喷涌着火红的烈焰刺破苍穹。
追随壮美的弹道航迹,面对鲜红的党旗,那句“我志愿”的呼喊,仿佛穿越时空,在历史长河中留下永不磨灭的誓言。
这是一句要用一生坚守的誓言。
士兵陈占芳曾在战壕里写下这份誓言。数十年前的那个出征夜,他把入党申请书轻轻对折,放进胸前的口袋。那是离心脏最近的地方,也是信仰坚守的方向。
19岁的他不知道,几个小时后,飞溅的弹片将穿透那份入党申请书,嵌入他年轻的胸膛。
布满16个弹孔的纸张上,一行小字如金子般闪光:“我一定经得起考验,争取在火线上加入党组织,请党支部把最艰巨的任务交给我。”
海军飞行员王伟,曾在蓝天之上写下这份誓言。2001年4月1日,王伟在执行对美军电子侦察机跟踪监视飞行任务时,遭美机撞机被迫跳伞坠海,壮烈牺牲。
今年,王伟20岁时写下的入党志愿书,首次在互联网上公开。他在志愿书中写道:“我希望加入党组织,决不是为了捞点‘政治资本’,也不是为了升官发财,我只想以一个党员的身份严格要求自己,为党和人民的利益贡献自己的一切,甚至生命!”
扫雷英雄杜富国,曾在边境一线写下这份誓言。那是中越边境大规模排雷行动中的最后一块雷场。按计划,再过不到10天就能完成扫雷任务。可危险却在瞬间发生,29岁的杜富国高喊“你退后,让我来!”爆炸的火焰腾空而起,巨大的冲击波击中了他。
杜富国所在部队有个传统,在排雷现场,党员干部总是走在最前面。当人们询问起这样做的原因,杜富国的回答令人动容——“我入了党,就有资格挑担子、带头干。”
生命无价,誓言有声。这些誓言与共产党人的初心紧密相连。他们穿越枪林弹雨,直面激流险滩,用鲜血和生命兑现承诺、坚守信仰。
记者曾任火箭军某部政治指导员。在基层连队,入党是件让人骄傲的事。成为共产党员,佩戴党员徽章,是许多年轻战友的梦想。
看着那些青涩的脸庞,用稚嫩却坚定的笔触写下入党志愿书,我们每每都能感受到红色血脉的传承。
一份薄薄的入党志愿书,蕴含着这个政党、这个国家、这支军队的苦难辉煌。那不仅仅是年轮叠加之旅,更是初心守望之行、通往未来之路。
今年七一前夕,记者来到北京市莲花池干休所,采访一位名叫韩珍明的老党员。他是一位有着47年党龄的老兵。20多年间,他辗转各地,寻访搜集了百余份入党志愿书。
这些极具年代感的泛黄纸张,记录了一段段无声的历史,更映照出一代代共产党人的无悔选择。
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誓言之所以可贵,因为那是初心的回响;坚守之所以荣光,因为孕育信仰的力量。
建党百年之际,请随记者一起轻轻抚摸那一份份入党志愿书,从中探寻共产党人的滚烫初心。
信仰的厚度
■解放军报特约记者 袁 帅 胡丹青
韩珍明收藏的部分入党志愿书。 解放军报记者 李一叶摄
“到延安去”成为当年最时髦的时代口号
一场不期而至的大雨过后,斑驳光影透过银杏树缝隙,投射在北京莲花池干休所的小路上。
微风吹过,树叶发出窸窸窣窣的声响。夏天,似乎总能让人与火热联想起来,正如那激情燃烧的革命岁月。
第一次见到韩珍明,是在老干部活动中心“学习百年党史,感悟入党初心”主题展览上,展品正是韩珍明收藏的百余份入党志愿书。
退休前,韩珍明曾是军队的一名党务工作者。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发现了一份革命战争年代的入党志愿书。
微微泛黄的扉页上,红色党徽依然耀眼。那光芒像是细微的电流霎时直通心脏,让韩珍明受到极大的触动。
“入党志愿书里延续着每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誓言。从某种意义上讲,入党志愿书是有载体的信仰。”韩珍明说。
玻璃展柜里,百余封入党志愿书整齐排列。这些形式各异、大小不一的入党志愿书质朴无华,纸上那些亲手写下的文字却会“说话”。扑面而来的热爱和赤诚,挟裹着风与雷的力量,把一段段尘封的历史重现在我们眼前。
韩珍明所有藏品中,时间最早的一份入党志愿书写于1938年。那一年,一位名叫曹松林的21岁山西女学生在延安加入了共产党。
在她的入党志愿书上,我们看见,她出身小资产阶级,父亲是一名中学教员。1937年,她从山西太原女中毕业后,参加了八路军。
一路辗转,曹松林来到革命圣地延安,就读于党中央创办的延安公学。在入党动机一栏,她写道:“我认为共产党是世界上最好的政党,能为无产阶级谋利益,为劳苦大众求生存,所以我就要入党。”
誓言字字滚烫,初心闪耀其中。望着眼前几页单薄的纸张,时光的痕迹在工整的文字间跳动,一位进步女青年的形象跃然纸上。
那是1938年的延安。一年前,上海、南京沦陷,无数中国百姓流离失所,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
国难当头、民族危亡之际,为了拯救被侵略者铁蹄蹂躏的祖国和民族,一代热血青年怀揣着强烈的爱国情怀,从沦陷区、国统区奔赴延安。
诗人王云曾这样形容当年的盛况:“万重山,难又险,仰望圣地上青天。延安路上人如潮,青年男女浪滔滔。”
尽管道阻且长,却挡不住一队队热血青年的决心和脚步。著名作家魏巍在奔赴延安的路上,三次被敌人抓住关押,三次都设法逃出。他心中只有一个信念:必须到延安去。
“到延安去”成为当年最时髦的时代口号。1938年,“漫画先锋”张仃终于抵达延安。他激动地在黄土地上翻滚,亲吻着脚下这片心中的圣土。
曾访问过延安的美国人约翰·科林说:“在延安,我被共产党为目标而奋斗的精神所感动,人们在空气中可以嗅到这种气息,他们衣服破烂不堪,他们装备缺枪少弹,但他们有为目标奋斗的精神。”
约翰·科林感受到了一种力量,却并不知道这种力量到底有多大。彼时,在内忧外患中诞生、在磨难挫折中成长的中国共产党,早已将共产主义的星星之火,蔓延至燎原之势。
红色作家丁玲在《七月的延安》中写道:“这是乐园。”这片“乐园”,是红色的故土,更是救国的希望。
“在这革命的浪潮里须我党更壮大与坚固起来,才能很快成功。”这是女学生曹松林在入党志愿书中的祈盼,也是千千万万共产党人的心声。
渡过长江,去建设一个新世界
新世界是什么样子的?
在韩珍明收藏的入党志愿书中,每名党员对于新世界的描绘“相同却又不同”。
相同的是,无论哪个时代,他们都将实现共产主义社会作为自己的最终目标;不同的是,通往新世界的道路总伴随着荆棘密布和狂风暴雨,等待他们披荆斩棘、乘风破浪。
20多年前,韩珍明辗转各地,四处搜集革命年代的入党志愿书。“我托朋友问,给老战友、老首长们写信,一有空就坐火车、坐飞机去找。”他说,“但是我不觉得苦。我这么做,保护的是珍贵历史,是珍藏的记忆,很有价值、也很有意义。”
这些年,为了找寻入党志愿书,韩珍明最北去过新疆,最南去过广西。前年除夕,韩珍明还在寻找入党志愿书的路上。终于,他在河北农村的一个集市上,找到了一份写于1949年7月的入党志愿书。
入党志愿书的主人叫吴应星,是原第二野战军第十二军侦察三连的一名战士。志愿书上,他用蓝色墨水重重写道:“我痛恨旧社会的封建势力和官僚资本。我坚决参加共产党,永远跟着毛主席走,直到共产主义社会。”
我们不知道,这位叫吴应星的老兵,今天是否仍健在。翻阅他的入党志愿书,那单薄的纸张里折射出耀眼的光芒。
在经历一栏中,吴应星写道:“18岁时被中央军抓住当兵到新八军……直到渡江战役时被解放。”
渡江,解放。这两个看似不相关的词汇,却在宿命的羁绊中紧密交织在一起。
在安徽合肥的渡江战役纪念馆里,陈列着一大一小两只木帆船。低矮的船舱,简易的桅杆风帆,斑驳的木板,藏着72年前炮火侵袭和江水浸泡的印记。
1949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正是乘坐这些大小不等的木船,穿过密集的炮火和江防。渡江战役解放了南京、上海等167座城市,彻底粉碎国民党政府“划江而治”的迷梦。
当年在渡江战役中得到解放的吴应星,在入党后又随二野部队挺进大西南,为着“解放全中国”的目标继续战斗。
记者不禁发问,是什么让许多像吴应星一样出身旧社会的“解放战士”,毅然加入这支光荣的队伍,投身伟大的革命?
历史比任何雄辩更能呈现真理,给予我们答案:
这是一支与人民血肉相连的军队——
有“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红军女战士, 更有挤出乳汁喂养八路军伤员的沂蒙山红嫂;有披着朝露,露宿上海街头的解放军将士,更有淮海战场上那车轮滚滚、一眼望不到头的支前大军;有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人民子弟兵,更有老百姓“最后一个亲骨肉送去上战场”……
这是一个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的政党——
从革命战争年代的方志敏、杨靖宇、张思德,到新中国成立后的雷锋、焦裕禄、孔繁森,再到进入新时代的李保国、张桂梅、祁发宝……无数共产党人以无畏牺牲和无私奉献,谱写出一曲曲感天动地的精神赞歌。
波澜壮阔的长江,中华文明的摇篮,见证了中国共产党创造的伟大奇迹。72年过去,曾经的江水依然汹涌,一座座都市沿江而建,展现着新世界的现代与繁华。
如果说“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是当年先辈们寻找的彼岸,那如今在神州大地迎风飘扬的红色旗帜,就是共产党人坚守的意义。
党旗飘扬的地方,就是前进的方向
韩珍明刚当兵时,曾在新疆军区工作。从故乡河南到新疆,直线距离有3600多公里。每次探家,他先要坐上5天5夜的火车,然后再转长途汽车。
从北疆边陲到中原腹地,窗外景色不停变换。这一路,韩珍明几乎横穿大半个中国,“回趟家,能在途中经过四个季节。看见小麦田,也就到家了”。
今年初,全长3422公里的连云港至乌鲁木齐高铁全线贯通。那时的韩珍明一定想不到,今天坐上“复兴号”动车组,从河南到新疆仅需一天半的时间。
俯瞰当今中国,“八纵八横”的高速铁路网建设,如同在幅员辽阔的神州大地上编织出一个巨大的“中国结”。
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天堑变通途”的预言已经从梦想照进现实。
保持同样的视角,站在历史的坐标中,建党百年的浴血征途,喷涌出熔岩般奔腾的地火,给这片富饶而美丽的土地带来梦想和希望。
2020年1月24日,67岁的韩珍明正在电视机前紧张凝视。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席卷神州,一时间,武汉告急,湖北告急,全国告急……
在告急的呼喊声中,我们看到了那面鲜红的党旗——除夕之夜起,包括解放军医疗队在内,19个省区市对口帮扶湖北的16个地市。短短10多天,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方舱医院神速交付……
当时的一组数据让人动容:在抗疫一线从事疫情防控工作的党员、干部有3914.4万人,其中党员2977.1万人,占76.1%。全国参与疫情防控的志愿者有2369.8万人,其中党员1326.2万人,占56.0%。
“战争年代,只有共产党员才有资格扛炸药包。党旗指向哪里,部队就向哪里冲锋。”韩珍明说,“今天,党旗飘扬的地方,依旧是我们前进的方向。”说到动情处,他眼里闪着泪花。
2021年6月17日,神舟十二号载人航天飞船成功发射,与天和核心舱顺利对接,太空迎来人类新家园。
从太空遥望祖国,在古老的神州大地上,小康社会正全面铺开幸福画卷。
从1921年到2021年,中国共产党人把初心和使命写进入党志愿书。他们的精神之火永不陨灭,在建党百年的璀璨星河中永恒闪耀。
历史是忠实的见证者,更是伟大的书写者。一份薄薄的入党志愿书,记录着一名党员一生的选择。那是精神的高度,更是信仰的厚度。
采访结束,记者与韩珍明告别。室外,夏日蝉鸣阵阵,干休所内响起了朗朗乐声——
“你是灯塔,照耀着黎明前的海洋;你是舵手,掌握着航行的方向;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你就是核心,你就是方向……”
(采访得到莲花池干休所韩京武、王光的大力支持,特此致谢)
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
■解放军报特约记者 胡丹青 袁 帅
记者:韩老,请问您收集这些入党志愿书的初衷是什么?
韩珍明:退休前,我是一名党务工作者。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发现一份历经战火的入党志愿书。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但凡涉及到党的东西,都弥足珍贵。因此,我萌生了收集不同时期入党志愿书的想法。
这一份份入党志愿书,延续着一代代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不同时期的入党志愿书,记录着一个时代的初心故事,具有珍贵的历史研究价值。
与其说我收集的是入党志愿书,不如说是收藏一代代共产党人的革命信仰。我也希望,这些藏品能够给老同志们留个念想,给年轻人树立榜样。
记者:纵观入党志愿书的历史变迁,您如何理解入党志愿的内涵?
韩珍明: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正是这种先进性,使得每个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同志,都怀揣着与我党目标和理想相一致的梦想,并具体体现在入党志愿之中。
我们党从创立之日起,便重视每个要求入党人员对待党的态度,把自觉自愿加入党组织作为前提和条件。在加入中国共产党时,每名党员必须填写《入党志愿书》。
所谓入党志愿,就是一个人渴望入党的内在原因和真实目的,也就是入党以后个人追求的目标和勾画的蓝图。从程序和手续上来讲,一个人入了党,就成为党组织的一员;但从思想上来讲,自我改造、自我提高的历程还很漫长。是不是真正的共产党员,还需由时间和实践来检验。
记者:在收集过程中,您对哪些入党志愿书印象特别深刻?
韩珍明:入党志愿书在每个时期都不一样,大小不一、形式各异。战争年代,很多人带着非常质朴的感情投身革命。他们的入党志愿书中,体现着很强的实事求是精神。当时的入党誓词,简单几条,但非常管用。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不管哪个时期、地区,不管入党誓词里面写的条目有什么,都有一句: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
女学生曹松林在1938年写下的这份入党志愿书,是我见到年代最早的一份;不少入党志愿书曾被反复折叠,上面明显留有汗水或泪水打湿的痕迹;还有的志愿书、志愿表上,有党员亲手画的红色党徽和五角星。
我们党为什么吸引人,为什么让大家愿意为之奋斗终身?翻看这些入党志愿书,在感悟一代代共产党员初心的同时,对我来说也是一次心灵的洗礼,我更深刻地理解了“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这句永恒誓言的真正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