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一片热土的重生
——走进汶川博物馆
■解放军报记者 郭丰宽 新华社记者 卢东方 解放军报特约记者 姜永安
夏日,记者走进四川省汶川县汶川博物馆。看着展厅里一件件实物、一张张图片,13年前那段惊心动魄的历史,在记者脑海里逐渐浮现。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一场里氏8.0级的特大地震突袭四川省汶川县。霎时间,山崩地裂、江河呜咽。震中汶川交通中断、通信中断、电力中断,很多群众生死不明。
“争时间!抢速度!救生命!”地震发生后13分钟,全军应急指挥机制紧急启动;4天之内,十几万大军冒着余震威胁强行军进入重灾区,展开紧急大救援。
空中运送、铁路输送、摩托化开进……时隔13年,再次回望震后72小时内救灾部队行军路线图,记者仍能感受到当时的急迫。
“就是爬,也要爬到汶川;就是倒下,头也要朝着汶川的方向!”13日凌晨1时12分,武警某部组织党员骨干突击队徒步向灾区进发。经过20多个小时的艰难挺进,突击队突破艰难险阻进入汶川县城,成为到达震中的第一支救援部队。
没有准确气象资料、没有地面引导,14日12时25分,空降兵某部15名突击队员留下遗书,身背小型卫星通信站、超短波电台和夜视仪,从5000米高空一跃而下,伞降至已成为“信息孤岛”的茂县……2小时40分钟后,茂县的灾情信息被突击队员传回。
悬崖边、高山上、激流中,原成都军区某工兵团官兵不舍昼夜、接力施工,成功打通多条连接外部与灾区间的通路。随后,一条条由“迷彩”组成的洪流,从四面八方涌向灾区……
博物馆讲解员周莹告诉记者,至16日早晨,救援部队突击到四川所有受灾乡镇,19日14时,救援部队进入到了1480个受灾行政村。
这仅仅是战役的开始。人命关天,官兵顾不得急行军的疲劳,立即投入紧急救援。
地震灾区气象地形变化万千,历来被飞行员称为“死亡航线”,而在抗震救灾中,原成都军区某陆航团官兵上千次飞越其间,硬是将“死亡航线”变成了“生命通道”。
“人民军队为人民!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人民子弟兵的身影;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人民子弟兵奋不顾身的壮举!”站在记录着这些感人故事的展板前,周莹感慨地说,在这场生死救援中,人民子弟兵用身躯、热血甚至生命铸就了一座不朽的丰碑。
“抗震救灾英雄陆航团”机长邱光华,是我军第一代少数民族飞行员。地震发生时,他主动请战,在执行一次飞行任务中壮烈牺牲。
某红军师实习士官武文斌,在请战书上写下“穿上军装,我就不再属于自己”,随后没日没夜奋战在残垣断壁间,累倒后再也没能醒来。
地震发生时,羌族排长陈大桂正在休假,面对灾难,他营救了11名乡亲,自己和新婚妻子却被泥石流无情吞没……
聆听周莹的讲述,记者不禁泪流满面。眼前,他们牺牲的地方开满鲜花;远处,他们守护的土地祥和安宁。
汶川博物馆大厅的沙盘里,展示着一片热土的重生——纵贯县城的道路平坦通达,文化中心、体育中心、医院、学校等建筑错落有致,一座座扶贫产业园坐落在青山绿水间,处处都是新气象、新景观。
“把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发扬下去,好好生活、努力奋斗,这就是我们给党、给祖国、给人民子弟兵最好的报答!”采访中,记者见到62岁的汶川当地居民吴庆文,他说,“如今我们汶川人与祖国各地的同胞一样,快乐地生活在阳光下,用崭新姿态迎接着新生活!”