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心靠军魂凝聚
■杨思聪
一支军队有军魂,犹如一个人有灵魂。对于党绝对领导下的人民军队来说,坚决听党指挥就是强军之魂。
从长征路上前仆后继、抗日战争浴血奋战,到解放战争横扫千军、抗美援朝打出国威军威,再到建设年代的激情燃烧、改革开放的春潮涌动、奋进新时代的波澜壮阔……90多年来,历史一再证明:党的绝对领导是人民军队始终保持强大的凝聚力、向心力、创造力、战斗力的根本保证。唯有始终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方向为方向,以党的意志为意志,人民军队才能在前进的道路上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军心靠军魂凝聚,行动靠思想引领。面对意识形态领域较量加剧的新态势,面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官兵价值取向多元多变的新特点,面对国防和军队全面深化改革带来的新考验……越是关键时刻,越需要我们校准前行方向、铸牢“灵魂坐标”,不断加强听党指挥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和情感认同,确保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确保社会主义红色江山永不变色、确保党和军队事业后继有人。
军事不过硬一打就垮,政治不过硬不打自垮。绝对忠诚是革命军人的政治品格,是坚决听党指挥的价值支撑和内在动力。这要求我们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贯彻军委主席负责制,做到思想上坚定追随、政治上绝对忠诚、情感上真诚拥戴、行动上步步紧跟,在路线原则上旗帜鲜明,在大是大非面前始终头脑清醒、立场坚定,坚决听习主席指挥、对习主席负责、让习主席放心。
坚决听党指挥,必须落实在行动上,以行动来检验。各部队必须做到一切行动听指挥,平时听招呼,战时听指挥,关键时刻不含糊,在党和人民需要的时候靠得住、过得硬,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
1949年,沈钧儒代表各民主党派向中国共产党祝贺建党28周年时说:中国人民之所以获得今日空前的胜利,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有共产党。这一“空前的胜利”,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人民军队英勇斗争、浴血奋战,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新中国的坚实根基。
时光飞逝、斗转星移,党绝对领导下的人民军队聚力备战打仗,三军将士餐风饮露、砺兵沙场;执行海上维权,任务部队枕戈待旦、闻令而动;参与抢险救灾,子弟兵舍生忘死、奋不顾身……全军上下在坚决听党指挥、有效履行使命中,培育“四有”革命军人,锻造“四铁”过硬部队,正向着百年建军奋斗目标奋勇迈进。
征程漫漫、任重道远。坚决听党指挥是我们的建军之魂、强军之魂。过去我们是这么做的,现在是这么做的,将来还要这么做。我们每名官兵都要争做听党话跟党走的排头兵、建新功立伟业的主力军、本领高能力强的奋斗者,不断战胜新挑战、取得新进步、创造新辉煌,以忠诚担当为强军兴军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第83集团军某旅“大功三连”用习近平强军思想建连育人——
真理之光照亮征程
■胡瑞智 马长健 解放军报记者 周 远
“嘉兴红船定方向,百年征程创辉煌;不忘初心心向党,巍巍巨轮在启航……”初夏时节,豫北某野外驻训场,第83集团军某旅“大功三连”的“阵地微课堂”上,连队官兵用快板等形式讲述党史故事,练兵备战士气更加高涨。
抗日烽火中诞生的“大功三连”,始终紧跟党的科学理论步伐。上世纪70年代,三连官兵在国防施工一线的坑道里,点着煤油灯学习毛主席著作;走进新时代,“大功三连”永葆初心、继续奋斗,把习近平强军思想作为建连育人的纲和魂,通过扎实有效的理论武装,让听党指挥的红色基因融入官兵血脉。
用科学理论点亮人生征途
5月初,完成一天的训练,“大功三连”三班战士武照航一头扎进了学习室,捧着一本《习近平用典》,沉浸到了理论的海洋里。
身边战友都知道,之前的小武可不是眼前这样。那时大家对他的印象是:性格内向,吃苦意识较差,对理论学习提不起兴趣。一次,班长薛荣升留意到小武对音乐、演讲有较大兴趣后,就带他加入连里的乐队,学唱由官兵自主创作的关于学习党的科学理论的歌曲。
动人的旋律中,从高山海岛到大漠戈壁,三军统帅情注基层、关爱官兵的场景不时在小武眼前浮现。薛荣升趁热打铁,带他畅谈体会,共同学习理论文章。慢慢地,小武养成了每晚学理论的习惯。如今,谈到学习,小武就有精神:“原以为学理论就是埋头苦读,来到连队后才发现理论学习也能很生动。党的科学理论真是越嚼越有味道……”
在三连,为了让官兵感受科学理论的魅力,他们探索了一套有效制度措施,使读书有资料、学习有时间、帮带有骨干、成效有激励。学讲话、悟要义、照着做,官兵心中的理论火种点燃后,信仰的火焰冲天而起。
下士王前猛曾因考军校失利一度情绪低落。他的班长陈明双为了让他继续保持学习劲头,白天陪他到电子读报机前“打卡”,晚上一块去学习室摘抄理论要点。就这样,王前猛没有放弃学习,还养成了每天摘记科学理论的习惯。
在王前猛的床头柜里,记者看到了厚厚的一摞理论摘记,上面密密麻麻地记录着他对理论的理解和感悟。真理之光不仅点亮了学习的灯塔,还点亮了官兵的人生征途。
用科学理论坚定崇高信仰
几年前,四级军士长谢达标刚担任带兵骨干时,班里战士一犯错,他有时先不由分说批评一顿。认真学习习主席关于关爱基层官兵的有关重要论述后,谢达标的内心受到深深触动。从此,他把每名战士都当成一张画板,认真地帮助他们描绘梦想。看到在训练生活中遇到难题的战士,他经常主动靠上去,帮他们从理论学习中寻找办法,明确奋斗方向。
今年是谢达标入伍的第15个年头。这些年他带过的兵中,有5人提干,10多人走上骨干岗位,多人在上级比武中摘金夺银。
在“大功三连”,“煤油灯”精神薪火相传,连队运用“学、讲、议、帮、干”等学习方法,引导官兵从理论学习中汲取力量;新时代,三连摸索出理论学习的新路子——课程化组学、通俗化讲学、常态化帮学、个性化自学、网络化助学,将理论学习的阵地延伸到了青年官兵群体中。
“理论学习让我提升了能力、找到了价值,也更加坚定了初心和信仰。”维吾尔族战士喀斯木·提力瓦里地告诉记者,从小到大他和家人享受到了很多政策上的优待,身边的人对自己都非常友善。为了回报党和国家,他才入伍当的兵。
尝到了理论学习的甜头后,现在每次学习党的科学理论,他都会把一些内容“云分享”给家人和朋友。
“当一个播火者,让真理的光辉照耀到更多的人。”喀斯木说,退伍后他要继续修好学业,然后回到家乡,为祖国西部地区的建设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用科学理论激发胜战豪情
学思用应贯通,知信行须统一。见到记者,指导员乔文泽讲述了这样一段经历。
前不久,在训练场上,班长赵闯正在组织装甲车载员进行掩体构筑小比武。比赛激战正酣时,赵闯突然叫停了比赛。原来,一名战士在构筑掩体时,上半身起伏幅度过大,很容易暴露。
“上了战场,缺乏敌情意识会付出惨重代价!”赵闯的批评一针见血。
事后的军事训练分析会上,赵闯和其他骨干举一反三,总结梳理出训练中存在的10余项不符合实战的做法:武装越野时,为便于携带将防毒面具的滤毒罐卸下;军事训练考核时实战环境过于理想化……
强烈的实战意识,来自于对科学理论的真学真信真用。“军事训练抓什么?我想就是实战化”“要坚持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练,进一步提高军事训练实战化水平”……认真学习习主席关于实战化军事训练的重要论述,赵闯的实战思维变得更强了。每到训练场都会先问问:这么做,上了战场行不行,符合实战要求吗?
内心有了精神滋养,身上就会有拼搏的勇气、奋进的动力。在三连官兵身上,学习力正源源不断地转化成战斗力,促进连队建设水平整体跃升。
3年前,三连所在旅千里移防。面对陌生的地域环境、武器装备,以及转型重塑中遇到的困难,党支部在习主席关于基层转型建设的有关重要论述中寻找答案,最终明确了“四个坚持扭住”的建设思路。
转型重塑以来,三连革新的训练器材、探索的步战车战法多次被上级推广,连队战备库室成为全旅学习的标杆,建制连军事考核成绩居旅队榜首……
有一种信仰叫追随,有一种忠诚叫坚守。阔步强军兴军征程上,三连官兵在党的科学理论中不断汲取精神养分,将听党指挥熔铸于灵魂,贯穿于言行,落实到战位。
南部战区陆军某扫雷排爆大队弘扬英雄精神——
担当不是“选择题”
■闵 宁 魏才森
朝烟漠漠雾霏霏,浓雾笼罩着西南边陲的吕良山。
5月上旬,“排雷英雄战士”杜富国所在的南部战区陆军某扫雷排爆大队官兵整队完毕,准备对吕良山上的43号雷场进行搜排,销毁未爆弹。
硝烟远去,危险犹存。笔者跟随扫雷官兵的脚步,实地见证了他们在生死边缘展开搜排作业的步步惊心。
两个多小时的行车途中,随处可见印有骷髅标志的“雷区,禁止入内”的石碑,让人望而却步。可在杜富国英雄精神的激励感召下,扫雷官兵没有一人退缩,一次又一次递交请战书,一枚枚红手印力透纸背。
“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教导员黄建军介绍,按照传统,任务分队官兵在一片将要开辟的雷场面前,向党旗庄严宣誓。每次执行扫雷排爆任务,他们都会成立由干部骨干组成的党员先锋队,战斗在官兵的最前面;每扫完一片雷场,将土地移交给人民群众前,官兵都要手挽手来回走上好几趟。
雷区山高坡陡、雾浓地湿、草深林密,只能采取人工作业的方式,先爆破,后用排雷器查排。可雷场爆炸物种类多、密度大、埋设复杂、性能极不稳定,扫雷过程异常危险。
战斗中,扫雷器发出的“滴滴”声此起彼伏。突然,一阵急促的“滴滴滴滴”警报声格外刺耳,“班长、班长,这里发现一枚地雷。”战士叶爽声音有些颤抖。四级军士长何建国沉着回答:“退后点,让我来!”
只见何建国慢慢趴在疑似地雷的物体前侧,拿起探雷针轻轻探测,用小刷子轻柔缓慢刷去浮土,地雷浮现后又轻轻握住两侧……排除险情后,他长长呼一口气,舔了舔干裂的嘴唇,向身后的叶爽做了个胜利的手势。
“不需要你认识我,不渴望你知道我,我把青春融进祖国的江河……”结束10多个小时的紧张作业,官兵们脸上开始有了轻松的笑容。回营的运输车里,扫雷兵们唱起了歌曲《祖国不会忘记》。
“参加扫雷任务很光荣,我要努力成为像杜富国班长那样的好兵”“今天发现人生中的第一颗地雷,我不知所措,有些紧张和害怕。尽管没能亲手排除,但我知道距离我排除它又近了一步……”回到营地,翻开列兵叶爽的日记,扉页上写着的“为人民扫雷、为军旗增辉”几个字,字体端正而有力。
党有指令、万死不辞;人民召唤、生死无惧。一代代扫雷官兵始终认为,担当不是一道“选择题”。他们把对党和人民的热爱,把自己的初心和使命,熔铸为雷场上的一次次舍生忘死。执行边境扫雷任务以来,扫雷官兵已经有6人牺牲,上百人光荣负伤,涌现出“一等功臣”付小科、“排雷英雄”蒋俊峰、“排雷英雄战士”杜富国等先进典型。
组建以来,大队官兵人均进出雷场1000余次,搬运扫雷爆破筒等物资10余吨,在边境183个村寨留下了英勇无畏的足迹,先后把排除雷患的60多平方公里土地交还给了当地百姓。
东部战区海军航空兵某旅加强飞行人才培养输送——
尽责须有“高标准”
■袁梓杰 解放军报记者 刘亚迅 特约记者 沙凌云
前不久,东部战区海军航空兵某旅4名某型战机改装新员成功单飞蓝天,时间较以往缩短近三分之一。雏鹰试翼,迎来蓝天“成人礼”,飞行教官吴安涛脸上挂满了笑容:“又一批新员成功取得参战资格,我们的队伍又壮大了。”
去年底,该旅6名飞行员选调海军某舰载机试验训练基地,其中3名飞行员曾是吴安涛带教的徒弟。看着自己辛辛苦苦培养的骨干即将奔赴远方,吴安涛虽然有些不舍,但他深知这是海军转型建设需要,每名飞行员都要全力支持。“党叫去哪就去哪,打起背包就出发。”欢送仪式上,吴安涛作为教员代表发言,鼓励他们在新的岗位上飞得更高、再立新功!
“作为海军装备最早、机型唯一的整建制某型战机部队,我们被誉为海军某型战机人才‘孵化基地’。”该旅政委彭志坚介绍说,自改装以来,旅党委遵循“精心育种子、种子带骨干、骨干带全员”的思路,按照“拳头”部队的要求培养飞行骨干。
在精心培养浇灌下,旅队人才队伍数量充足、结构合理、骨干聚集,但随着大批骨干的陆续输送,旅队人才建设客观上受到了一些影响。
转型路上脱喙换羽,自然伴随阵痛。那年,上级通知选调10名优秀飞行员至某舰载机部队,大家立刻“炸了锅”。10名优秀飞行员,对飞行部队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战斗力。放还是不放,成为摆在该旅党委面前的一次考验。
旅党委常委会上,有的同志担心:“把中坚力量都输送出去,飞行员队伍会青黄不接。”也有人认为:“部队各项战训任务繁重,再抽调飞行员实在是忙不开。”还有人建议:“上级任务要完成,我们的工作也要开展,可以只输送一部分中坚力量”……
“对党忠诚就在实际行动中,任务必须不打折扣完成,推荐的飞行员必须各方面能力素质过硬。”作为党委书记,彭志坚说,“只有善于造血才能更好输血。面对海军转型需要,我们不但要练好‘拳头’,还要当好‘种子’,随时输送人才,绝不降低标准,绝不藏着掖着。”
上级任务坚决执行,自身困难想办法解决。很快,10名优秀飞行员踏上新征程。
人才输送了,战斗力也不能下降。从被动抽调到主动储备,从被动调整到主动应变,从被动抓建到主动搭台……该旅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主动为人才成长创造条件、搭建平台,紧贴新大纲狠抓飞行人才队伍建设,做到超前培养早成才、加速培养快成才、全面培养多成才,实现“造血”与“输血”的良性循环。
一批新飞行员刚改装完成两个多月,便被任命到重要岗位,走向前台,活跃在战斗一线;海军特级飞行员邹奎等人停飞后,依然继续坚守在飞行训练一线建言献策、发光发热……一系列刻苦攻关,有效提高了铸鹰育才的能力水平。改革调整以来,该旅源源不断为舰载机、新调整组建单位等输送了数十名优秀飞行员,一批批战机飞行员从这里飞向万里海空,在蓝天上书写忠诚新篇。
“八一勋章”获得者、武警新疆总队某支队支队长王刚——
初心永不改 锋刃永不卷
■张银博 解放军报特约记者 王国银
始终奋战在反恐战斗最前沿的王刚,先后经历15次生死战斗,成为令暴恐分子闻风丧胆的“反恐尖刀”。图为执行任务前,王刚带领大家面向党旗宣誓。石俊杰摄
夜黑如墨,风沙弥漫。
狙击手伪装潜伏、突击手准备强攻……随着武警新疆总队某支队支队长王刚一声令下,特战分队闻令而动,一举将藏匿、逃窜、负隅顽抗的数名“暴恐分子”一网打尽。
演练结束,已是凌晨1时许,双眼布满血丝的王刚却没一丝睡意。他直奔办公室,趁热打铁梳理训练中存在的不足,制定明天整训的措施。
极限练兵和问题不过夜,是王刚多年养成的习惯。从他那双冷静犀利的眸子里,我们看到一名党员30余年坚守的初心使命。
王刚生于南疆,长于南疆,把青春和汗水挥洒在了这片热土。“我不想离开这大漠黄沙、荒凉戈壁,这里不仅有我的根和魂,更有我的职责和使命。”这是王刚常说的一句话,也是他30多年军旅生涯的真情告白。
18岁那年,王刚曾亲眼目睹过一场暴乱。暴恐分子的罪恶行径,点燃了他参军入伍、打击犯罪、除暴卫国的激情和梦想。他果断放弃当运动员的机会,应征成为一名武警战士。
刚入伍时,他聆听了一名边防军人的事迹报告,老连长“埋在戈壁滩、死在青山头”“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的事迹深深地感动了他。他暗下决心,只要党和人民需要,就算牺牲也在所不惜。
从战士到干部、从排长到支队长,入伍以来,王刚始终奋战在反恐战斗最前沿,先后经历15次生死战斗,荣获军功章15枚。在官兵眼里,王刚“反恐尖刀”的称呼就是战场上奋勇冲锋打出来的。经历多次实战的王刚更坚信一点:指挥员不仅是战斗员,还是战斗员的“主心骨”。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要想带兵打胜仗,必须任何时候都要顶在队伍最前面,不能躲在战斗员身后。
一次战斗中,直升机在海拔5000多米的山顶盘旋,狂风刮得机体剧烈摆动,巨大的螺旋桨卷起两米多高的雪浪。“没有机降点,只能索降!”在悬崖峭壁顶部索降,稍有不慎就会有生命危险,但王刚二话没说,一把拽过索降绳,第一个跳出舱门。特战队员们见状,个个也如离弦之箭跳出舱门。
“看我的、跟我上”是王刚经常说的一句话。对支队官兵来说,这不仅是一句口号,更是一种立身为旗的激励感召。王刚深知,反恐战斗是特战队员与暴恐分子的生死竞速,成败只在一瞬间。为了赢得战斗,王刚平时带兵坚持按照实战标准:他把侦察训练设在人员密集复杂的居民区,把攀登训练设到难度和危险系数更高的山崖上,把捕歼训练红蓝双方带到深山野林中,在陌生艰苦环境和一次次挑战极限中逼着官兵练就过硬功夫。
去年,王刚带领特战分队千里机动,挺进海拔3500多米的帕米尔高原驻训。4个多月时间,在氧气稀薄、风沙弥漫、寒风刺骨的环境中,官兵开展60多个特种课目训练,收集五大类300多项人体机能、装备性能、战勤保障等作战数据,为随时打赢反恐战斗提供了有力支撑。
天山脚下,“铁血刀锋”永不卷刃。近年来,王刚所在支队涌现出百余名反恐骨干,其中2人被评为“中国武警十大忠诚卫士”,14人荣立一等功,9人荣立二等功,两个中队荣立集体一等功,支队荣立集体二等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