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变革,历史的跨越
■桑 叶
历史总是在变革中发展的。没有变革,就没有辉煌历史。
100年前,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共产党成立6年后,人民军队诞生。
新生的人民军队一成立,便在党的坚强领导下踏上了一条变革之路。
今天,我们常形容我军“永远立于不败之地”。事实上,不败哪有这么简单。要想制胜强敌,从胜利走向胜利,唯有勇于变革突破、敢于改革创新。
人民军队党缔造,改革强军党领导。人民军队诞生后,迎接的并不是胜利,而是一次又一次的失败。正是有了一次改编,也就是著名的三湾改编,使我军开始拥抱胜利、走向强大。
透过历史,我们可以说,三湾改编就是一次崭新变革、一次伟大改革。
从三湾改编开始,我军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一路走来,党领导改革的步伐就没有停止过。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创立一整套建军原则制度,抗日战争时期实行精兵简政,解放战争时期组建五大野战军,新中国成立后多次调整体制编制,人民军队边战边改,边建边改,愈改愈强。
物不因不生,不革不成。人民军队之所以始终充满蓬勃朝气,同我军与时俱进不断推进自身改革紧密联系在一起。
时间进入新时代。战争形态不断发生变化,各国新军事革命风起云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面对这样的大时代、大背景、大趋势,全军上下都在思考一个重大问题:人民军队如何立于不败之地?
我们都知道,军人的天职,就是打仗;军人存在的价值,就是胜利。但我们靠什么打仗?凭什么胜利?过去,我们辉煌过,但并不代表依然辉煌;昔日,我们胜利过,但并不代表永远胜利。
无人战争、一体化联合作战、具有智能化特征的信息化战争……对于我们这支只打过机械化战争的军队,凭什么夺取未来战争的胜利?
强国必强军,强军必改革。从思想观念、指挥体制,到组织架构、力量编成,再到政策制度、能力素质,我们都需要来一场伟大嬗变。
全军将士形成共识:不改革,不全面改革,不彻底改革,我军是打不了仗、打不了胜仗的。
正如习主席所言,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是实现中国梦、强军梦的时代要求,是强军兴军的必由之路,也是决定军队未来的关键一招。
历史永远记住这个会议。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经习主席提议,党中央决定将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纳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盘子,上升为党的意志和国家行为。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单独作为一个部分写进全会《决定》,这在党的历史上是第一次。
历史永远记住这一天。2015年11月24日,中央军委改革工作会议召开。这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次重要会议,标志着我军全面实施改革强军战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
“改革不改向,变革不变色。”这是本轮改革强军的一条重要原则,其目的一方面是强化党对改革的直接领导,确保改革始终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行;另一方面是深化我军党的建设制度改革,通过健全我军党的建设制度,规范我军党的工作和政治工作,把党对军队绝对领导具体落实到我军各项制度之中。
在党的正确领导下,我军改革大开大合、大破大立、蹄疾步稳,领导指挥体制改革率先展开,规模结构和力量编成改革压茬推进,政策制度改革成熟一项推进一项,打破了长期实行的总部体制、大军区体制、大陆军体制,形成了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的新格局。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也是变革的动力。这轮改革是奔着问题去的,不仅解决体制性障碍、结构性矛盾,还解决政策性问题;不仅强大脑、壮筋骨,还增活力。
战斗力增长系于变革,实战能力提升依靠改革。2017年,为庆祝建军90周年举行的朱日和沙场大阅兵,三军如一、雷霆万钧,充分彰显了新的指挥体制优势。2018年9月11日到15日,3200余名官兵、1000多台各型装备车辆、数十架固定翼飞机和直升机,出境参加“东方-2018”战略演习,全程实行模块化编组、积木式组合、任务式联合,立体展示了我军一体化联合作战的新成果。
伟大的变革,历史的跨越。这场重塑重构的变革,使我军体制一新、结构一新、格局一新、面貌一新,实现了政治生态重塑、组织形态重塑、力量结构重塑、作风面貌重塑,为党对军队绝对领导提供了更加健全有力的制度保证,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奠定了深厚基础。
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是我们回避不了的一场大考。这场大考是思想上的、组织上的、作风上的,但归根到底是政治上的。讲政治,就是要求全军官兵听党话、跟党走,多算大账,少算小账,多讲大局,少讲自我,积极转职能、转作风、转工作方式,既要当好改革的促进派和实干家,还要真正适应“新体制”,全方位多领域释放改革效能。
“世易时移,变法宜矣。”改革永远在路上。当前,我军正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朝着实现建军百年奋斗目标阔步前行。新长征路上,只要改革不停步、变革不停歇,人民军队一定能立于不败之地,一定能有效履行新时代使命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