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军舰载航空兵某飞行大队——
奋飞在新时代的使命航线上
■解放军报特约记者 孙 飞 通讯员 朱为俊 赵星全
月朗星稀,海潮涌动。
伴着航母辽宁舰甲板上的微弱灯光,海军舰载航空兵某飞行大队大队长张敏驾驶歼-15战机平稳降落,又一次完成了夜间着舰技术恢复训练。
掌握夜间着舰技术,是航母战斗力提升的关键一步。
这个飞行大队,是张超生前所在大队。从成立那天起,他们就肩负着“先行先试”的时代重任。
挑战中难免有风险。5年前,张超在驾驶歼-15战机进行陆基模拟着舰训练时,飞机突发电传故障。危急关头,他拼命挽救战机,壮烈牺牲,献出了年仅29岁的宝贵生命。
“党和国家把国之利器交给我们,我们唯有向战而飞、负重前行!”在“学身边典型、做英模传人”主题党日活动中,该大队政治教导员韩晓冶有感而发。
该大队成立以来,每一名飞行员都在努力拼搏、加速成长。沿着新时代的使命航线,他们不断开拓新的征程、创造新的成绩……
海军舰载航空兵某飞行大队飞行员正在进行编队飞行训练。孟祥盛摄
循着光的方向飞,朝着梦的方向去
航母飞行甲板中部外侧,有一组呈十字架状的灯光组,学名为“菲涅尔灯”。
菲涅尔灯会释放不同颜色的光束,舰载机飞行员根据光束颜色调整飞行姿态,确保始终处于最合理的下滑轨迹,实现成功着舰。
远海大洋上,不断变换色彩的菲涅尔灯,散发着别样光芒。舰载机飞行员心中的那盏灯,却曾一度模糊黯淡。
张超的牺牲,让同为舰载机飞行员的战友们无比沉痛。
与张超同班次的战友担忧地说:“当初的选择到底对不对?还能不能坚持下去?……”
同样的情绪,像迷雾般笼罩着整个团队。
张超的追悼会,就像一束光,驱散阴霾,照进了战友们的心里,照亮了奋飞的方向。
他们意识到,缅怀战友最好的方式,是更勇敢地踏上征程。
党旗下,飞行员纷纷表达心声:“在鲜红党旗的指引下,完成战友张超未竟的伟大事业。”
“梦想之灯”在这群看灯飞行的人心头闪耀,指引航程,引领方向。
接下来的那段日子,失去战友的飞行大队官兵,化悲痛为力量,纷纷写下请战书,叫响“党员干部带头飞,追着张超拼命飞”的豪迈誓言,在挫折中奋起;与张超同班次的飞行员全部通过航母飞行资质认证,坚定了战胜挑战的信心和力量……
迷雾驱散,重现辽阔海天。
如今,每每想起那段日子,飞行员邓伟都忍不住感慨:“要不是旗帜顶住了狂风,堡垒扛住了重担,那么快走出挫折是不可能的。”
如果没有发生那次意外,再有3个飞行日,张超就能完成剩下的训练任务,跟战友们一起顺利上舰。如今,他的上舰梦,在战友们身上得以实现。
“张超虽然走了,但他未竟的事业,我们一定干下去、干成功!”前行者奋不顾身,后继者勇往直前,一批批舰载战斗机飞行员梯次衔接、锻造成长。
在荆棘坎坷中战胜自我
舰载战斗机飞行员要实现安全着舰,头脑中就始终要有“对中”的意识,必须保持对准甲板中线下滑,否则很可能会发生碰撞或坠海事故。
对中,并非一次就能完成。飞行员在初次对中后,还要根据飞行甲板平移、航母横摇纵摇等情况,持续不断修正航向,直到舰载机安全降落。
张敏刚来大队时,在对中过程中始终找不到感觉,总会偏左或偏右。就是这舰艉段不到1米的偏差,让他的成绩在团队中常常垫底。
一次党小组会,战友们恳切地说:“我们是舰载机飞行员,更是一名党员。一名合格的党员,首先要敢于直面问题,无惧任何困难和挑战!”
战友们的一席话点醒了张敏。“我决不垫战斗力的底!”张敏暗下决心。
为了克服这不到1米的偏差,张敏用痴迷的状态钻研舰载机飞行技术。
每个飞行架次,他总是第一个请着舰指挥官分析动作偏差;每天飞行结束,他都会用几个小时回看飞行视频,仔细研究战友的飞行技巧,寻找自己的不足……
凭着这股不服输的劲头,张敏很快找到感觉,连续多场次飞出高分,成为同班次飞行员中的佼佼者。
对中过程中,反区操纵是任何舰载战斗机飞行员都绕不开的一道坎。原来的陆基飞行操作技巧,却成了与新操作方式格格不入的痼癖动作。对此,王帅很是痛苦。
“这么长时间还适应不了‘反区操纵’,我还能飞出来吗?”犹豫良久,他将心中的疑问告诉了教导员韩晓冶。
趁一次模拟器训练,韩晓冶集合所有新员,指着其中一台模拟器说:“这是张超飞过的模拟器。当年,他为了赶进度,把自己‘绑’在模拟器上飞!”
张超模拟器飞行时间远超大纲规定数倍。他用很短时间就完成了上舰前绝大多数飞行架次,将舰载战斗机飞行员培养周期缩短了近一半。
“飞舰载机,首先要破除原来的飞行理念。”韩晓冶的这句话,让在场的新飞行员们记忆深刻。
革故鼎新,突破桎梏——这是身为一名舰载机飞行员、一名党员在荆棘坎坷中战胜自我的法宝。
为了彻底改掉老习惯,从清晨到深夜,模拟机使用时间表的每一个时间段都密密麻麻地写满姓名。
“每条路都是新的,作为党员,我们要不负过往、不惧未来!”张敏说。
每个人都在冲锋,团队就会成为先锋
“保角”,是舰载机着舰的术语。
只有不断地控制油门、操纵杆,时刻保持相比陆基飞行更精准的迎角,才能使舰载战斗机以极速冲向航母跑道时,瞬间挂住拦阻索。
争分夺秒冲锋,是舰载机飞行员时刻保持的姿态。
深夜,每一名新飞行员结束训练后,都要在图纸上描绘刚才的飞行航迹,反思操作失误。合上双眼,在回忆操作程序中进入梦乡。
经历了艰苦的训练,秦朋飞终于等到上舰这一天。
着舰当天,辽宁舰所在海域上空阴云密布,能见度不满足着舰要求。
指挥员建议秦朋飞回休息室等候,他却说:“我是同班次战友中党龄最长的,我要在舱室待命,随时准备战斗!”
海上天气稍有好转,接到起飞命令的秦朋飞迫不及待地驾驶“飞鲨”直冲云霄。
当“飞鲨”稳稳地挂住拦阻索时,成就感和荣誉感涌上秦朋飞的心头。
“扛红旗,冲一线,是党员应有的血性担当,我们这支党员比例百分之百的队伍更该如此!”他们以热血铸丰碑,用生命赴使命,在这条前人未走过的道路上探索冲锋。
训练中,某战术课目因为难度大而被单独列出。每一个动作要领,教员都详细讲解,甚至连飞行高度都做了明确规定。
“打仗,还规定高度吗?”飞行员彭顺平心想,“打仗可不看环境怎么样,迎难而上才能敢打必胜。”
真正的战场,哪里有边界?谁占据有利位置,谁就掌握主动权,胜利的天平就会倾向谁。
深入研究战机性能和训练环境后,彭顺平主动要求降低飞行高度。在训练中,他分析总结不同地形条件下超低空飞行的操纵规律,把每一个翻滚、拉升、俯冲都做到极致,确保飞行轨迹稳定精确。
最终,彭顺平的实际飞行高度为歼-15战机战术课目训练积累了宝贵数据。
这些年,一批批像彭顺平这样的飞行员,一心扑在航母舰载机事业上。在航母部队加速形成战斗力的征途上,他们沿着新时代的使命航线奋飞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