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联勤保障中心某基地保障队——
携手同行,迈进美好新时代
■苗 恺 解放军报特约记者 崔寒凝 通讯员 辛 楠 车 伟
2021年6月,郑州联勤保障中心某基地保障队官兵和村民察看共同建设的莲菜池。图片由作者单位提供
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高塘镇柿村“红星文化广场”上,官兵和乡亲们下象棋。图片由作者单位提供
在离陕西省渭南市高塘镇柿村不远的渭华起义纪念馆里,一块刻有“渭华起义烈士永垂不朽”的石碑,深深震撼着郑州联勤保障中心某基地保障队队长母正平。
回到保障队后,母正平找来数百页厚的渭华起义史料,一页一页翻看……
柿村,是他们对口帮扶的贫困村。
如今,再次来到柿村,母正平望向远处——水泥路翻过一座又一座大山,低矮的云层下,猕猴桃林和柿子树将大山点缀得郁郁葱葱。脱贫攻坚战斗中,他们继承革命前辈为人民幸福生活奋战的精神,帮助老乡们走上小康之路。
“追求,是荒原上的种子,燃起生命的希望。”山风呼啸,青松摇曳。这一刻,母正平仿佛听到,高亢的冲锋号角响彻群山之间。
坚韧而挺拔,是这片红色热土上的军民群像。“在先烈们奋斗过的地方建设一个幸福美好的家园!”信念,犹如一颗种子,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
“永远在人民需要的地方”
仲夏,晴空万里。微风拂面,树木轻轻摇曳。
大山深处,高大的树木遮天蔽日,道路似长龙盘旋其间。这里,驻扎着联勤保障部队某基地保障队。
虽然外界已是暑气逼人,但洞库里的官兵们还备着棉衣棉裤。在气温很低的深山洞库中,官兵进库长时间作业时会穿得更厚一些。
早晨,检查过洞库中存放的车辆后,几名保障队官兵背起挎包,急匆匆登车出发。汽车开出库区,几个急转弯后,停在一条小路前。旁边的一块石碑上刻着“康宁村小康路”。
原来,这曾是保障队脱贫攻坚时重点帮扶过的村子。现在,他们仍会定期回来看望村里的老人们。
踏上“小康路”,母正平告诉记者:“这条路,是我们帮扶老乡时走得最多的路。”他一边大步往前走,一边说:“其实5年前,这条路还是土路。”
曾经,康宁村人用“走过一身土,骑车颠屁股”形容当初的土路。那时候,热火朝天的施工现场,到处都有迷彩身影。大家帮着移土、垫地基,脚下走过的每一段路,都融进了官兵的汗水。
现在,望着平坦的水泥地面,母正平格外欣慰。这条路,不仅让村民与外面的世界更近了,也让军民的心更近了。
2016年初,母正平跟着部队扶贫工作组来康宁村考察。踏着崎岖的土路,他走进村民李亚军家中。门边桌子上摆着一口瓷碗,里面的水混浊不清。
“那时,村民们用的都是地下水,不仅口感差,长时间喝还影响健康。”母正平说。“穿着这身军装,干着这份工作,就要对得起这份责任。”他立刻把问题向领导汇报。
得知要为村里重新布置水管,保障队官兵都争着去作业现场。四级军士长赵善瑞还记得,施工第一天,他和战友们从上午一直干到天黑。回去路上,尽管身体很疲惫,但大家心情格外舒畅。踏着队伍迈步的节奏,他们一直高唱着《一二三四歌》。
“哪里有我,哪里有我,哪里就有一二三四,一二三四,一二三四战士的歌!”吼出来的歌词里,写满官兵们质朴的心声。“子弟兵永远在人民需要的地方,这就是我们幸福感的源头。”赵善瑞说。
5年间,每次去村里,母正平和战友们都会到村民家中唠家常。有时,他们代表部队慰问,会带一些半新的衣物给乡亲。有时,他们到乡亲家帮着做饭、辅导孩子功课。直到现在,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大家还会经常回到村里看看。
这天,官兵刚走到村口,村民李老四就招呼道:“兄弟,你们来了,到俺家坐坐啊。”
母正平一走进李老四家的院子,就闻到炖肉的香味从厨房飘来。看到水龙头里流出清澈的自来水,他的心如同被泉水浸润一般舒畅。
“能为这样的胜利付出,感觉特别自豪”
群山环抱中,柿村渐渐苏醒过来。朝霞映照下,滴滴露珠在荷叶上晶莹闪耀。今年,村里的莲菜池又是一片丰收景象。
过去5年里,保障队官兵顶着朝霞赶往村子的场景,一遍遍上演着。上士宋超还记得第一次帮老乡种莲菜的情景。
那天,宋超和战友赶到村里时,太阳直直地照在地里。田埂旁,劳作后休息的大爷大娘一脸疲惫。官兵们赶紧穿上靴子,跳下莲菜池。
保障队年轻的官兵大多在城市里长大,平时工作接触的都是车辆和油料。他们对莲菜种植技术一窍不通,只能一边学习一边劳动。
太阳很烈,宋超感觉脖子上火辣辣的。经过一遍遍尝试,他插秧的姿势越来越标准,动作也越来越熟练。休息时,他脱下靴子,竟从中倒出了汗水。
一天的劳动结束了。看着莲菜池一点点布满种子,夕阳余晖中,宋超和战友的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身旁的大爷大娘,看着这些满脸是汗却依然干劲十足的小伙子,也露出了同样的笑容。
如今,莲菜池给村里乡亲们带来了可观的收益。农闲时,他们也有情致开展起文化娱乐活动,在广场上跳跳舞、下下棋……
以前,村里是没有文化广场的。官兵们只能找一片空地,给乡亲们放电影。架起投影仪,选好背景墙,当光影打在老乡们脸上,宋超发现“原来那些生动可爱的表情,就是幸福的样子”。
当年,保障队与村委沟通,在放映场地的基础上建设一个广场,让老乡们能够在这里展示才艺,丰富文化生活。
慢慢地,“红星文化广场”在大家的帮扶下建设成形。广场上,健身舞蹈队、戏曲唱段班、威风锣鼓队轮番上阵。“虽然我们都是业余演员,可动作和精气神一点不输专业队伍!”62岁的舞蹈队成员刘拉玲说。
今年是建党100周年,临近“七一”,文化广场上格外热闹。
保障队官兵回村“探亲”,坐在马扎上和乡亲们聊天,这让宋超感觉无比亲切。大爷大娘话里满怀着对子弟兵的关心和感谢。
柿村第一支部书记张亮未曾想到,在保障队官兵的帮助下,短短几年时间,村里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今天的柿村,俨然是现代化的新农村:水泥道路宽敞整洁,农家小院整齐划一;卫生室、文化活动中心等一应俱全;一排排光伏电板犹如琴键在田野间“演奏”……谁都不会想到,这样欣欣向荣的村子曾贴着“贫穷”的标签。
“我们能过上今天的好日子,还是要感谢党的好政策,感谢党的关心和爱护。”村民郭更戌高兴地说。
2021年初,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隆重举行,宋超在电视机前观看了直播。当习主席宣布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宋超不禁热泪盈眶。
“能为这样的胜利付出,感觉特别自豪。”宋超说。
“这是我做过最有成就感的事”
“为什么柿村没有柿子树?”和许多初到柿村的人一样,中士徐卫虎提出了这个疑问。
原来,村里的年轻劳动力大都出去务工,留下来的老人年纪偏大,很难照顾地里。那些柿子树渐渐就没人种了。
“柿村没了柿子树,就像河流没了水,总是缺点东西。” 徐卫虎说,“柿村能叫这个名字,应该就是靠柿子出名的。”
2018年春天,第一批柿子树苗运到柿村。在保障队官兵的帮助下,一棵又一棵柿子树被栽到地里。后来,徐卫虎和战友们为村民培植柿树、扩大柿子销路、生产相关农产品出谋出力,吸引了很多年轻人回乡创业,“柿村”渐渐变得名副其实。
秋天,在结满鲜红果实的柿子树下,徐卫虎请战友帮他拍照留念。他把照片发给父母,告诉他们:“这是我做过最有成就感的事。”
回到单位不久,徐卫虎成为班长,负责培训新兵。“新兵就像幼苗,如果不好好看管就会长歪。”他说,“种过柿子树后,我会更加关注战友‘兵之初’的成长。”
看着充满干劲儿的徐卫虎,母正平满眼笑意。“土地是最实在的,不会说谎。付出多少心血,就有多少收获。”他说,“其实人也是这样。”
今年5月,徐卫虎带着新兵杨梦飞来到保障队史馆,把记录柿村小康风貌的新照片添加到背景墙上。
走进史馆,从一幅幅资料图片上,杨梦飞看到了班长们经常说起的那些任务——2003年,参加驻地抗洪抢险救灾;2010年,抽组人员为玉树震区紧急发送物资;2016年,开始帮扶对口乡村脱贫奔小康……
70年前,一座仓库刚刚开始修建;70年后,这里驻守着一支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保障队。年复一年,一茬茬官兵把青春奉献在大山深处,大山也见证了保障队官兵的付出与成长。
那天,在新兵日记中,杨梦飞写下这样一句话:只要我们官兵在,驻地百姓就什么困难都不用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